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高梁霜指霉 Peronosclerospora sorghi在玉米和高粱上引起的霜霉病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系统感染的高粱植株的颖壳内和种皮中都发现了高粱霜指霉的卵孢子,在种子的胚乳中观察到了菌丝段。在玉米种子的种皮、胚乳和胚中都检查到了高粱霜指霉的卵孢子和菌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疯顶病又名玉米指疫霉病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etal.是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菌侵染引起的危险性病害。原在我国的河北、宁夏、山东、江苏、四川等主要玉米产区发生,近年来随着三穗县玉米种植面积的逐步  相似文献   

3.
高梁霜霉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福 《植物检疫》2001,15(2):90-93
高粱霜霉病Peronosclerospora sorghi(Weston & Uppal)C. G. Shaw是我国对外检疫一类危险性病害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 spp. )其中的1个种.玉米霜霉病有7个种侵染玉米,P.sorghi是其中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1个种.  相似文献   

4.
指疫霉属真菌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e)Ito et Tanaka,寄主有水稻、麦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其分布遍及世界各大洲。属霜霉目霜霉科,通称霜霉病。 1975年以来,崇庆、邛崃、温江等县的小麦、玉米上发生了这一病害,重病田病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出现一种新病害玉米疯顶病,其病原菌为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 (Sacc.)Thirum et al.,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河北省未发生过疯顶病的地区突然发生,而且严重地块发病率达80%以上,一般发病率为3%~60%,发病地块逐年增多,有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发病植株多数因出现雌、雄穗增生畸形而败育,颗粒无收损失严重。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扩展蔓延,自1992年起开展了玉  相似文献   

6.
玉米霜霉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毁灭性病害。美国早在1916年就对玉米霜霉病有了检疫规定,禁止从东方进口玉米。一些非洲国家、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制定了类似的检疫法规。我国在1986年将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列为进口植物检疫对象。在自然界中侵染玉米的霜霉病菌有三个属9个种(见表1)。霜指霉属 Peronosclero-spora 的四个种在其发生地区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如高粱霜霉病.P.sorghi 1969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流行,使玉米高梁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我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玉蜀黍霜指霉菌Peronosclerospora maydis在中国的适生性以及入侵风险,采用CLIMEX 2.0软件分析其适生性,用ArcGIS 10.2软件确定其适生范围和适生程度,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判法量化分析其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玉蜀黍霜指霉菌在我国的适生范围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西南山地丘陵玉米种植区和南方丘陵玉米种植区,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海南和台湾等省 (区、市)。玉蜀黍霜指霉菌作为专性寄生菌,可在玉米整个生长季侵染危害,经多指标综合评判法分析并计算得到其风险综合评价值R为2.12,表明该病菌入侵我国的风险等级属高度危险,一旦入侵,势必对粮食安全、农业安全和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建议加强检疫监测,严防该病菌入侵。  相似文献   

8.
鲜甜玉米香脆可口,营养价值高,市场畅销,盈利高。甜玉米生长期短,仅70~80天,产量高,一亩地可收约1万元,因此农民极爱种植。但由于玉米细菌性枯萎病Erwinia stewartii(E.F.Smith)Dye 和玉米霜霉病 Peronosclerospora spp.是为害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被我国列为检疫对象,所以1986年,我国便禁止疫区玉米种子进口。而国产鲜甜玉米皮硬、甜度低、品质较差,销路不太好。这就使一些港商走私甜玉米种子入境  相似文献   

9.
指疫霉属及所引致的玉米霜霉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圆  徐文忠 《植物检疫》1995,9(5):285-288
指疫霉属及所引致的玉米霜霉病王圆,吴品珊,陈克徐文忠,董文恰(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宁夏农技推广总站)近年国内部分省区发生玉米疯顶病Sclerophthoramacrospora,此病虽可称为玉米霜霉病,但它不同于我国进境一类危险病害的...  相似文献   

10.
玉米疯顶病在喀什地区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疯顶病是新疆玉米上的新病害。近年来该病在喀什地区零星发生,1998年呈现出流行态势,给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玉米疯顶病是由霜霉科大孢指疫霉属的大孢指疫霉菌〔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wn.elal.〕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玉米感病后,一般不能抽穗结实,重者提前枯死,轻的籽粒瘪小。1998年套种玉米抽雄后,部分县(市)反映,套种玉米个别植株不抽雄穗,不吐花丝,发生重的地块,连片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生产。9月笔者在莎车县调查发现,发病地块全是小麦留行套种玉…  相似文献   

