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根据对犬胃扩张-扭转综合征(GDV)临床病例的统计,对犬胃扩张-扭转综合征发病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病机理进行了饮食相关性和饮食非相关性两方面的分析,发现GDV发病最主要的相关因素是犬胸廓深度和宽度的比值,其次是饲喂方式;最常发病的犬种是丹麦种大狗。理论性阐述了不同类型发病的判断依据及发病机理,并总结出预防和治疗该病的常规措施。  相似文献   

2.
草食偶蹄动物魏氏梭菌病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内野生和家养动物魏氏梭菌病发生的特点与规律,收集了近32 a间的文献资料,设立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区域、动物种类、细菌血清型等因素,统计分析流行病特征。结果:①魏氏梭菌病每隔4 a左右就会有高发病出现,各种血清型发病高峰的年际不一样,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高发病的年际、血清型有差别。②魏氏梭菌病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各季节的发生率不同,春季是高发季节,家养动物尤为明显,秋季野生动物的发病较为明显。4个季节中,D型菌引起的发病较多,在春季和夏季中D型菌发病尤为明显,在秋季中仅A型菌和D型菌有发病记录,冬季中都不突出。③魏氏梭菌病在1 a 12个月中均可发生,3、4月是高发病时期,6、11月的发病比率次之。3月西部区域发病较多,4月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发病为多,6月长江以南区域发病高,11月则是黄河以北区域发病较多。野生动物发病多集中在6月和11月,家养动物4月发病较突出。2月C型菌引起的发病较明显,11月A型菌发生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血清型,D型菌则全年发生的较多。④黄河以北、黄河与长江之间、西部区域发病主要集中在春季,长江以南则主要在夏季发病。黄河以北区域D型菌最高,A型菌其次,C型菌最低。黄河与长江之间区域A型菌落高于D型菌,C型菌仍是最低。长江以南区域D型菌为主,A型菌其次,没有C型菌发病。西部区域则是D型菌明显高于A型菌和C型菌。结论:魏氏梭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每间隔4 a左右会有高发病出现。不同区域,魏氏梭菌病发生的时间有差别。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发病的时间和致病血清型有区别。疫苗接种预防是有效的,综合措施是较好的预防措施。预防时慎用磺胺嘧啶和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兽医诊断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猪高热病也叫猪高热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不同年龄的猪均可感染,育肥猪和保育猪发病率较高,其中以20—50公斤左右的猪发病较多,发病主要对象是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猪死亡率高、治愈率低。本文结合近期国内流行特点、发病特征、发病原因、防治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家畜中毒是养殖业中最常见的疾病,此病大多突然发病,发病迅速,如果不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因而尽快地查明中毒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是防止继续发病和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和常发传染病.除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成鸡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亡。  相似文献   

6.
王金合 《北方牧业》2009,(24):20-20
<正>兔瘟是由兔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其特征为发病快、死亡率高。1流行情况本病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初春和秋末发病较多,尤其是  相似文献   

7.
以记录动物发病的类型为统计分类依据,死亡动物解剖结果为准。方法:以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外科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四类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科病最多占全年动物的48%。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占全年病例的42%,呼吸系统疾病占全年总发病的7%,生殖系统占全年总发病的4%。四类疾病发病情况:外科病1、3、4、5、7、8、9月份是发病高峰,消化系统病2、4、7、9、10月是发病高峰。呼吸系统疾病1、2、10月份是发病高峰。生殖系统疾病6月是发病的高峰。结论:动物园发病动物病例分析为野生动物的疾病预防和饲养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刘长庆 《养猪》2012,(2):134-134
仔猪腹泻的发病现状和防控1流行特点2010年底至今的仔猪腹泻从发病特征和治疗情况看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区别,一是大部分母猪未表现特殊症状,或者有短暂的发病,但很快痊愈;二是  相似文献   

9.
1一般规律 1.1仔猪黄痢 常发生在仔猪新生后的3日龄前后,发病和死亡率高,各季均可发病,但以严寒的冬季和早春发病居多,常以成窝发病为特点,是以排黄色稀粪为主要病症的传染病。多为圈舍污染消毒不彻底,阴冷潮湿,气候骤变,受寒感冒和吃初乳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新生仔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导致仔猪死亡,给猪场和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仔猪黄痢1.1流行病学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寒冬和多雨季节发病严重,春、秋温暖季节发病相对较少。分散饲养的发病少,规模化猪场发病相对严重。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发病逐渐减轻。这是由于母猪长期  相似文献   

