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一次雏鸭副伤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0月,贵阳市郊某鸭场暴发流行了一种临诊以拉黄白色稀粪和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剖检以严重心包炎和肝周炎为显著病变的鸭病,患病雏鸭10~14日龄,病程短,在疫病流行期间累计死亡800余只,死亡率高达30%。经过对送检病、死鸭的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一次雏鸭副伤寒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筛选出环丙沙星治疗病鸭,同时拌料对临诊健康鸭群作集体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流行。现将诊断过程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该养鸭场从上海畜牧总公司引进樱桃谷肉鸭种蛋5000枚,在本场自行孵化,出壳雏鸭2800只,孵化率仅为56%。雏…  相似文献   

2.
<正>雏鸭沙门氏菌病又名鸭副伤寒,是一种主要侵害1~3日龄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可造成大批死亡。江西省南昌县某鸭场暴发疫病,经诊断为鸭沙门氏菌病;经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后进行治疗,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发的流行性疾病总称。雏鸡、雏鸭、雏鹅等幼禽易感,死亡率很高,成鸡多为慢性和隐性感染,主要症状为下痢、结膜炎和消瘦。在养禽业发达地区,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从该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鸡副伤寒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鸡副伤寒是指除了鸡白痢和鸡伤寒以外,由其他沙门氏菌所引发的流行性疾病总称.雏鸡、雏鸭、雏鹅等幼禽易感,死亡率很高,成鸡多为慢性和隐性感染,主要症状为下痢、结膜炎和消瘦.在养禽业发达地区,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从该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等方面对鸡副伤寒进行阐述,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雏鸭沙门氏菌病又名鸭副伤寒,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为多种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本病主要侵害1~3日龄雏鸭,可造成大批死亡。本病原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饲养管理人员也可传播。2007年4月初,江西某鸭场暴发一例传染病,我们采集了典型病料,从中分离到三株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细菌染色镜检、细菌培养性状观察、生化鉴定,初步鉴定为鸭的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禽副伤寒是由鼠伤寒杆菌等沙门氏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其主要侵害幼禽,可造成幼禽死亡,同时可使家禽受精率、产蛋率、孵化率下降,禽副伤寒是家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常呈散发或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家禽都易感染。被感染的鸡多在14日龄发病,其死亡率为10%一20%,严重者可达80%。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当其抵抗力下降时也会发生死亡,这种隐性感染鸡会向外界排毒,是重要的传染源。雏鸭和雏鹅也能感染本病,10日龄雏鸭发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禽副伤寒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疾病,多发鸭和鹅,少见于鸡。沙门氏菌的广泛存在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特别在养禽业较发达的地区,该病呈暴发性流行,对养禽业的危害相当严重。现就六盘水市某良种场50日龄绿壳蛋鸡暴发副伤寒流行、引起大批雏鸡死亡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肝炎又称“背脖病”,是由鸭肝病毒引起雏鸭高度致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沙门氏菌共同感染雏鸭时,常会造成雏鸭大批急剧发病和死亡,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滨州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饲养的雏鸭于2006年5月份,出现了以痉挛、角弓反张并伴有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稀便,迅速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笔者通过临诊观察并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与副伤寒混合感染。1发病情况5月12日,博兴某樱桃谷鸭养殖小区所饲养的20000羽4日龄雏鸭,出现急性死亡,并有一部分鸭出现腹泻,排白色石灰水样或黄绿色粪便。至13日大量死亡,2d共死亡…  相似文献   

9.
禽伤寒和副伤寒均由沙门氏菌属的致病菌引起.禽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感染率很高,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年鸡和火鸡,以肝、脾肿大,肝呈黄绿色或古铜色为特征.副伤寒是家禽、多种其他禽类及哺乳动物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症状表现和伤寒比较相似,但相对较轻.现分别阐述了禽伤寒、副伤寒的发病、病原、流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隆昌县农村一家一户养鸭200~300只的很多,山有几户合伙放养上千只雏鸭,2日龄的雏鸭便在水田中放养。1~2周龄的雏鸭容易感染和流行沙门氏菌病,14~18日龄出现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50~60%,以至更高,造成很大损失。我们曾试用中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药味治疗一批经细  相似文献   

