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湖南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1.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湖南省12396科技服务指挥中心",在全省14个市州建立了12396服务中心,72个县(市、区)设立了服务工作站,实现了全地域、全网  相似文献   

2.
正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对于现代人的影响不言而喻。然而,在信息化发展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农民与日俱增的信息需求与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使得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当下变得尤为迫切。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部署,农业部组织北京、辽宁等10个省(区、市)、22个县(市、区)开展了信息进村入户试点。截至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至26个省份、116个县(市、区、团场),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2.4万个,累计提供公益服务630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1亿人次、涉及金额  相似文献   

3.
<正>1湖南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果1.1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实现了村村通;"湖南省12396科技服务指挥中心",在全省14个市州建立了12396服务中心,72个县(市、区)设立了服务工作站,实现了全地域、全网  相似文献   

4.
近日,湖南联通携手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博天科技有限公司将在衡南县、湘潭县和资阳区等县(市、区)正式启动"科技信息下乡"活动,助力农村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6月29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召开数字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研究分析"十三五"及2020年全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情况,总结交流典型发展经验,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农业农村信息化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涉农区)农业农村局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0年,全省各地积极谋划好、推进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扎实开展"信息服务""线上助农"等公益性活动,持续推进智能农业和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不断加快农业电商发展,为夺取"双胜利"和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十三五"期间,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区域评价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铖  夏春萍  蔡轶 《南方农业学报》2017,48(8):1529-1536
[目的]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差异进行分析,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农业信息化与现代化进程.[方法]以基础设施、应用与效益水平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布局进行归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因子,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体系,测算2015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超效率分析法研究我国31个省(市、区)农业信息化资源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差异性.[结果]构建的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涵盖了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信息化应用和农业信息化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0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平均得分分别为0.516、-0.107和-0.402;不同地区各省(区、市)发展水平也存在差距,其中,东部地区中江苏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得分1.251,西部地区中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最低,综合得分-0.686.通过分析投入产出效益得出,上海市农业信息化综合得分0.495,但投入冗余最多,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不匹配.[建议]调整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区域间合作,积极拓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户信息化意识,推动农业生产、信息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截取湖南省14个地区作为样本,选取总量指标农业总产值、人均指标农业人均社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劳动生产率对湖南省14个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运用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相对发展率(Nich)等对湖南省农村经济差异进行测评,得出湖南省农村经济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方面差异明显,并呈逐渐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等3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佳木斯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12年黑龙江省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研究区6县(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研究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及指标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富锦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其次是抚远、同江、汤原,其余地区仍处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不同评价指标数值在地区间起伏较大,农业综合产出水平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与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构建西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2014年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熵权法对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信息化基础、地区信息化发展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存较大差距,重庆、四川、陕西3省(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内蒙古、宁夏、广西、青海、新疆、西藏6省(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甘肃、云南、贵州3省农村电子商务需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农业农村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全面、规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各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找到问题,明确方向,主动纠偏。通过建立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模型,根据84个县(市、区)报送的27项基础数据,计算得出13个评价指标数据值,然后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评价指标分值,解决不同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问题,最后根据评价指标分值和权重,采用加权求和法,得出各县(市、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数据。总体上看,浙江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平均水平大大高于全国,发展环境大幅改善,数字生产稳步推进,农村电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引起地方政府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鼓励、引导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创新,引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发[2012]4号)、《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市发[2011]5号)、《农业部关于开展全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经验,研究措施,做好下半年工作,逐步推进"1155"农业农村科技振兴计划,7月19日上午,济南市科技局召开了县(市)区农村科技工作座谈会。济南市科技局马素刚副局长主持会议,9个县(市)区科技局分管局长参加会议。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农村科技工作开展情况,围绕下半年如何开展好科技特派员、农村信息化和农业科技园区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座谈讨论和安排部署。会议还邀请了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国利研究员和山东省农科院信息中心主任阮怀军研究员就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及与济南结合问题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3.
正导读:截至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至26个省份、116个县(市、区、团场),建成运营益农信息社2.4万个,累计提供公益服务630万人次,开展便民服务1.1亿人次、涉及金额39亿元,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1亿元。在"互联网+"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信息资源对于现代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然而,在信息化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农民与日俱增的信息需求与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使得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在当下变得尤为迫切。2014年以来,按照中央1号文件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央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神的指引下,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湘潭绿丰保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丰公司"),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国家级农业星创园联络机制,建设供销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供销特色的富民强村兴业的新路子. 一、织好经营服务的"网",形成产、供、销"一盘棋" 1.搭建"中小微农业全链条融合管理平台"该平台由"种苗管理系统""基地生产管理系统""农产品加工系统""配送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9大系统板块组成,各个系统板块对接相关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实现农产品生产种植、销售包装、仓储配送、市场需求等全产业链数据信息共建、共用、共享.该平台为数字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被评为"2019数字农业农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优秀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一、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基本现状(一)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38%河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与东部地区发展总体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经综合测算,2019年河南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为36.38%,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61.09%县域是"三农"工作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6.
正在信息化浪潮中,互联网技术正广泛、快速植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和领域,带来了新一轮的农业革命,继人力农业、畜力农业、机械农业之后,一种崭新的农业形态——数字农业正在孕育发展。"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以大力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水平为目标,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加快农业物联网应用,推动农业农村电商发展,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正1月29日,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州)、县(市、区)农技推广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企业代表共70余人,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和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以来农技推广工作取得的经验及成效,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结合全省农业农村会议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安排部署了2021年农技推广工作。要求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履职担当,以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保障全省"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的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黄南州、大通县等"一州三县"农业技术推广单位  相似文献   

18.
<正>一、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目前,郑州市95.8%的行政村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3%,农村电话入户率达到93%。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为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农业网站建设方面,郑州市农委及委属单位共建设农业网站12个,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建有门户网站12个,90%的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有公司网站,45%  相似文献   

19.
3月18日上午,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召开全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会,重点动员部署今明两年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任务和安排布置2019年市场与信息化重点工作。参加会议的有厅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市州农业农村局分管副局长和市场与信息化科科长,县(市、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58农服、太极云、湖南移动、湖南电信、中南大学等单位相关人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兰定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王新建作工作部署,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周胜蓝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20.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对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阐释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7—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提高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但不同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效应具有差异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中西部地区强于东部地区、粮食主产区强于非主产区的空间格局,对农业及相关产业占比较高的地区影响更为显著;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高质量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门槛特征,在落后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广度和深度,缩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水平区域差异以赋能农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