11.
牛瘤胃酸中毒是以瘤胃机能障碍为主的一种急性代谢性多发和常见病,发病原因多数是过食精料而造成。南昌市新建县流湖乡程坊村吴某养牛户,为防止个别放养牛发病而传染圈养牛,在当地兽医建议下,畜主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黄芪多糖全群预防。拌料2d后,肉牛全群发病,1头发生流产,另有3头死亡。经对发病情况、发病特征、发病原因分析,按牛瘤胃酸中毒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非典型猪瘟是由非典型性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无任何眼观症状的疾病,该病毒能在猪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被机体清除。本文通过介绍非典型性猪瘟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了解其发病机理,并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理特征是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出血性坏死性肺炎。2014年10月,通海县某养猪场发生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猪链球菌的混合感染的病例,本文简要介绍诊断和治疗情况。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初,由于气温突然下降肓肥猪和保育仔猪陆续发病,到11月10日育肥猪发病87头,死亡13头,保育猪发病62头,死亡21头,发病死亡率22.8%。发病后该场猪全群投药:多西环  相似文献   

14.
肉牛支气管肺炎也称为小叶性肺炎,是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是指支气管和肺小叶群在发病过程中共同发生炎症。多种致病因素都可引起发病,主要是由于过度疲劳、日粮搭配不合理或者饲养管理不规范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同时感染病菌而引起发病。病牛主要临床症状是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甚至停止采食,呼吸急促,并伴有咳嗽。通常是犊牛和体质瘦弱的牛群容易感染发病,一般在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易发。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猪瘟和非洲猪瘟发病症状相似,养猪户容易将其混同。但细辩之下两者是具有明显区别。文章从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发病时猪的体外特征和体内特征、死猪病理变化等方面论述两者的不同,从而指导养猪户正确辨别猪瘟和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6.
刘畅 《今日畜牧兽医》2012,(8):15-16,23
1目前猪传染性腹泻疾病流行状况与流行特点1.1流行状况从调查中发现:自2012年春季以来许多猪场仔猪出生的当天就开始发病,以出生5~10天发病最多,母猪是零星不间断式发病或整体发病;有的猪场只见出生仔猪发病,少数母猪不发病;有的猪场仔猪与母猪同时发病,然后是保育猪与育肥猪先后发病。一般仔猪发病病情严重,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母猪发病症状较轻微,很少发生死亡,但会出现严重的无乳现象;保育仔猪初期发病症状明显,部分病猪发生死亡;育肥猪发生严重腹泻,能很快自愈。哺乳仔猪发病表现为不吃乳,精神沉郁,后期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7.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是生猪养殖常发病和高发病,多呈散发流行,是引起仔猪出现严重腹泻症状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也是造成部分养殖场经济损失的常发病。当猪群发生应激反应或者消化道功能紊乱,特别是并发肠道感染时,结肠小袋纤毛虫就会趁机侵入肠黏膜组织,破坏粘膜组织的完整性,最终形成溃疡性肠炎。防范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需养殖户掌握具体的发病特点,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明确具体的寄生虫种类,然后采取针对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缩短发病周期,提高治疗效果。该文主要论述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鸡白痢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性传染病,该病在最近出现一些新特点:除了因经蛋传染引起刚出壳雏鸡大量发病死亡外,在育成鸡和产蛋鸡也有典型的发病,与原有的在成鸡只表现隐性感染不同,出现新的发病规律。育成鸡发病死亡;商品蛋鸡和蛋种鸡发病后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健雏率降低,死胚率和弱胚率高,污染严重时有的蛋鸡群出现零星死  相似文献   

19.
绿脓杆菌病是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其主要发病特点是:发病周期长,咳嗽,呼吸困难,发病后期治愈难,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严重阻碍了养羊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化生产,因此,正确认识绿脓杆菌病,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养羊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猪瘟是由非典型性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无任何眼观症状的疾病,该病毒能在猪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被机体清除。本文通过介绍非典型性猪瘟发病特点和发病原因了解其发病机理,并针对该病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希望对该病的研究和防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