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J)对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积累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揭示东京野茉莉种子发育规律并确定最佳MJ处理浓度,设置了对照(CK)、MJ10、MJ50、MJ200和MJ500(MJ浓度分别为0、10、50、200和500μmol·L-1) 5种处理对10年生东京野茉莉结实母树进行喷施。以不同发育阶段的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粗脂肪、可溶性糖(SS)、淀粉、可溶性蛋白(SP)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花后50 d,MJ5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粗脂肪和SS含量显著高于CK;花后100 d,MJ200处理则显著提高了东京野茉莉种子SS、SP及淀粉含量;花后130 d,MJ20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POD活性最高,为CK的两倍多;MJ10处理的SOD活性最高,为223.87 U·g-1·min-1,是CK的两倍多。不同浓度的MJ处理在不同的花后时间促进了东京野茉莉种子粗脂肪、SS和SP等营养物质的积累。花后130 d,MJ10处理的东京野茉莉种子...  相似文献   

2.
不同家系枫香种子的粗脂肪、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等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家系种子内粗脂肪平均含量为31 5 %± 1 3% ,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 3 34%± 1 0 9% ,淀粉平均含量为 2 33%± 0 30 % ,蛋白质平均含量为 15 7%±2 3%。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自然越冬过程中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3个树种苗木抗寒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3个树种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垂珠花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比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47.6%,东京野茉莉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整体又比红皮树枝条内可溶性糖含量高,高约102.1%。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随时间变化呈现上升趋势,且各月份枝条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垂珠花东京野茉莉红皮树。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内脯氨酸含量变化没有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且各苗木的脯氨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在降温时其枝条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垂珠花枝条内游离氨基酸的增长幅度和含量均高于东京野茉莉和红皮树。红皮树、东京野茉莉和垂珠花枝条的相对电导率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高-低-高"的趋势。根据以上生理指标进行的综合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垂珠花的抗寒性是这3个树种中最强的,东京野茉莉次之,红皮树的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与不同种源种子播种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筇竹种子主要内含物成分及不同种源种子的播种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筇竹种子主要有机养分为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维生素C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2.54%、8.26%、2.48%、3.81%和12.97%,其中粗脂肪含量最高,可溶性淀粉含量最低;2)筇竹种子中氨基酸含量在0.36~10.50 g/kg,占总营养成分的1.23%~35.78%,其中天冬氨酸含量最高;3)筇竹种子矿质元素含量:钾含量最高,达到3 280 mg/kg,其次是磷,为672 mg/kg,铜的含量最低,为2.14 mg/kg;4)不同种源筇竹种子,在千粒质量、含水量和发芽率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形态特征上差异不明显;5)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筇竹种子发芽率不同,其中在室内无菌条件下发芽率最高,为90.00%,在苗圃带菌环境下发芽率最低,为86.66%。  相似文献   

