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某定制家具企业车间为研究对象,运用价值流图分析法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研究优化。通过对车间生产流程数据采集,绘制当前价值流图,利用该图根据浪费理论研究找出生产过程中不产生增值的活动,针对产品交叉混流生产,在制品积压、工序作业时间长等问题,从工艺流程、布局方面提出适应生产实际的改善措施并绘制未来价值流图,应用中达到搬运距离减少126 m、作业人数减少10人、生产周期缩短的显著效果,从而验证了价值流图工具应用于板式定制家具生产优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定制和多样化需求的制造模式使板式定制家具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提升板式定制家具企业生产线效率,缩短生产交付周期,以板式定制家具企业某车间生产线为研究对象,通过价值流图研究生产线情况,识别出生产线负荷平衡率低、生产布局不合理及在制品库积压等问题,利用因果分析法分析问题成因。运用流程程序分析法、5W1H提问法和ECRS原则、双手动作分析等工业工程法对瓶颈工序进行改善;对不合理生产布局进行调整,结合改善效果,绘制了未来价值流图;针对生产线负荷不平衡的问题,建立0-1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并运用LINGO求解最小生产节拍等。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明显,瓶颈工序作业时间减少,生产线负荷平衡率由52.58%提升至86.74%,平滑性指数由10.45降至5.99,板件搬运效率提升,在制品库存得到显著改善。本研究旨在优化板式定制家具企业生产线,提升生产线负荷平衡,实现精益化生产,以期为板式定制家具企业生产线平衡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实木家具由于结构和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生产线失衡,导致企业成本偏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以某实木定制家具企业(简称J企业)木门扇为研究对象,运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其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通过对木门扇生产流程数据进行采集,找出生产瓶颈,运用“流程程序分析”“ECRS”原则等工业工程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与优化,对人员分配不均、设备布局不合理、生产线不平衡等问题提出改善并实施,最终使木门扇的生产线平衡率由原来的38.17%提高至87.31%,生产效率与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也验证了仿真软件应用于实木家具生产优化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S企业门扇生产线平衡性差、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优化方案。首先,采用传统工业工程方法对生产线进行定性改善;然后,建立以生产节拍最小化为目标的0~1整数规划模型,并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对比生产线平衡指标以及Flexsim仿真,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案使生产线平衡率由51.04%提高至84.73%,平滑性指数由15.65下降至3.35,月模拟产能由350扇提升至570扇,对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巍  李洋  闻金珠 《森林工程》2007,23(5):93-96
基于精益生产的理论,对现场改善理论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现场改善的方法,对现有的现场改善方法进行总结和扩充,详细研究各方法的功能、特点、实施步骤。并针对目前现场改善方法相互孤立,不成体系的状况,结合美的企业具体情况,对现有方法进行整合,建立了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方法体系,包括方法研究、作业测定、5S管理、定置管理、以及生产线平衡等,并提出体系中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在美的微波炉公司总装厂现场得以应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液晶显示器装配生产线平衡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葛安华 《森林工程》2009,25(1):28-32
装配线是广泛存在的一种制造系统,装配线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制造系统的生产率。在生产线平衡原理及改善方法的基础上,以工作测定为依据,分析某液晶显示器装配线的工作能力及平衡状况,对生产线进行瓶颈分析和平衡改善,并对改进前后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以达到降低瓶颈工位工作时间、提升流水线生产效率、提高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赵晏林 《林产工业》2019,46(1):66-72
随着用户对家具产品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增多,传统的单一对象流水线生产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研究多品种小批量环境下的家具混流生产模式具有必要性。笔者以某家具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单一对象流水线生产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该公司M类产品D、E、F进行混流生产线平衡分析与改善,构建产品作业顺序图,应用启发式算法求解出合理的混流生产线,最终混流生产线比原有的单一流水线效率提升在30.01%~43.96%之间,分别节约人均人工成本1.2、1.76万元/a和1.11万元/a。结果表明,混流生产线对企业成本、柔性化生产和适应市场需求等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业分析作为工业工程的一种改善方法,是对工作者、作业对象和作业工具相互间进行的分析.做好三者之间相对灵活的配合是作业分析提高效率的关键之处.因此,将作业分析运用于企业,尽可能的减少浪费,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某企业液力变矩器的装配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对瓶颈工序进行作业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分析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操作时间,提高企业装配生产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充分证明作业分析的实际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传统木家具制造车间产品种类复杂、信息处理不够流畅、生产过程不够规范的现状,提出利用MES系统对木家具制造车间进行数字化计划排产。利用MES系统的应用优势,在信息互通流畅、合理安排生产、充分提高产能等方面对传统家具制造车间进行改造,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应用,MES系统将有效地对传统木家具制造车间进行管理优化,为企业的产业升级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针时压铸企业实施精益生产需求的现状及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状况及实施精益生产的要求,提出了意识引导、培训先行、确立组织、精心计划、现场改善、稳固基础、循序渐进、制度保障、持续改善等实施步骤,为企业成功、有效实施精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Riparian forests greatly influence aquatic ecosystems by providing shade cover, which controls water temperature and limits primary production.