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木材检疫     
那志明  颜炳德 《植物检疫》1992,3(3):187-188
1983~1985年间,欧洲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简称 EPPO)所在地区林木出口发现问题,由于该区最初对出口木材检疫工作没予重视,致使一些森林病、虫及线虫广泛传播扩展。为适应国际贸易需要,EPPO 所在国着手制定了植物检疫条款,尤其对出口林木和锯材进行了具体的检疫工作,针对有害生物制定了检疫对象名  相似文献   

2.
EPPO(2019版)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共398种,含A1类207种,A2类191种。相较2014版,新增检疫性有害生物53种,含A1类22种,A2类31种。新增腹足纲、多种植物,删减了27种,体现了EPPO成员在植物检疫方面新的关注点。本文对该名录中部分新确立或国内报道较少的有害生物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欧洲和地中海国家植物保护组织(EPPO)定期向其成员推荐管制有害生物名录,即A1类和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A1类在EPPO未发生;A2类在EPPO局部发生)。其中A1类每年修订1次。2014年9月公布的名录包括A1类211种/分类单元:细菌及植原体16种,真菌36种,寄生植物11种,昆虫及螨类120种,线虫5种,病毒及类病毒  相似文献   

4.
谷实夜蛾     
谷实夜蛾是美洲地区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玉米等多种经济作物,每年都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虫是APPPC组织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欧洲和地中海植保组织EPPO将它列为具有潜在威胁的有害生物,对我国也有检疫意义。该文搜集整理了该虫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2年10月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从美国进境的生菜种子中截获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 wilt vi-rus,TSWV),这是我国首次在生菜种子中截获该病毒。广州检验检疫局对该批种子实施了监督销毁处理。TSWV属于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也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  相似文献   

6.
许凤奇  何康 《植物检疫》2007,21(1):57-57
大豆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是大豆上的毁灭性病害,被列为中国进境植物检疫-类危险性有害生物,也被列入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除中国外,大豆疫霉还是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A2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土耳其和巴西也将大豆疫霉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其主要由混在大豆中问的土壤颗粒和病残体作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7.
密花豚草(Ambrosia confertiflora DC.)是一种原产北美洲的多年生杂草,由于其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严重危害性,2018年被EPPO列入A2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豚草属杂草已被列入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密花豚草在我国尚无分布。本文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概述了该杂草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意义、防治措施等,评估了其传入我国的风险,为进口产品检疫以及杂草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贤 《植物检疫》2012,(2):44-46
桦铜窄吉丁是我国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EPPO预警的有害生物。该虫以幼虫在多种桦树皮蛀道为害,取食韧皮部,阻碍水分和养分运输,严重影响桦树林的生长,降低桦木材市场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桦铜窄吉丁的地理分布、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经济影响、防治措施等内容。该虫在我国尚无分布,深入研究该虫的为害特点和扩散途径等,对防治该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EPPO在1991年4月报道,百慕大应用雄性不育技术,已经成功地根除了地中海实蝇。现在,EPPO公布的地中海实蝇分布地区如下: 欧洲和地中海地区:阿尔及利亚、比利时、塞浦路斯、法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黎巴嫩、卢森堡、马耳他、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瑞士、叙利亚、突尼斯、土耳其、南斯拉夫。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上现有的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共有九个,欧洲与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组织(以下简称EPPO)是其中成立最早,同时也是工作最为活跃的一个,特别是在推动本区域的植物检疫工作上是很有成效的。 EPPO是在原马铃薯甲虫防治国际委员会和欧洲防治组织基础上成立的。它成立于1951年4月18日。  相似文献   