5.
对江西省吉水县芦溪岭林场用实生苗营造的东京野茉莉人工林,3~5年生时林木的种子产量及种子油的食用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东京野茉莉人工林造林第二年林木开始结果,3年生单株种子产量最大可达2~2.5 kg;5年生时因林分郁闭结果枝减少,单株种子平均产量降为1.05 kg。其生产性的种子出油率达21%。东京野茉莉种子油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所含的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高达85.4%,可以作为优质食用油。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GA3、KNO3处理短梗五加种子,并对层积过程中种子的胚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淀粉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A3100 mg·L-1和清水处理种子的胚率最好,2种药剂处理均可以提高未层积前种子可溶性糖的含量,GA3100 mg·L-1和KNO310 g·L-1处理可显著提高未层积种子的淀粉含量,GA3300 mg·L-1和KNO310 g·L-1处理可显著提高未层积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而清水更有利于储藏物质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木兰科植物的种子具有后熟休眠特性,造成播种育苗时出苗不整齐.以二乔玉兰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储藏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坚硬种皮对于种子吸水率具有一定的影响.种子含水率在种子萌发初期呈上升趋势,完整种子和去掉坚硬的种皮种子饱和吸水率分别为34.97%和50.7%,但两者保持一致的吸水进程;(2)种子内储藏物质的含量在种子萌发期间逐渐降低,淀粉和粗脂肪的含量在胚根长3 cm时分别下降了0.29%和9.08%.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胚根长1 cm时下降速度减慢,随后两者的含量呈缓慢升高的趋势.(3)酸性磷酸酶活性与淀粉酶活性总体呈增强的趋势,其中B-淀粉酶活性最大为α-淀粉酶的11倍,酶活性的变化与淀粉、脂肪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性负相关.说明二乔玉兰种子吸水促进了酶活性的增加,有效地降解种子内储存的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的充足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不同家系营养物质含量与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马尾松家系中未受松突圆蚧危害植株与受害植株针叶中可溶性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全N、游离氨基酸、粗脂肪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探讨营养物质含量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抗家系全N含量低于中抗和低抗家系;2)受松突圆蚧危害的诱导,针叶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降低,此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无关;3)可溶性蛋白、全N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也因松突圆蚧的危害而降低,但这一诱导反应与家系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有关,高抗家系降低量大于低抗家系,导致高抗家系受害植株中这几类营养物质的含量低于低抗家系;4)高抗家系受害植株针叶中除精氨酸外的16种氨基酸含量低于低抗家系;5)粗脂肪含量和总糖/全N与马尾松对松突圆蚧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以浙江省遂昌县东京野茉莉新鲜种子为材料,通过对种子透水性、种被机械阻力、离体胚培养、发芽抑制物质提取及种子层积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并利用赤霉素(GA3)进行发芽前预处理,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1)离体胚并无休眠特性,胚外组织中也不存在发芽抑制物质。尽管种子透水性影响其发芽率,但胚乳和种壳的机械束缚是东京野茉莉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2)层积后再机械处理可解除种子休眠。休眠能被赤霉素和(或)低温层积处理解除,说明种子同时存在生理抑制,其休眠类型属于综合性休眠。3)贮藏物质在层积过程中的动员与种子萌发率的提高密切相关,种内可溶性糖含量(R=0.885)、POD活性(R=0.658)与休眠的解除呈显著正相关。4)层积30 d后1 2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4%。胚的外覆物控制东京野茉莉的种子休眠,休眠解除的过程伴随种子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氮磷钾配方施肥对圆齿野鸦椿幼苗形态和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以1年生圆齿野鸦椿盆栽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L9(33)研究N、P、K不同配比施肥对幼苗生长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可以改善苗木的生长特性,优化苗木的生理指标.其中,处理5的苗高、地径增长量和可溶性糖积累量最高,分别为72.67%、130.44%、6.94%,处理3的叶绿素含量最高,为37.17 mg·g-1,处理1的生物量和可溶性蛋白累积量最高分别达到7.52 g和45.02 mg·g-1.分析可知N、P、K配比保持在中低浓度对生理指标改良促进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圆齿野鸦椿幼苗的各方面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16.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姜花属Hedychium野生花卉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秀  刘念 《广东园林》2009,31(4):7-11
我国野生姜花属植物有32种、2变种和2变型,共计36个分类群,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各个种的分布、生境等特点可将现有的种类分为毛姜花类群、白姜花类群、滇姜花类群、密花姜花类群、红姜花类群、盈江姜花类群等6大类群,以方便识别和开发利用。我国该属植物在植株高矮、花期、花色、花香、花序是否高出叶面、耐热性等方面均具丰富变异。为园林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9.
铺地竹叶饲用价值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铺地竹叶片进行营养成分的常规分析,含量如下:含水率为60.99%,粗蛋白为15.084%,粗脂肪为5.031%,粗纤维为30.438%,粗灰分为10.976%,可被利用的糖为15.834%;以及动物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含量比较丰富.从营养成分看,铺地竹是一种优质的禾本科饲用植物.  相似文献   

20.
赵锁泽 《绿色科技》2013,(8):311-314
指出了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采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全面解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进而从个人、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培育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