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括总结了近70年来保护性耕作的发展状况,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特性、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产量与效益的影响的研究动态,评述了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的保护性耕作研究应该重视机具配套、适地适法、杂草防除,并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应用保护性耕作后土壤特性的变化和产量效应,建立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水、保土等良好的生态效益,已成为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为了解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在生产和推广过程中农户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情况,在河南省保护性耕作推广示范地区进行农户一对一的问卷调查,以期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完善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及指导。分析结果显示,在保护性耕作推广地区,农户普遍接受了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的免耕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得到了大面积的应用,83%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持肯定态度,认为可以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农户接受保护性耕作主要通过技术推广部门的田间指导,占总数的74%,也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新技术推广。大部分农户认为秸秆过多、病虫害增加和产量不稳等是限制保护性耕作推广和应用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加强政府扶持、选育优良品种和改进配套技术等措施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以少耕、免耕、残茬覆盖为主要方式。探讨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及其相对于传统耕作技术的主要优势;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在花生生产中的进展情况;提出了花生保护性耕作中出现的病虫草害发生严重、机具配套不完善、田间低温和出苗不齐等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对保护性耕作在花生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相对传统翻耕是一种裸露休闲的新型耕作技术,是对传统耕作的一次重大变革。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内涵及意义,通过介绍新疆地区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以及机具的应用情况,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生态效益,并得出结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实现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按照《平凉市崆峒区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针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技术难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抓好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为目的,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合理确定符合崆峒区农作物生产的技术模式,大面积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农业综合生产的新技术,具有蓄水保墒、培肥地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等优点。自2013年崆峒区实施保护性耕作项目以来,遵照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规范,在崆峒区的草峰镇、白庙乡和寨河乡,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并对技术实施效果进行了科学、严谨的监测,取得了详实的科学数据,对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进行客观分析,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建立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技术指的是以保护土壤、环境,减轻水土流失为目的的一系列保护性的种植制度相关的配套栽植技术,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水田耕作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水田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加强其相应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文章简单分析了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并对其具体内涵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作物生产   总被引:39,自引:3,他引:39  
 保护性耕作(conservation tillage,CT)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收集中国公开发表的与保护性耕作相关的研究论文,整理前人研究提供的试验数据,分析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作物生产的影响,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作物稳产丰产研究提供支持。研究发现,保护性耕作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病虫害发生、水分利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当地传统耕作模式为对照,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作物产量平均增加12.51%。但有10.92%数据显示减产,表明保护性耕作减产是客观存在的,文章归纳了影响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中国自“六五”期间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工作,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对保护性耕作概念的深入理解,中国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研究,保护性耕作要充分重视理论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新型研究技术和研究手段,明确保护性耕作影响作物生产的机制,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尖扎县实施以来,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相关技术配套应用、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以及提高基层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掌握和推广,从而使尖扎县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保护性耕作的机理,从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方面入手,提出保护性耕作在东北地区的应用方法,进一步从落实补贴、推广机具以及获得农民认可等几方面提出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方法,致力于通过保护性耕作来改善生态环境,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康青珍 《农技服务》2011,28(7):1006-1006
为了探究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特性、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产量与效益的影响,针对互助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保护性耕作适地适法、防除杂草,并深入研究不同地区应保护性耕作后土壤特性的变化和产量效应,提出了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农田杂草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是农作物现代一体化的新型耕作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黑龙江省结合地区土壤的自然条件较符合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通过项目实施、技术宣传、政策引导可得到大面积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问: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情况咋样?答:内蒙古保护性耕作发展很快,全区实施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在部分作物农田杂草发生密度增大、发生频度增加,防治难度加大,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效益的发挥。农田杂草危害问题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能够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通过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对比,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在减少水土流失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保护性耕作的适宜年降雨量为250~800 mm,温度不低于7℃的地区...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对策.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是:进行了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保护性耕作油菜田应用了一次性化学除草;选择出适合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间除草机具;引进了油莱部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对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发展对策是:注重作物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并重的除草方式;加强多种除草方法相结合;解决好农机具问题;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强保护性耕作油菜田除草剂品种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保护性耕作油菜田杂草控制技术综合配套技术;解决好农民问题;培育或引进适合当地保护性耕作油菜田的新品种,进行合理轮作;加大项目续建投入,增强科技攻关力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几点认识。认为目前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是:进行了保护性耕作田间杂草演替规律和恶性杂草灾变预报研究:初步筛选出了适合保护性耕作田间的高效、低污染除草剂;保护性耕作田应用了一次性化学除草;选择出部分适合保护性耕作田间除草机具:引进了部分抗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对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控制技术的几点认识是:注重作物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并重的除草方式;加强多种除草方法相结合;解决好农机具问题: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强保护性耕作农田除草剂品种的研究;进一步研究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控制技术综合配套技术;解决好农民问题;培育或引进适合当地保护性耕作的新品种.进行合理轮作;加大项目续建投入.增强科技攻关力度。  相似文献   

16.
曹卫军  赵鑫 《吉林农业》2010,(11):151-151
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随着推广面积的扩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免耕只能适应部分土壤和自然条件,保护性耕作的最大功能是保水、保土,故在1980年以后称之为保护性耕作。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免耕种植小麦试验示范,90年代初期开始有规划的进行系统的研究与示范。21世纪初,吉林市地区开始出现玉米垄侧保墒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小面积应用,随着国家、省、市各级部门对保护性耕作的重视,吉林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面积逐年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现已见到一定的成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利益兼顾、利国利民的革命性农耕措施。为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本人结合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实际,谈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分析沈阳市沈北新区保护性耕作的完成情况和主要做法,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为保护性耕作在当地的应用及推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基本原理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分析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生态效应,并结合其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阐述了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问: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危害情况咋样?答:内蒙古保护性耕作发展很快,全区实施面积已达1400多万亩,但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在部分作物农田杂草发生密度增大、发生频度增加,防治难度加大,制约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和效益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