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SPVD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高淀粉甘薯品种西成薯007的病毒苗、常规苗和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SPVD在甘薯植株上的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SPVD可导致甘薯地上部丛生和矮化、叶片变小而体现有效叶面积低,叶绿素含量降低,"源"变小,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流"变小,最终导致生物产量降低,而汰除SPVD可增大叶"源"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流"的通畅性,从而增加产量。SPVD可使甘薯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抗氧化活性降低,细胞膜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而脱除SPVD可增加SOD、POD和CAT在植株体内的活性,从而降低MDA对植株的危害。SPVD的脱除可增加3.4%的茎叶产量和2.9%的鲜薯产量,而SPVD浸染可使茎叶和鲜薯分别降低69.9%和49.1%。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SPVD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本试验以高淀粉甘薯品种西成薯007的病毒苗、常规苗和脱毒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SPVD在甘薯植株上的作用机理.得出以下结论:SPVD可导致甘薯地上部丛生和矮化、叶片变小而体现有效叶面积低,叶绿素含量降低,“源”变小,同化能力和光合能力降低:“流”变小,最终导致生物产量降低.而汰除SPVD可增大叶“源”和叶绿素含量.提高植株的光合能力和“流”的通畅性,从而增加产量。SPVD可使甘薯植株的SOD、POD和CAT活性降低,MDA含量上升.抗氧化活性降低.细胞膜受到伤害,最终导致产量降低,而脱除SPVD可增加SOD、POD和CAT在植株体内的活性,从而降低MDA对植株的危害。SPVD的脱除可增加3.4%的茎叶产量和2.9%的鲜薯产量,而SPVD浸染可使茎叶和鲜薯分别降低69.9%和49.1%。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遮荫条件下两个紫心甘薯品种叶片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多种重要保护酶的变化。结果显示,遮荫20天,两种甘薯的叶片SOD、CAT活性均下降,POD活性、MDA含量均增加;长期弱光胁迫下,济薯18叶片SOD和CAT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而品种Ayamuraski叶片的SOD、CAT、POD活性均上升。在遮荫胁迫下,紫心甘薯的SOD、CAT在抗氧化防御系统中显示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不同水杨酸(SA)浓度对甘薯抗薯瘟病和抗氧化酶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甘薯接种薯瘟菌前3 d喷施不同浓度SA,1-7 mmol.L-1SA均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的抗性,其最适浓度为5 mmol.L-1;SA提高叶片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使过氧化氢(H2O2)累积减少.可见在薯瘟病菌浸染下,SA能够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可诱导甘薯对薯瘟病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甘薯的耐低温机制,明确影响甘薯薯苗耐低温特性的关键因素,为甘薯薯苗耐冷资源鉴定与筛选及耐低温胁迫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个代表性甘薯品种的薯苗,在4℃低温胁迫处理下,测定其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同时观测甘薯薯苗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较耐低温的甘薯品种。【结果】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薯苗生理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与低温胁迫之前相比,所有薯苗相对电导率(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苏薯16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最大,高达40.16%,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 μg·g -1FW;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seorbate peroxidase,APX)呈上升趋势;30个品种薯苗,MDA含量增加变化最大的是苏渝303;所有薯苗SOD活性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增加变化最大的是渝薯17,胁迫前后变化高达27.59 U·g -1FW,但宁紫薯1号、商徐紫1号、紫罗兰薯苗处于萎蔫濒死状态,SOD活性变化呈现负值;所有薯苗P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POD活性变化最高的是赣10-20,高达29.21 U·(g·min) -1,紫罗兰POD含量变化呈现负值;CAT活性上升最大的是红香蕉;APX活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烟薯25、红香蕉、龙紫薯6号变化最大,普薯32、商薯8号、紫罗兰变化最小;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是商徐紫1号的5倍。甘薯薯苗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薯苗的耐冷性呈负相关,SOD、POD、CAT、APX活性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薯苗耐冷性由强到弱:龙薯515>赣10-20>南薯010>红香蕉>广薯87>苏薯8号>渝薯17>龙紫薯6号>烟薯25>浙薯13>遗字138>甘薯166-7>秦紫薯2号>徐薯55-2>辽薯19>辽薯15>龙薯14>徐薯22>商薯19>普薯32>宁紫薯2号>龙薯9号>商薯8号>徐紫薯8号>红东>苏薯16>台湾英沟>商徐紫1号>苏渝303>紫罗兰。  相似文献   

6.
