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腺疫中兽医称之为槽结,当地群众亦叫"出喉",是以马属动物幼驹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为特征,治疗非常棘手,近年来,笔者坚持中西结合和辨证施治原则,共诊疗患畜10例(其中马6匹、骡3头、驴1头),治愈9例(马5匹、骡3头、驴1头)治愈率90%,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如有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2.
正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属动物的传染病。马腺疫也被称为喷喉、喉骨胀、槽结,牧民还称之为"出吼"、"嗓吼"。马、驴、骡都能够发生。病畜的典型症状是体温升高,颌下淋巴结出现肿胀及急性化脓性炎症,上呼吸道咽黏膜发生卡他性化脓性炎症,全身性脓毒败血症。一、病原特点引起马腺疫的病原菌为马腺疫链球菌马亚种(Streptococusegui),  相似文献   

3.
马腺疫是马属动物马、驴等常发的一种接触新传染病。特征是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呼吸困难、伴有体温升高。应加强对引入马匹的检疫监督,发现患病的及时治疗,每年春季对马属动物注射马腺疫疫苗预防。  相似文献   

4.
<正>马腺疫中医称喉骨胀、槽结,东北地区常称之为喷喉、槽口疙瘩,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马、骡子、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临床特征以喉颌下淋巴结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外喉,以喉头内部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里喉。一般喷外喉较容易治疗,而喷里喉相对而言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喉头气管内部肿胀严重的,既不成脓破溃,又不消散吸收,病畜饮食废绝,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呼吸如抽锯,发出哮鸣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畜多因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马腺疫中医称喉骨胀、槽结,东北地区常称之为喷喉、槽口疙瘩,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马、骡子、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临床特征以喉颌下淋巴结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外喉,以喉头内部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里喉。一般喷外喉较容易治疗,而喷里喉相对而言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喉头气管内部肿胀严重的,既不成脓破溃,又不消散吸收,病畜饮食废绝,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呼吸如抽锯,发出哮鸣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畜多因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马腺疫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马的传染病。笔者从事兽医门诊 16年来 ,首次在都匀甘塘地区发现发生马腺疫 ,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症状表现及发病经过 :2 0 0 1年 3~ 5月 ,都匀甘塘战斗村片区村寨马匹相继发病 ,呈传染性经过。多数病马症状较轻 ,表现咳嗽 ,流脓性鼻液 ,颌下淋巴结轻微肿胀 ,吃食正常 ;部分病马症状明显 ;咳嗽 ,流多量灰白色脓性鼻液。颌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显著肿大 ,3~ 5天后化脓破溃流出脓汁。体温升高 39 5~ 4 0 5℃。吃食缓慢 ,显著减少 ;个别病马症状严重 :经上述症状 2~ 5天后吃食废绝 ,…  相似文献   

7.
20 0 0年 8月 ,我县木果乡岩脚村的马匹发生了一种体温升高 ,颌下淋巴结肿胀、破溃流出脓汁呈急性化脓性炎 ;呼吸、吞咽困难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马腺疫。1 流行病学8月份以来 ,该乡的岩脚村均有发病 ,传染性强 ,以 3组、5组、6组等 3个村民组发病较为集中 ,通过对该村 2 30匹马统计 ,发病 5 6匹 ,其中 1匹死亡 ,发病率 2 4%。发病年龄 2岁以下 39匹 ;2岁以上 17匹 ,发病率分别为幼驹 6 9 7% ,成年马 30 3%。2 临床症状病马初期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体温升高 ,鼻粘膜潮红 ,流出大量混浊鼻汁 ,颌下淋巴结肿胀 ,达鹅蛋大或拳头大。几…  相似文献   

8.
我站于1963年12月上、下旬,应用“914”一次治愈腺疫患马两匹,现将病例介绍于下:(1)1963年12月5日,青石咀公社下吊沟大队患马一匹(♀,四岁)来站就诊,患畜被毛粗乱,消瘦,肠音亢进,轻度腹泻,精种沉郁,食欲减退,体温39.9℃,鼻粘膜发炎,流浆性粘液,早晚间有咳嗽,触诊下颌淋巴结显著肿胀,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腺疫。〈鼻疽菌素点眼三次均为阴性〉治疗:取“914”3.5克(按每公斤体重0.015克计算)用0.9%氯化钠溶解,制成10%溶液一次静脉注射,注射后的第四天检查,颌下淋巴秸  相似文献   