11.
1980年11月25—27日欧洲与地中海区域植物保护组织(以下简称 EPPO)在丹麦的港口城市赫尔辛格举行了关于外来材料进口到 EPPO 区域带来的病虫害的危险性的会议。参加会议并在会上做了报告的有丹麦、瑞典、荷兰、瑞士、比利时、英国、法国、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厦门局从来自日本的木包装(柏木)上截获多头天牛成虫,经鉴定,为红翅杉天牛(Callidiellum rufipenne Motschulsky).该虫为原产于东亚(在我国仅局部分布)的次生性害虫,现已向多个国家传播并在传入地定殖,而且在新定殖地,已发现其危害健康树.为防止其进一步扩散,目前美国、加拿大、EPPO均发出了风险预警.鉴于该虫具有应引起重视的检疫意义,现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届粮农组织(FAO)区域植物保护组织间非正式磋商会议决定编制一个国际性的植物检疫术语词汇表,并且还考虑了粮农组织,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NAPPO)和欧洲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中已通用的词汇素材。EPPO 工作组讨论了有关“植物检疫条例”的问题(突尼斯,1987),该工作组建议应选编出一个“核心词汇表”,该词汇表应包括植物  相似文献   

14.
欧洲的森林不断地受到新传入的病虫害的威胁。由于这个原因,欧洲国家的植物检疫条例的一大部分实际上是旨在防止这些森林病虫害的传入。欧洲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已经制定出植物检疫条例,让它的成员国了解这些非欧洲病虫害所构成的最大危险(AI名单)和防治的措施(Mothys和Smith,1984)。这个名单(EPPO,1982)的52个病虫害中的19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斑纹片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olanacearum,简称Lso)是EPPO新增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检测意大利进境芫荽种子中Lso,应用常规PCR、巢氏PCR和实时荧光PCR分别对2批进境芫荽种子样品进行了测试。检测结果显示,2批进境种子样品均为Lso阳性,测序结果表明种子样品中Lso的16S、16-23S和rplJ-rplL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Lso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基于rplJ-rplL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种子样品3282与Lso单倍型D位于同一个聚类组,样品3283与Lso单倍型E位于同一个聚类组。这是国内外首次从芫荽种子中检测到Lso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中听到一种说法:“检疫只管检疫对象”,“检疫对象以外的病虫害可以不管,也无依据去管”我们认为搞植物检疫工作不能只管检疫对象,检疫对象以外的病虫害也要管,这是有依据的: 1954年我国第一个检疫对象名单的第七项规定“输入植物检疫如发现上列30种检疫对象以外的其他国内尚未发现或分布未广的植物病虫害,必须经过熏蒸消毒或指定输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南美斑潜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美斑潜蝇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别名拉美斑潜蝇 ,属双翅目潜蝇科植潜亚科斑潜蝇属。该虫原产于新北区或新热带区。 2 0世纪 80年代以后 ,这种害虫成为南北美洲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并被 EPPO (欧洲及地中海组织 )列为 A2 类检疫害虫 (周亦红等 ,2 0 0 0 )。据报道 ,该虫的适生范围为北纬 5 6°到南纬 5 3°的广大地区 (马瑞燕等 ,1 999)。 1 993年初 ,在我国云南嵩明县杨林镇的洋桔梗和菊花上首次发现 ,目前该虫已扩散至云南、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河北、广东、海南、北京、新疆、山西、陕西、福建、湖北、甘肃等省…  相似文献   

18.
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枯菌2号小种引起的香蕉细菌性枯萎病(moko disease)是香蕉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为指导香蕉细菌性枯萎病的预防控制和制定相关的检疫政策,该研究根据EPPO公布的香蕉细菌性枯萎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资料,分别采用GARP和MAXENT两种预测模型对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域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GARP和MAXENT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均表明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域集中分布于东南部的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江西、湖南、贵州、四川、重庆、浙江、湖北等13个省(市、自治区),其中高风险适生区域包括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福建和云南省.  相似文献   

1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简称《条例》),特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简称检疫总所)代表国家行使对外动植物检疫行政管理职权,负责管理全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工作。检疫总所隶属农牧渔业部。第三条凡进入我国国境和过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均应实施检疫。未  相似文献   

20.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allii 主要引起洋葱细菌性叶枯病,是EPPO新增加的A1类有害生物.本文对该菌的分布、寄主、症状、病原、发生规律、传播途径、检测鉴定、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