用磷酸水溶液对马铃薯植株根际进行酸处理,调查酸处理植株(AT)的结薯特性,测定微型薯形成过程中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的含量。结果表明:pH 3处理3 d的AT植株平均每株结薯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4.8倍,结薯始期比对照提前12 d。诱导微型薯过程中,AT和对照叶片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变化趋势相似;相同测定时间的AT和对照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及MDA和Pro含量存在差异。诱导微型薯1 d时,AT叶片的SOD和CAT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MDA和Pr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诱导微型薯5 d后,AT叶片的SOD、POD、CAT活性始终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和Pro含量始终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脱毒甘薯增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营养生长旺盛,主茎长、分枝数、茎叶鲜重等都显著高于普通对照苗;脱毒苗薯块膨大早、膨大速度快、产量高.甘薯脱毒后一般可增产50%以上,出干率提高1~ 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甘薯病毒病对不同基因型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6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以田间病毒病显症苗作为对照,与脱毒苗一起栽插,对薯块产量及分枝数、最长蔓长、茎粗、叶大小等9个产量相关指标,以及薯块干物率、粗淀粉、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等5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薯对病毒的敏感程度不同,感病植株的薯块鲜产量、地上部鲜产量,以及薯块干物率及粗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脱毒植株的,其余指标的变化不显著;在6个品种中,产量损失率最小的是安平1号,为10.45%,而干物率降低最多的是徐薯22,下降了7.3个百分点。说明安平1号的抗(耐)病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选取6个不同类型的甘薯品种,以田间病毒病显症苗作为对照,与脱毒苗一起栽插,对薯块产量及分枝数、最长蔓长、茎粗、叶大小等9个产量相关指标,以及薯块干物率、粗淀粉、可溶性糖、粗蛋白含量等5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甘薯对病毒的敏感程度不同,感病植株的薯块鲜产量、地上部鲜产量,以及薯块干物率及粗淀粉含量均显著低于脱毒植株的,其余指标的变化不显著;在6个品种中,产量损失率最小的是安平1号,为10.45%,而干物率降低最多的是徐薯22,下降了7.3个百分点。说明安平1号的抗(耐)病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对我国不同甘薯品种产量的影响,选择徐薯18、徐薯22、徐薯25和徐薯27等4个甘薯品种,分别在同一发病苗床剪取有症苗和无症苗栽种,对其产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栽种后35 d,4个甘薯品种苗床无症苗的SPVD田间病情指数分别为18.06%、0.22%、5.81%和54.56%,苗床有症苗的田间病情指数分别为82.27%、88.14%、78.09%和81.42%;参试的4个甘薯品种收获期产量理论损失率分别为77.84%、80.14%、68.16%和31.06%。  相似文献   

11.
福建脱毒甘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建甘薯病毒种类、脱毒苗的增产机理、甘薯脱毒苗的抗病性是否变化等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供试的 6个甘薯品种的田间带毒率为 1 0 0 % ,检测出的甘薯羽状斑驳病毒 (SPFMV)、甘薯潜隐病毒 (SPLV)、甘薯褪绿斑病毒 (SPCFV)中SPFMV是最主要的种类。脱毒甘薯的主茎长度、叶片数、茎分枝数、茎叶鲜重、叶面积系数均高于普通甘薯。生长势强、结薯较早、收获期大薯的数量和重量显著增加 ,是脱毒甘薯能显著增产的主要原因。脱毒“岩薯 5号”变异株对甘薯蔓割病、薯瘟病的抗性明显强于未脱毒的“岩薯 5号” ,经茎尖培养的甘薯脱毒苗 ,其抗病性存在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脱毒对甘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云南高原蜜薯为试验材料,以0.1~0.2 mm微茎尖为外植体,研究外源激素对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影响,建立云南高原蜜薯脱毒繁育体系.同时对脱毒甘薯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学指标、光合指标、营养成分、生物活性成分以及相关保护酶的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MS+ 0.1 mg·L-16-BA+ 0.1 mg·L-1 NAA+ 30 g·L-1蔗糖+7 g·L-1琼脂是甘薯茎尖脱毒培养的最佳体系;脱毒苗的生长动态指标均优于对照,光合能力、营养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均高于对照;脱毒处理增加了甘薯叶片中POD、SOD等保护酶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说明脱毒能显著改善甘薯植株的生长状况,各项生理指标均优于普通植株.该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培养甘薯脱毒种苗以及脱毒苗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6种药剂对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薯苗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水剂能较好地减少甘薯分支,增加商薯19的薯蔓长度;有机多态酶亚康力诺9号能显著增加甘薯的叶面积和地上鲜重,同时能促进叶片和茎蔓的干物质积累;有机多态酶亚康力诺2号和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能显著提高甘薯的产量;18%丙唑·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和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能显著提高薯块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几种药剂还显著降低了薯块的还原糖和可溶糖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甘薯与甘薯黑斑病菌的互作过程中,甘薯抗氧化酶(POD、SOD)活性及MDA含量,采用不同抗性品种薯苗,接种黑斑病菌后测定4种甘薯POD、SOD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种处理组的POD活性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DA随时间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或上升趋势,抗性品种南京92感病品种烟薯252在120 h(5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21.68%和125.89%。处理初期,同一时间处理的不同甘薯品种中,感病品种MDA含量的增长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随着抗性趋势的增强,与感病品种增长率差异越明显;POD酶活性的增长率随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除徐薯273在6 h达到最高值,其余品种均在24 h时的增长率最高,南京92的POD酶活性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不同甘薯品种处理后抗氧化酶SOD活性随时间推移增长率不同,南京92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在6 h时的增长率最高,达到116.35%;徐薯18在1 h时的增长率最高,为89.48%,随后下降。处理72 h时,除冲绳100为正增长外,其余品种均为负增长。  相似文献   

15.