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st cover and summer stream temperature in northernmost Japan. Heat budget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employed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Heat budge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water temperature would decrease almost linearly from 29°C to 25°C with an increase in forested reaches along a 3.2 km stretch of the river.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by the stepwise method chose only open channel length as a variable to explain the variation in maximum stream temperature. A sharp increase in stream temperature was noted when riparian forest cover was removed in short lengths, of up to 1.0km; this increasing trend gradually flattened as the length of open stretch increased. Thus, even small openings in the riparian canopy resulted in drastic rises in summer stream temperature. The maximum summer temperatures estimated by the two methods were coincided, and can therefore be accurately estimat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summer temperature in 1947 was 6°C lower than at present, and that a sharp increase occurred from 1947 to 1960, a period of rapid expans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 in the watershed.  相似文献   

12.
探讨建立评估电信客户价值的算法模型。在算法中通过选取用户消费行为指标计算客户历史价值、当前价值和潜在价值,以此为条件计算得出个体客户的综合价值,最后据此估算值对存量客户群体按价值高低细分,达到在用户群体中建立客户价值评判框架的目的。该框架的建立和应用将解决电信企业对自身存量用户群体辨识不清的问题。为电信企业针对不同价值用户开展客户维系、挽留和价值提升工作,提供较为准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森林河溪植被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河溪植被带对河流水质、水量,改善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森林植被带的重要性出发,介绍了国外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模式,提出了我国河溪植被带的建设原则、构建过程及其评价.  相似文献   

14.
河流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和景观的功能。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河流缓冲带的这些功能,并对河流缓冲带的恢复工作提出了几点原则。希望引起景观设计师的重视,对河流整治的项目具有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香蜜公园借地势打造的人工溪流因其合理的选址和自然式置石的营造成为公园的重要景观节点。结合工程实践提炼置石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从驳岸置石、叠水置石、汀步踏石三方面入手,探索人工溪流自然置石在不同构成分类中的选点原则、设计要点,重点关注溪流宽度与置石之间、驳岸类型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其尺度关系的量化分析和总结,以期对溪流自然式置石设计和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河溪缓冲带的功能及其科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溪缓冲带位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具有多种生态、经济和景观功能,但由于交通和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河溪缓冲带的人为破坏现象严重,急需得到科学的管理和恢复。文章详细介绍了河溪缓冲带的6种功能,以说明河溪缓冲带对流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3条缓冲带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许敏锋 《森林工程》2001,17(1):49-51,54
通过对东茶线水毁的成功治理,提出了治理林业公路沿溪水毁多发段所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刨花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垂直—倾斜半环组合对撞流干燥的方法对刨花进行了干燥实验,研究了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是影响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本实验范围内,提高气流温度、气流质量流量、刨花初含水率和载带率有利于干燥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聚醚多元醇羟值测定方法——邻苯二甲酸酐-吡啶法为基础建立了木质素样品中活性羟基官能团数目测定方法,针对木质素磺酸钠和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样品的特性,改进了羟值校正时酸值和碱值的测定方法:在确保酸值测定精确度的同时成功采用乙醇-水替代了高毒性吡啶溶剂,在碱值测定时率先采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替代盐酸溶液,使测定碱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精确度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论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机制建立中的多元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机制的实现与我国新一轮林权制度改革密切相关,其亦为林权制度改革目的之所在。厘清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机制建立中的多元关系,在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实现过程中通过明确森林资源物权各项权能、权衡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融合先进立法理念以及民间习惯的合理取舍等手段,为建构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