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从福州某鸭场大批发病和死亡的15~20日龄雏鸭肝脾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无血凝性,可使4日龄健康鸭90.6%发病、62.5%死亡,利用Ⅰ型鸭肝炎病毒(DH)标准血清进行鸡胚中和试验和血清被动免疫保护试验,证明该分离的病毒株为I型DHV。  相似文献   

2.
从黑龙江省某鸭场疑似鸭病毒性肝炎(DVH)的发病雏鸭肝等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HD—Ⅰ株。经病理学检查、电镜观察、鸭胚中和试验、雏鸭保护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鉴定为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DHV)。证实引起该鸭场雏鸭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为DVH所致。用DHV标准R85952毒株多次强化免疫健康鸡,获得高效价的鸡抗鸭肝炎超免疫抗体。  相似文献   

3.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从北京和广西发病鸭群中分离到2株病毒,分别编号为B株和G株,病毒大小约40nm,无囊膜。血清中和试验表明,2株病毒为同一血清型,与1、3型鸭肝炎病毒和鸭瘟病毒无血清学相关性。人工感染试验表明,G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典型的鸭肝炎病变,但死亡率随雏鸭日龄的增长而明显下降;B株病毒不能致死正常雏鸭,但雏鸭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感染B株病毒可引起雏鸭死亡,死亡鸭肝肿胀、出血。  相似文献   

4.
1株鸭瘟病毒新分离株的毒力和抗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株新分离的鸭瘟病毒(DPV)CY07株分别接种鸭胚和7日龄雏鸭,结果40%的胚24h内死亡,剩余胚24~48h内死亡;7日龄雏鸭48h发病3只(3/7),至120h共发病6只(6/7),死亡5只(5/7)。同时用标准株血清进行病毒中和试验,血清中和价为1∶19。对鸭瘟弱毒疫苗免疫鸭进行攻毒试验,证明能够抵抗鸭瘟病毒CY07株的攻击。表明DPVCY07株是1株毒力较强的病毒株,但抗原性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诊治及病原血清型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就四川省泸县某鸭场一次雏鸭暴发以急性死亡、肝脏出血为特征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利用鸭胚分离到的病毒株,经血清学中和试验证明为鸭病毒性肝炎Ⅰ型。 1 流行病学调查及病理剖检 泸县某养鸭场饲养天府肉鸭4500只,雏鸭饲养至6日龄开始出现死亡,一个星期内雏鸭死亡1200余只。发病初期雏鸭为突然死亡,后期病鸭表现精神不振,常  相似文献   

6.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接种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鸭瘟病毒(DHV)标准血清所中和。应用RT-PCR方法对病鸭的肝脏悬液及鸭胚尿囊液进行检测并测序,证明所分离病毒为I型DHV。  相似文献   

7.
鸭病毒性肝炎是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雏鸭急性传染病,尤其是1~2周龄的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材料材料有疑似Ⅰ型鸭肝炎病毒病料、Ⅰ型鸭肝炎病毒标准毒株、抗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弱毒苗、Ⅰ型鸭肝炎病毒油乳剂灭活苗。9日龄非免疫鸡胚。  相似文献   

8.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取北京郊区某鸭场的病鸭肝脏制备病料,通过9~11日龄SPF鸡胚尿囊腔接种,结果显示所分离的毒株能使鸡胚发育迟缓、胚爪发育畸形、肝脏变绿。分离病毒回2日龄健康雏鸭进行动物试验,能使雏鸭在2~3 d内100%发生死亡,其发病症状及剖检病理变化与自然发病的小鸭一致。分离毒株对氯仿不敏感。病毒接种于鸭胚成纤维细胞后没观察到明显的CPE。血清中和试验表明分离病毒能被I型DHV标准血清所中和,证明分离的野毒株血清型为I型DHV,且毒力很强。  相似文献   

9.
从洛江区临床发病鸭分离到2株病毒,2株分离病毒能够致死鸡胚,能被Ⅰ型鸭病毒性肝炎标准强毒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分离毒株在鸡胚上传代培养,并测定ELD50分别为10-6.32/0.2 m L、10-5.49/0.2 m L;经动物回归试验,对1日龄雏番鸭的致死率分别为80%和70%,雏番鸭出现明显的角弓反张姿态,剖检可见肝脏出血斑、出血点,为鸭病毒性肝炎的典型症状,表明分离到的病毒为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I)。  相似文献   

10.
对1例疑似鸭肝炎病毒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10日龄肉鸭采用常规的病毒、细菌鉴定方法和RT-PCR、PCR方法分别进行病毒、细菌的分离与鉴定。病毒鉴定为新型鸭肝炎病毒,细菌鉴定为荚膜血清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杀亚种。细菌对SPF鸡的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巴氏杆菌与强毒标准株C48-1毒力相近,为强毒株。细菌对10日龄肉鸭的致病性回归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数量的该株巴氏杆菌可导致10日龄雏鸭的感染死亡。结果表明,该批肉鸭为新型鸭肝炎病毒和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这是国内首例从感染鸭肝炎病毒10日龄雏鸭肝脏中分离到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11.
2003年4月5日,铁岭市某鸭场饲养的1000多只3日龄北京鸭突然发病,主要表现是发病急、死亡快,死亡高峰主要发生在发病后的3~4天,两周内共死亡雏鸭700多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全身抽搐,脖子歪向后背,即出现“背脖”症状;病理剖检主要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出血斑点。我们对送检的5只病死雏鸭进行了病毒分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Ⅰ型鸭病毒性肝炎病毒高免血清由沈阳农业大学兽医微生物实验室保存。2.实验动物鸭胚、雏鸭由未接种过鸭病毒性肝炎疫苗并经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种鸭所产的蛋自行…  相似文献   