9.
正腺疫俗称"槽结""喉骨胀",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颌下淋巴结发炎化脓为特征,病原为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幼驹。1诊断要点1.1流行特点常见于春、秋气候骤变时,发生于四个月龄至四岁的马、骡、驴,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传播。1.2症状急性发热(40—40℃),鼻黏膜潮红,流出大量浑浊鼻液,渐渐成黏性及脓性,颌下淋巴结热痛肿大,甚至填满整个下颌间隙,以后破溃,流出黄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腺疫陈旭东(甘肃省武山县农牧局741300)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鼻、咽粘膜发生卡他性炎症,颌下淋巴结急性肿胀化脓。半岁至两岁的幼驹多发,影响生长发育,应引起高度重视。笔者28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马腺疫链球菌感染驴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从山东省某驴场的2只病驴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液中分离出2株病原菌,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 rDNA的PCR测序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马链球菌马亚种。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其对恩诺沙星、氯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本研究为驴感染马链球菌马亚种的诊断与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腺疫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原来源于马腺疫链球菌,主要发生于幼驹,以颌下淋巴结发炎化脓为特征。笔者结合多年基层工作中遇到的病例和中、西医治疗经验,对马腺疫的治疗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马腺疫俗称喷喉,是由C群链球菌中的马链球菌亚种引起马属动物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呼吸道黏膜发炎、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为主要特征,尤以1~2岁马、骡、驴幼驹多发。典型病例的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及咽黏膜呈现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本病遍及世界各地区,对幼驹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自然感染一般经间接接触,通过饲料、饮水及飞沫而传染。春秋两季发病较多。临床上可以分为一过性腺疫、典型腺疫及恶性腺疫3种类型。依据发病年龄、季节及淋巴结化脓等特征,可以对本病做出诊断。在本病初可采取措施促使炎症消除或吸收,病程延长或病情较重可采取全身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正>马腺疫中医又称为"糟结"或"喉骨胀",是三喉症之一,是一种心肺积聚热毒,郁结于咽喉而发生肿胀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症状就是发热、上呼吸道粘膜发炎或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此病的分布范围广,很多地方都有发生。1流行特点马腺疫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马最易感,驴、骡次之,尤其是4月龄至4岁的马多发,1岁左右的马发病率最高,老马或者哺乳的幼驹(1~2月龄)易感性较  相似文献   

15.
<正>1发病情况2014年4月16日,农安县农安镇榛柴村李某从外地引进23匹马,饲养一段时间后,发现有2匹马精神沉郁,食量减少。经仔细观察,发现颌下有鸡蛋大肿块,按压咽部有痛感,于是来我站就诊,从临床症状上看初步确诊为马腺疫。马对腺疫最易感,骡、驴次之,由6月龄到5岁的马易感性最强,哺乳动物和5岁以上的马易感性较低。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来源,病原菌随患畜的鼻汁和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当健康畜吞食  相似文献   

16.
1 流行情况 武山县桦林乡杜山村民小组居住24户村民,共饲养马类牲畜49头(其中马7匹、骡14头、驴28头),1998年3月25日至4月15日相继发病38头(其中马7匹,骡8头,驴23头),发病率为77.7%,死亡3头(其中马1匹、驴2头),致死率为7.8%。2 临床症状 患畜精神沉郁,低头耷耳,拱腰挟尾,呆立不动或卧地不起,食欲减退;眼睑半闭,结膜肿胀充血,怕光流泪;鼻粘膜潮红,流浆性或粘性鼻液,时有喷鼻,继发异物性肺炎时,流行秽恶臭的脓性鼻液;喉部敏感,颌下淋巴结肿胀;频频咳嗽,呼吸浅表,呼吸20~70次/min;心跳,60~100次/min;体温39.5℃~41.5℃,稽留2~3天徐徐降…  相似文献   

17.
鼻疽是一种严重危害马、骡、驴的传染病,病畜的主要特症是鼻腔、肺、皮肤或其他实质器官中形成结节和溃疡,临床上可分为肺鼻疽、鼻鼻疽和皮鼻疽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向老中兽医学习,利用小宽针穿刺咽背淋巴结脓肿,治疗马驹急性喉骨胀取得满意效果。喉骨胀即是马腺疫,是中兽医常用的名称。一般腺疫病马发病后颌下淋巴结肿胀,由硬到软,直到破溃,体温不太高,就自然痊愈了。有的伴有高热,颌下肿胀,用抗菌素或兼少量输液也就治愈了。  相似文献   

19.
马腺疫,中兽医称槽结,是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马腺疫链球菌,病原体通常随着病马或带菌马鼻液及破溃的脓汁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临床以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为特征。本病一旦流行,幼驹最易感染发病,而且影响幼驹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马腺疫俗称喷喉,中兽医称槽结、喉骨胀,县内俗称“嗓喉”,“出喉”。是由马腺疫链球菌引起的马、骡、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典型病例的临诊特征为体温升高,上呼吸道咽粘膜呈卡他性化脓性炎症,颌下淋巴结呈急性化脓性炎症。1发病情况1975年前无记载。1976年,盘安、水洛公社从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