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霞 《蚕桑通报》2005,36(4):33-33
近年来,随着蚕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养蚕技术的要求是逐渐趋向省力化方向发展,由条桑育、砖池育到现在的大棚养蚕,既节省蚕室蚕具投资、又减少劳动力投入,操作方便,关于大棚养蚕的技术关键已有报导.本试验就大棚养蚕的抗病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赵亮  张继红 《四川蚕业》2007,35(4):53-54
塑料大棚养蚕是蚕业生产的新事物、新技术,它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条件下养蚕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大棚养蚕有着省工、省力、高效的优点,甘肃省康县引进试验推广有一定的背景和过程。对发展大棚养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 在大棚养蚕系列技术中,养蚕密度的控制是获得优质高产蚕茧的关键技术之一。采用大棚养蚕,由于棚内温度变化及其它气象因子与蚕室养蚕环境有一定差异。蚕在大棚内的食桑、生长速度、昼夜活动等情况与蚕室内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陈浩 《四川蚕业》2015,(2):21-22,20
通过对大棚省力化简易活动蚕台的制作、饲养技术与常规蚕箔养蚕技术进行比较试验,总结出一套省力、省工、省投资的科学养蚕技术,这一新型养蚕技术的推广应用,对适应"三高"蚕业省力化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军  仲济森 《江苏蚕业》1998,20(2):28-30
<正>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乡是全县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全镇现有桑田3430亩,1996年生产蚕茧398.44吨,蚕茧收益571.07万元,平均亩产茧116.20公斤,亩产值1664.90元,养蚕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全县名列前茅。为实现省力化养蚕,提高养蚕劳动工效,近几年该镇大力推广大棚养蚕、蚕台育、地蚕育及条桑育等省力化饲养技术,全乡全年省力化养  相似文献   

6.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我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建湖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运而生,并通过不断的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胡洪法 《蚕桑通报》2010,41(2):65-66
<正>大棚全龄养蚕是在大棚饲养大蚕成功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大棚的设施和结构,使其能达到满足小蚕饲养的要求,从而形成的一项全龄大棚养蚕新技术。具有省工、省力、节约成本、优质高效、且不破坏土地资源等特点。目前,该技术已在我国不少地方推  相似文献   

8.
韦茁萍 《广西蚕业》2007,44(1):19-20
实践证明,户养蚕达3张/批左右才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大棚养蚕作为省力化养蚕的一项新技术,可解决蚕室、蚕具和劳力不足的矛盾,可节省养蚕投资40%~50%,操作便利,提高养蚕工效,适合规模化养蚕。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跟上,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蚕农不懂技术而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大棚养蚕失败的原因1.1大棚建造过于简陋。建棚地点地势不够高,造成雨季排水不通畅;大棚保温、隔热不好,夏秋季往往棚内温度太高,早春和晚秋棚内温度过低;大棚过于敞开或过于封闭,导致天敌为害和受不良气候的影响。1…  相似文献   

9.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建湖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该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由于有上述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通过不断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结合建湖县地理、气候及该县目前大棚养蚕的现状,将大棚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纳,供同行及蚕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生产已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现有的常规养蚕方法已满足不了蚕业发展的要求。大棚条桑育养蚕技术,因其投资少、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在蚕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从2000年起我市试点推广大棚条桑育技术,2005年全面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棚养蚕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棚养蚕是适合蚕桑规模化生产的一项新技术.一年来通过5期蚕的大棚养蚕试验,取得了蚕茧产量高、质量好,管理方便,省工省力的好成绩.本文概要介绍桐乡市5期蚕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敖启舰  蒋光茂  陈伟 《四川蚕业》2009,37(3):40-41,44
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直接影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蚕桑业的发展。减少蚕房等养蚕设施投入,实现省力化养蚕是推进蚕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冕宁县蚕桑事业管理局借鉴山东、江苏、浙江及四川内地大棚养蚕的经验,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开展新型养蚕大棚的研制推广,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蚕桑生产已逐步走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基地化,现有的常规养蚕方法已满足不了蚕业发展的要求。大棚条桑育养蚕技术,因其投资少、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在蚕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从2000年起姜堰市试点推  相似文献   

14.
如东县丰利镇月河村村民卜开银,从事蚕桑生产已有35年历史。30多年来,他坚持开办小蚕共育室,为附近的养蚕农户开展小蚕共育服务。小蚕出室后,3~4龄大棚蚕台育,五龄采用大棚漏空透气育技术养蚕。自1999年我县推广续春蚕生产技术以来,饲养续春蚕从未间断,连年成为高产典型户。现将近年该农户生产效益情况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大棚条桑养蚕技术,因其投资少、工效高、适应规模经营、利于人蚕分离等诸多优点而在蚕业生产中得到快速推广应用。1大棚条桑育的好处1·1省工、省力、实用大棚条桑育养蚕,剪伐桑条,直接喂养,每日只需给条桑1~2回,5龄期不需除沙,且可直接自动上蔟,较之传统养蚕,可节约用工三分之  相似文献   

16.
《四川蚕业》2009,37(1):32-32
利用养蚕大棚每期养蚕结束后的间隔期饲养肉鸡,实行蚕与肉鸡套养,每年除养蚕的正常收入外,每平方米大棚还可增加养鸡收入12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大棚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蚕农对养蚕技术、养蚕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薄膜拱形架已逐步被淘汰,代之以土墙木顶或砖墙木顶或木墙木顶等型式各样的大棚作为饲养大蚕的场所.大棚养蚕的优点有:一是通风透气,优化蚕儿环境;二是可以稀放饱食,蚕茧单产得以保证;三是可以实行条桑育--省力化养蚕,劳动效率显著提高;四是给方格蔟室外预挂腾出了空间.正是具备了以上优点,大棚省力化养蚕呈现强大的生命力.为了让农民兄弟更好地使用这项技术,淮安市农业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共同下达了"大棚省力化养蚕配套技术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示范基地为金湖县金南镇和塔集镇.  相似文献   

18.
不同型式养蚕大棚的综合性能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棚养蚕属设施农业的一部分,此项技术的推广有效地解决了重点蚕区饲养空间不足,饲养密度过高等长期存在的问题,也有利于稀放饱食和大蚕期防病措施的落实。但由于大棚养蚕的兴起不过数年,且各地大棚的形式多样,它们各有利弊,养蚕户难以舍  相似文献   

19.
科技兴蚕 提质增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从建立规模化优质桑蚕茧基地、强化科技服务网络开展全程技术服务、抓好桑园管理、完善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优化养蚕布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与叶面施肥、优良的桑蚕新品种、省力化养蚕技术、桑园和养蚕大棚科学套种养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科技兴蚕,提质增效”的战略。  相似文献   

20.
室外大棚养蚕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蚕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需要而涌现出的一种可有效解决规模养蚕大户设施和劳力不足矛盾的新型养蚕形式.近年来,各地同行对各种类型的简易蚕房和大棚养蚕进行了探讨和试养,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地域和气象条件的不同,在技术操作上有较大差异.从海宁市近3年大棚养蚕调查结果和蚕农的反映看,竹架大棚因温度适宜、通风良好、产量稳定、造价偏低和可兼营其他养殖业等优点得到蚕农的欢迎和业内专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