12.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急性传染病,发病急、来势猛,病期短、死亡多。我市部分养鸭专业户饲养的雏鸭在今年发生病毒性肝炎,笔者采用中药对7户3880只雏鸭进行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达到迅速控制病情,减少因疫病造成的死亡损失。用药的鸭群死亡损失控制在3.7%以内,对65只病鸭单独治疗试验,结果全部存活。一、发病情况市郊三个乡镇先后有7户专业户雏鸭发生病毒性肝炎,共计为3880只鸭,其中7—8日龄1030只,10日龄1350只,14日龄650只,21日龄250只,29日龄600只,以7—10日龄的鸭发病为多,同地饲养与同户饲养的成年鸭未见发病。鸭群发病有着共同的下列诱因:1.游水  相似文献   

13.
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英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177-179
为调查发病鸭场的病原,本试验从发病鸭场中分离到1株鸭肝炎病毒,Reed-Muench法测定该病毒对鸭胚ELD50为10-5.53/0.2 mL,动物回归试验显示攻毒雏鸭复制出原发病鸭场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鸭病毒性肝炎病毒(DHV)Ⅰ型阳性血清对分离株病毒无中和作用,RT-PCR鉴定分离株病毒为新型鸭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从淄博市分离到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免疫鸡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测定中和效价达到1:1024.经试验,用该卵黄抗体用于预防和治疗鸭病毒性肝炎,对1日龄雏鸭用于预防,总体保护率达到95.14%,对发病鸭群进行治疗,总体保护率达到94.67%.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2010年3月,本公司研究所购进100只1日龄雏鸭,饲喂条件适宜,雏鸭精神状态良好,饮食粪便均正常,但在17日龄时突然有5只雏鸭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16.
我镇肉鸭养殖户王某于2004年4月12日,进雏鸭1500只,饲养8日龄,突然发病,死亡13只。病鸭精神沉郁,呆立昏睡,有轻微的呼吸困难症状,死亡时有“角弓反张”症状,误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用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治疗后死亡185只,第二天前来我中心就诊治疗。  相似文献   

17.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播迅速并对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病毒病,以肝炎为其主要特征。本文报道重庆地区雏鹅暴发鸭病毒性肝炎病例。疾病发生于3~14日龄雏鹅,发病率20%~30%,死亡率20%~25%,临死前出现角弓反张及病死鹅肝脏出血。利用RT-PCR能从肝组织中检测到鸭肝炎病毒A型(DHV-A)和C型(DHV-C)的VP1基因。利用鸭胚从肝组织中分离出A型病毒CQ1株和C型病毒CQ2株,二者人工接种能引起6~7日龄雏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与病变。这是首次报道A型和C型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导致雏鹅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8月广西玉林的养鸭大户送来一批一周龄左右的死亡雏鸭 ,称其养的 2 0 0 0多只雏鸭死亡过半 ,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经临床剖检病变很象小鸭肝炎 ,我们采集了几份死鸭肝病料进行分离鉴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鸭瘟病毒阳性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由中国农业大学苏敬良博士惠赠。鸭胚与2日龄雏鸭购自本市健康鸭场孵化场。1 .2 病料处理对病鸭的肝脏先进行细菌分离 ,镜检。然后按常规方法作成 1 :5乳剂 ,离心取上清液 ,检验无菌后 ,-2 0℃保存备用。1 .3 病毒分离将处理好的病料经尿囊腔接种 1 1日…  相似文献   

19.
雏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疑似雏鸭病毒性肝炎病死鸭肝脏制成1:1匀浆,分别接种9日龄鸡胚和11日龄鸭胚,鸡,鸭胚均于接种后24~36小时全部死亡,取鸡胚尿囊膜制成1:2匀浆 接种11日龄鸭胚,鸭胚于接种后64小时死亡,取鸡胚尿囊液回归4日龄雏鸭进行人工发病雏鸭于24~96小时全部死亡,用已知抗鸭肝病毒卵黄液对发病鸭群紧急被动免疫注射,病鸭群于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取鸡,鸭胚尿囊液制成油乳剂免疫注射后3天全面停止死亡,了  相似文献   

20.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烈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各品种的鸭均可感染,但多发于1-3周龄的雏鸭,尤其对1周龄以内的雏鸭危害性最大,成年鸭亦可感染但不发病,而成为此病的传染来源。该病以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其特征。临诊表现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和出血。本病给养鸭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大大挫伤了养殖户的积极性。1病例介绍某养鸭专业户于2010年4月份购进肉鸭3000只,4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但饲喂到5日龄,部分雏鸭陆续发病死亡。病鸭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后仰头踢腿,全身性抽搐,倒向一侧突然死亡,死后呈角弓反张,每天死亡几十只。发病后再饮水中加入几种抗生素都未见明显好转,于是禽主带病鸭和死鸭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