11.
利用MAXENT预测玉米霜霉病在中国的适生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玉米霜霉病是我国重要的对外植物检疫对象,本文用MAXENT软件对引起玉米霜霉病的5种检疫性病原菌Peronosclerospora maydis、P. sacchari、P. philippinensis、P. sorghi和Sclerophthora rayssiae var. zeae在我国的潜在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5种病原菌中P. sorghi在我国的适生范围最广,根据适生值的大小,其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中部地区、两广、福建及云南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风险。在这些地区内种植有大面积的玉米,为玉米霜霉病菌的定殖提供了良好的寄主。加强这些区域的调查监测和检疫对保护当地的玉米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叶点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玉米叶点霉Phyllosticta zeae Stout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1930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该病[2],1968年该病害广泛发生于美国数个州[3],1969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发现了该病.该病害2011年在我国甘肃灵台县零星发病,在临洮县部分田块病株率达100%,病叶率为20%;2012年调查发现在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定西等地田间发生较为普遍,病株率为5% ~40%,严重田块病叶率达20% ~40%,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国内外对玉米叶点霉叶斑病病原的研究报道较少[2-3],为此,作者在2011-2012年对玉米叶点霉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有效防治玉米叶点霉叶斑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短期玉米秸秆还田对冷凉地区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玉米吐丝期,利用传统涂布平板法和高通量测序技术,设置常规秸秆不还田(CK)、秸秆深翻还田(SF)和秸秆旋耕还田(XG)3个处理,研究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揭示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大,秸秆还田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为SFXGCK;秸秆还田后土壤真菌优势菌群发生变化,CK优势菌为马拉色氏霉菌属、被孢霉属和葡萄孢属,XG优势菌为被孢霉属;XG和SF表层土壤中耐冷酵母菌属和被孢霉属是优势菌;SF处理20~30 cm土层优势菌为葡萄孢属。真菌菌群Alpha多样性、群落组成丰度、RDA(Redundancy analysis)和菌群相似性综合分析可知,SF和XG 0~20 cm土层菌群差异小;SF和XG均能增加10~30 cm土层真菌群落丰度。  相似文献   

14.
寄生玉米的6种腐霉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从国内12省、自治区、直辖市玉米植株上分离出腐霉菌菌株,依据形态特征、培养性状、生长抑制温度,以及产生的有性与无性器官,鉴别出6个腐霉种:棘腐霉(Pythium acanthicum Drechsler),瓜果腐霉(P.aphanidermatum(Edson)Fitzpatrick),强雄腐霉(P. arrhenomanes Drechsler),禾生腐霉(P.graminicola Subramaniam),肿囊腐霉(P.inflatum Matthews),寡雄腐霉(P.oligandrum Drechsler),其中肿囊腐霉出现频率高,分布广泛。回接玉米表明,腐霉能够侵染玉米并引起病害,肿囊腐霉、禾生腐霉、强雄腐霉、棘腐霉是玉米青枯病的重要致病菌;瓜果腐霉能够引起玉米中部茎节腐烂;寡雄腐霉虽寄生玉米,但对玉米成株无致病力。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发现玉米疯顶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地区发现玉米疯顶病1997年8月在进行田间玉米病害调查时,于北京市房山区官道乡侯庄的几块玉米田中发现一种以前从未发生过的新病害。根据病株症状和病原菌鉴定结果为大孢指疫霉Sclerophthoramacrospora(Sacc.)Thirum.,S...  相似文献   

16.
泰安地区玉米霜霉病(丛顶病)发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发仁 《植物保护》1981,7(6):32-32
玉米霜霉病(丛顶病)是由指梗疫霉(Sclerophthora macrospora(Sacc.)Thirum.Shwa Naras.)引起的。一般发生在温带地区,已报导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欧州、非洲和亚洲等地,我国江苏、四川等省曾零星发生。1977年8月,在我区肥城县城关公社大王大队玉米制种田内首次发现,近些年来发生面积和严重程度逐渐扩大和加重。由于这种病害系统性侵染,感病植株颗粒不收,对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肖明纲  陈敏  王晓鸣 《植物保护》2006,32(6):129-132
根据卵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而常见的其他植物致病真菌的细胞壁组成则多为几丁质的差异,筛选出一种能使纤维素细胞壁特异性着色的染色剂I2-ZnCl2。采用I2-ZnCl2染色方法成功检测和鉴别出玉米植株组织中的大孢指疫霉菌丝体和卵孢子。经I2-ZnCl2染色处理,玉米组织中的大孢指疫霉菌丝体呈现橘红色或紫红色,断续的鹿角状结构特征清晰。I2-ZnCl2染色法为监测玉米疯顶病的传播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近年在宁夏高粱上发现一种新病害,经鉴定为大孢指疫霉引起的高粱霜霉病。与寄生在玉米、小麦、水稻上的大孢指疫霉3个变种Sclerophthoramacrosporavar.maydisvar.nov.,S.macrosporavar.triticinavar.nov和S.macrosporavar.oryzaevar.nov.形态比较,寄生在高粱上的大孢指疫霉有性器官比寄生在玉米、小麦、水稻上3个变种都小,初步认为是一个新的变种。  相似文献   

19.
在全世界危害柑橘属植物的疫霉有十几种,其中冬生疫霉(Phytophthora hibernalis)和丁香疫霉(P.syringae)为我国规定禁止进境的两种检疫性真菌病害。本文从传统的症状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等方面综述了柑橘属疫霉菌检测与鉴定的研究进展,可为柑橘属植物疫霉菌的口岸检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玉米疯顶病症状类型及病原菌形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大孢指疫霉所致的玉米疯顶病 [Scle rophthoramacrospora (Sacc.)Thirum .etal.]在我国北方地区似有扩大蔓延之势。该病自 1 991年在吴忠市利通区发现后 ,作者对其发生和为害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和研究 ,现就其症状类型及病原菌形态观察报道于后。1 材料及方法1 991~ 1 998年每年在玉米 (掖单 1 3号 )整个生育期的不同阶段 ,即 :6叶期、拔节期、抽雄期、散粉期、灌浆期和收获期 ,在田间采集玉米疯顶病株及怀疑病株 ,将其叶片、叶鞘、变态雄花、变态苞叶等用 1 0 %氢氧化钾溶液浸泡 3~ 1 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