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寄生于人及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方法 为调查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2020年3月到2021年2月选取748 头奶牛采用现场调查、询问和实验室诊断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为10.03%,其中,泌乳牛阳性率最高,为13.02%,青年牛次之,为10.20%,犊牛最低,为5.91%,7、8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为14.55%、14.28%,1月发病率最低,为6.67%。结论 调查为汝南县奶牛附红细胞体病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在某些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感染率可高达60%~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与其他动物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有些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将血涂片用姬姆萨染色、镜检,确认猪附红细胞体阳性感染,调查将乐县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发现将乐县猪附红细胞体阳性感染率夏季比冬季更高,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高,并发症多,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甘肃省秦安县猪附红细胞体病呈局部爆发,小区域流行的特点。通过近几年来对全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以及流行特点分析,治疗经验总结,以及有效防疫措施的开展,该病在当地得到了有  相似文献   

5.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点。该病在我国出现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流行呈上升趋势,给广大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下面笔者将该病的防治做一归纳,分享给广大养猪户,供养殖过程中参考。1猪附红细胞体病概述1.1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特点猪附红细胞体病任何年龄猪只均可感染,近年来母猪感染率升高,其它动物如羊、牛等也易感染,也有人感染的报道。附红细胞体有相对宿主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本病对猪的感染率可高达90%,但一般多为隐性感染。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发病,也可导致地方流行,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或骨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大量的报道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出现在我国许多地区的猪群中,呈现大规模暴发和流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也引起了国内兽医界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H)寄生于人、动物红细胞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在某些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感染率可高达60% ̄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与其他动物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有些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流行的趋势,已成为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的影响着养猪业的发展。现将诊断和治疗方法汇报如下:1流行特点本病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较为多见,常发生于每年7 ̄9月份,气温20℃以上,湿度70%左右的气候。…  相似文献   

9.
从腾冲县2 258头生猪中,采集外观健康生猪的耳静脉血320份,病猪耳静脉血336份,死猪血液46份,调查结果,2013年的总死亡率6.86%,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死数占总死亡数的29.7%;种公猪、种母猪、哺乳前的初生仔猪、1月龄以下哺乳仔猪、1~2月龄的哺乳仔猪、3~5月龄育肥猪,病猪,死猪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25.9%、36.6%、21.3%、34.4%、36.4%、51.2%、83.9%、89.1%。由此认为,在全国范围内,猪附红细胞体病在腾冲县的感染率较低,但已经成为腾冲县对生猪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有必要对腾冲县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一次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全县生猪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猪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本病以发热、贫血和母猪流产为主要特征。1病原该病原为立克次氏体,大小为0.3~1.3μm×0.5~2.6μm,呈多型性。常在血液中单个、数个乃至十多个。在红细胞的中央或边缘,使红细胞呈长满刺的球型。姬姆萨染色的血液涂片上,病原体呈淡红或淡紫红色。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弱,但对低温的抵抗力强,一般的消毒药均能杀死病原。2流行病学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宿主很多,有牛、猪、羊、兔、鸡和人等。大部分是隐性感染。有人作过调查,各阶段猪的感染率高达80%~90%;人的感染率高达86…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临床检查方法、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实验室血液涂片镜检,对8个乡镇山羊规模养殖户在不同乡镇、不同季节和不同年龄的山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抽样调查,感染发病率15.8%,病死率6.5%;隐性感染调查的群体隐性感染率为56.3%,个体隐性感染率为32.2%;对死亡的病例进行混合感染调查,混合感染率为45.09%,显示阳圩镇、龙川镇、大楞乡、泮水乡的感染率较高(占比63.6%),夏、秋季的感染率占54.0%,在种羊、育肥羊和羔羊中,羔羊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最高,说明右江区自2002年大面积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疫情后,山羊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和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混合感染是导致羔羊发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控办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群中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约为10%和35%,有些猪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30%和70%以上,经济损失惨重。1病原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猪红皮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1932年Doyle在印度首次报道。也有人认为该病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病。病原体依附于红细胞上或红细胞内,有时也在血浆中游离,最终造成红血球的改变而容易被吞噬破坏,从而造成红血球数量的减少,而导致贫血、发育缓慢、料肉比提高等生产障碍。2临床特点体温升高达40℃~4…  相似文献   

13.
<正>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传染性、热性、溶血性疾病。本病在正常猪体内有较高的感染率,近几年来由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使该病暴发流行。类似病症的误诊、误判在临床上普遍存在,使该病大有扩大之势。人们常把部分母猪流产、仔猪高热、精神沉郁、排黄色稀粪或粪便带血、皮肤及可视黏膜先潮红、后苍白、有的最后出现黄疸、尿棕黄色、血涂片检查红细胞异常的猪病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更有甚者把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一种即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有的地方兽医在遇到“无名高热”疾病就会首先考虑附红细胞体病,在有些门诊该病的发病率高达90%。按照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效果却不佳,可见该病在临床上有很大的错误认识,笔者在此提出了一些关于附红细胞体的新的认识,供同行参考。1 关于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及分类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论,附红细胞体过去人们认为是一种原虫,其所引起的疾病曾称为“类边虫  相似文献   

1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本病1932年在印度首次发现,近年来我国20余个省市均发现有流行,感染率很高。保定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猪的感染率可达60%~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内的一种以红细胞压积降低、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和白细胞增多、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己越来越引起我国养猪者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流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有些省份为暴发性流行,尤其是对仔猪的危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组织液及脑脊液中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又称为"猪红皮病".临床上以发热、皮肤发红、贫血、黄疸,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还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我县某猪场暴发的附红细胞体病并感染肺炎病例,以50~60日龄仔猪居多,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61%和46.7%,危害性很大,经济损失严重.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尸体剖检、显微镜检查,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继发肺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关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日渐增多,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在猪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笔者在近几年的猪病防治工作中,亲历了多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现综合报道如下。1流行特点1.1易感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有较高的易感性,猪群中大多呈隐性感染,感染率较高,当在各种不良诱发因素作用下,引起猪的免疫抑制后才引发本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一种疾病。2003年以来宁德市部分县(乡)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笔者遇到一起猪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  相似文献   

20.
附红细胞体病可造成家畜体质和繁殖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降低,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6—8月间,哈尔滨市个别牛场开始发现此病,应用一般抗生素效果不好,反复率比较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哈尔滨市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有效地控制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对哈尔滨市3个奶牛场的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隋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