11.
为对发病雏鸡群进行确诊,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雏剖检观察及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小白鼠接种观察,证实鸡群发生了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引起的禽副伤寒和禽伤寒,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病原,感染率高于鸡伤寒沙门氏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多种常见抗生素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12.
正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鸡群感染后终生带菌,本菌血清型有多种,感染鸡群的主要有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和副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雏鸡急性败血症。多侵害15日龄内鸡苗,表现白痢﹑卵黄吸收不良,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鸡伤寒沙门氏菌或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成年鸡白痢侵害生殖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鸡副伤寒是由除鸡白痢和鸡伤寒两种沙门氏菌外的其他沙门氏菌引起鸡群疾病的统称。雏鸡易感性强,感染后主要引起消化道病变,特征是腹泻、结膜炎和消瘦。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感染或隐性感染。现将一例雏鸡副伤寒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养鸡户张某,饲养蛋雏鸡2000只。主述:从进雏开始就发现这批鸡雏不太精神,残弱鸡雏比每次都多,从6日龄开始出现打蔫鸡,鸡群打堆,腹泻,大肚子。8日龄开始出现死  相似文献   

14.
沙门氏菌感染广泛见于火鸡、鸡、鸽与鸭,但少见于鹅。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起雏鹅副伤寒急性暴发,报告如下。某养鹅户共养雏鹅500只,分两批购入:1986年4月20日购入1—2日龄雏鹅300只;5月10日又购入同样日龄雏鹅200只,饲养在同一院舍和水池内。5月20日第二批雏鹅首先发病,三日后第一批雏鹅也相继发病。症状:病鹅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不愿走动,呆立或卧地,驱赶后走动几步又卧下。卧地后头、翅下垂,闭跟,羽毛蓬松。下水后,浮在水面上,缩颈、闭眼,不愿游动。  相似文献   

15.
鸭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鸭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大批死亡,多在10~14日龄内暴发,6~10天可达最高峰,呈地方流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0月,吉林某养殖户进了1 200只雏鸭,地面饲养育雏,用玉米秸秆粉碎做垫料,雏鸭采食饮水正常,活泼健康,30日龄时突然发病,且出现死亡。第1天死亡8只,第2天死亡20只,第3天死亡达到70只。1鸭曲霉菌病1.1病原;禽曲霉菌病主要由烟曲霉、黄曲霉等真菌引起的一种曲霉菌病。1.2流行特点:鸡、鸭、鹅均易感,如果发病,会造成大批死亡,特别雏禽易得,成年禽多为散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诊治及病原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就四川省泸县某鸭场一次雏鸭暴发以急性死亡、肝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利用鸭胚分离到的病毒株,经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剖检 泸县某养鸭场饲养天府肉鸭4500只,雏鸭饲养至6日龄开始出现死亡,一个星期内雏鸭死亡1200余只。发病初期雏鸭为突然死亡,后期病鸭表现精神不振,常  相似文献   

18.
<正>禽副伤寒是养殖业常见的一种疫病,是由其他沙门氏菌引起的,鸡、鸭、鹅等家禽均能感染,常发生于幼鸡、幼鸭等幼小家禽。发生后能造成大面积死亡,如果成年鸡发生后,会转为慢性或隐性感染。2012年,扶余市的几个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出现了鸡大批死亡,经专家确诊为禽副伤寒,给家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有十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这种鼠沙门氏菌的生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我县某养鸭专业户平地圈养的肉鸭,8日龄时突然发病,雏鸭出现食欲减退及呼吸道症状,很快死亡,经济损失很大。一、发病情况该专业户于5月24日购苗鸭2000只,进雏第2天起连续阴雨,因此雏鸭垫料不能及时更换,尤其是禽主图省事,在更换垫草时,只在原垫草基础上加垫一层。8日龄起,突然发现雏鸭食欲减退,有呼吸道症状,禽主立即购买红霉素混料饲喂,但病情还是急剧恶化,10日龄起开始大批死亡,到15日龄止,共死亡400多只。二、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病雏反应迟钝,离群独处,食欲减退或废绝,但饮欲增加;…  相似文献   

20.
我省某两个养鸭场雏鸭大批死亡,经我们综合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某两个养鸭场分别由外地引进1日龄樱桃谷鸭1500只和1700只。至3~4日龄时突然大批发病死亡,5~7日龄达高峰,最多时每日死亡近百只。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粉、痢菌净、灭霍灵、喹乙醇、亚硒酸钠等药物治疗无效。至20日龄后,死亡逐渐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