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公路路面设计时,必须首先取得有关运输车辆类型及相应交通量的资料,据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和厚度计算。交通部门在进行路面设计时,一般是根据若干年内几种不同车型的远景交通量来计算的。林业部门的运材公路则不同,它是根据某条公路的年运材量、运材方式和运材车型计算交通量,从而进行路面设计。由于运材方式和运材车型的不同,在路面设计中就产生了即便是相同的运材量,也能得出不同结果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鸡牡公路为例,总结出关于鸡牡公路平整度控制的技术措施和影响平整度的因素。结果认为只有控制好路面混合料配合比、结构层设计、碾压设备及路面施工,才能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3.
1982年,在本刊曾对大、小兴安岭林区运材公路路面设计的交通量计算中的α系数进行了探讨,对公式n=(Qα)/(qT)中的α系数给予确切的定义,称α为季节性交通量综合不均衡系数,并建议α=0.8—0.9。本文为进一步地探讨,对公式n=(Qα)/(qT)的形式作了追溯,并根据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和林区公路运材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林区公路路面设计应以不利季节(北方为春融期)为依据,α的内涵应为季节性交通量不均衡和不利季节车辆装载不均衡,即α=α1·α2。通过长白山林区四个林业局五条干线的调查分析,该地区α=0.9。验证以往α取值为1.2和现采用α=0.9,分别计算交通量和路面结构设计,结果α=0.9的路面基层厚度减薄4cm,且其厚度值在《规程》规定经验值范围内,并更接近于实际厚度。说明α=0.9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这对完善我国林区公路路面设计方法的有关参数,将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路面垫层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联系着路面和路基。它是保证公路稳定性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公路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技术应用到公路施工中,是直接与公路的质量与安全挂钩的,所以,对路面垫层技术的应用及研究在公路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不断加强对路面断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及改善,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本文从路面断层的概述、路面断层施工技术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方面对路面垫层进行了深入分析,优化垫层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
玉兰路为南京雨花区2002年第三、四季度设计施工的一条水泥混凝土路面。本文结合新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2002)对玉兰路路面进行了结构设计评价。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芬兰森林资源开发,林权,管理体制和森林公路里程,密度等情况。并介绍了芬兰森林公路的标准。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道路路基路面结构及桥涵设计的一般情况和森林公路施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公路路面的早期损坏,进行了超载车辆的轴重及其轮胎接地面积和压力的调查.基于实际轴载的作用图式,分别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弹性薄板理论有限元法分析了重荷载作用下,该公路沥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按照起决定作用的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确定两种路面结构类型的极限承载能力,初步建立了分析路面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根本原因是过大轴载对路面结构的一次性加载破坏,而不是轴载重复作用的疲劳破坏,按现行规范设计确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明显高于沥青路面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8.
林区运材车辆每年承担着繁重的木材运输任务,其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的高低直接与道路的设计质量有密切的关系。而正确的确定路面宽度乃是公路设计的重要问题,路面宽度不足时,不能保证行车安全,并会降低行车速度;而行车道过宽会引起道路的修建费和养护费的浪费。因此我国《林区公路工程设计规程》中已有规定,其宽度主要决定于车辆的外形尺寸和车辆运行时的横向摆动宽度;因此随着公路设计质量的不断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凝土是当下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材料,具有防水性能好、抗压能力强、维修方便、成本低、噪音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建设施工中。为了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试验检测工作必不可少,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检测设备,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本文从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并探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现有的简易公路已不能满足农村人民的生活需求,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浙江省全面实施“康庄”工程。笔者现就浙西南丘陵山区乡村的农村道路网混凝土水泥路面设计与施工技术简述如下:一、工程设计标准路线按山岭重丘准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行车速度15公里/小时,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米,一般最小半径20米,竖曲线最小半径80米,最大纵坡10%,小桥涵洞设计荷载汽——10,履带——50。路基宽度5米,路面宽3.5米。弯道路面加宽,最小值0.6米,最大值1.6米,弯道超高最小值2%,最大值6%。每隔200米设计一处…  相似文献   

11.
针对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中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以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弹性多层体系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系统、简便的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计算方法.实际算例表明,应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的厚度计算.  相似文献   

12.
The random test method and complex search method for optimization design in highway flexible pavement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he stress,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in pavement structure can be computed by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program of the multilayer el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使用中存在的路基回弹模量衰减问题,应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和弹性多层体系理论研究了设计年限内路基回弹模量衰减对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路基回弹模量衰减超过20%时,所设计的沥青路面厚度已小于使用要求的限度.研究成果可供考虑路基回弹模量衰减的公路沥青路面厚度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可移动式野外疲劳试验机的设计过程、基本结构、性能参数及基本设计原则。为从事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公路管理部门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机具。  相似文献   

15.
结合笔者参与建设和管理养护的将乐县林区公路高能线(高唐—能花山)水泥路面损坏修复的经验,分析了福建省闽西北山区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常见损坏种类及产生的原因,并就各种损坏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人-车-路-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分析,讨论了高等级沥青路面结构的现状、高速交通对沥青路面结构发展的影响及新型沥青路面结构.从沥青路面的功能角度研究了高等级沥青路面结构,并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开发研制的新型路面材料,可用于常温条件下公路的铺筑及维修养护。笔者在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理论研究及室内外试验研究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及施工技术,提出了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组成材料要求、组成设计程度、设计强度指标准及混合料的生产工艺,同时,提出了溶剂型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技术及路面维修养护方法。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粉煤灰的各项技术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 ,并进行了粉煤灰脱炭的优化探讨 ;结果表明 ,脱炭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修筑路面、实际道路运营和技术性能符合路面工程要求 ,有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路面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从公路养护需求出发,建立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库、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决策分析、养护工程管理等模块,为各级养护管理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辅助信息,初步实现路面管理系统的可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