豫西旱地脱毒甘薯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豫薯7号、8号为试材,比较分析了甘薯脱毒苗与普通苗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甘薯茎叶增长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55~80 d,而块根增重最快的时期在移栽后80~105 d;LAI的高峰出现在移栽后80d左右,之后LAI开始下降,但脱毒甘薯的LAI则表现出峰值高、持续时间长、后期下降慢的特点;脱毒甘薯的RGR表现为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降低,而NAR则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移栽后55 d和105 d。脱毒甘薯的茎叶生长量、LAI、RGR、NAR及产量等指标都显著高于未脱毒的普通薯。不同品种的脱毒薯增产性能不同,豫薯7号脱毒薯的增产幅度达48.59%,豫薯8号达43.56%。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6种药剂对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薯苗生物学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氨基寡糖素水剂能较好地减少甘薯分支,增加商薯19的薯蔓长度;有机多态酶亚康力诺9号能显著增加甘薯的叶面积和地上鲜重,同时能促进叶片和茎蔓的干物质积累;有机多态酶亚康力诺2号和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能显著提高甘薯的产量;18%丙唑·吗啉胍可湿性粉剂和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能显著提高薯块的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几种药剂还显著降低了薯块的还原糖和可溶糖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甘薯脱毒苗的制备、试管苗的快繁、温室高倍快繁以及生产种的制备技术进行优化,建立起一年制甘薯脱毒种薯繁育技术体系。与传统甘薯脱毒繁育技术相比,应用本技术鲜薯产量、出苗量显著提高,病毒感染率降低,同时可以缩短两年的繁育周期,可以在甘薯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泉州市自1998年开始从本省龙岩市农科所和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进行试种,增产幅度在10%~30%,近几年来推广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我市脱毒甘薯种植面积17.3万亩,占全市甘薯种植面积的19.6%,平均亩产鲜薯2143.2kg,比未脱毒增长14%,种植脱毒甘薯增产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提高,可大力推广。脱毒甘薯的主要特点和栽培技术如下:1主要特点1.1抗病性能力增加脱毒甘薯是应用生物技术脱去苗中的羽状斑驳病毒(SPEMV)、甘薯潜稳病毒(SPLV)和烟草花叶病毒(TMV)等侵染甘薯的病毒,减少或避免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甘薯脱毒同时脱去多种真菌、细…  相似文献   

19.
甘薯幼苗对海水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海水处理对甘薯幼苗生长发育、膜透性、保护性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离子吸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0%海水处理对甘薯幼苗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25%和40%的海水胁迫对甘薯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②脯氨酸含量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提高、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浓度海水处理下均在处理6 d时达到最高值;③在10%、25%海水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酶活性均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提高、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在40%海水处理3 d、6 d时,甘薯幼苗叶片的SOD、POD和CAT酶活性均较对照不断升高,而在处理10 d时,SOD酶活性骤然降低,POD酶活性略微降低,CAT酶活性则继续升高;④10%和25%海水处理的甘薯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膜透性与对照差异不大,40%海水处理的甘薯叶片MDA含量与膜透性(ELP)值大幅上升; ⑤随着海水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延长, 甘薯幼苗根、茎和叶部的Na 、Cl-含量显著增加,且茎部和根部的Na 、Cl-含量明显高于叶部,甘薯植株各部分的K 含量随着海水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20.
漳浦县自1998年从福建农林大学引进脱毒甘薯种薯(苗)及栽培技术,经过几年来试验、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4年全县脱毒甘薯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占全县甘薯种植面积的44.4%,平均亩产鲜薯3118.3公斤,比未脱毒增产18.6%,增产效果显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脱毒甘薯的优点1.薯(苗)生命力强:薯块育种苗表现种薯萌芽性好,出苗早,苗壮,出苗率高。据试验,脱毒甘薯种薯育苗比非脱毒出苗期提前1—天,采苗量及百苗重均略有增加脱毒薯苗扦插后发根返苗快,封垄早,茎节粗壮,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显著提高,品质优良:脱产量毒甘薯经脱除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