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 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 NIST02和 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研究旨在比较与分析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5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以EI离子源和四极杆质量分析器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02和Wiley275谱库检索,鉴定金银花挥发油的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广西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3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亚麻酸甲酯、软脂酸、ζ-依兰油烯等;湖南产金银花挥发油中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软脂酸、亚油酸、α-姜黄烯等。[结论]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同产地仙鹤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浙江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1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湖南省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47个色谱峰,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仙鹤草挥发油分离出22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浙江省产的仙鹤草与湖南省产的仙鹤草挥发油主要种类及含量比较接近,各自又有独特的成分,这2个产地的仙鹤草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产的仙鹤草挥发油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和比较不同产地扶芳藤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南宁宾阳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5个色谱峰,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24%。广西柳州融安县产扶芳藤分离出29个色谱峰,鉴定出1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9.96%。广西梧州蒙山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32个色谱峰,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2.16%,广西玉林容县产老扶芳藤分离出28个色谱峰,鉴定出11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4.79%。4个产地扶芳藤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5种成分是它们的共有成分,分别是叶绿醇、棕榈酸、壬烷、异丙苯、六氢法尼基丙酮,可见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为合理利用扶芳藤植物资源及其深度研究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GC-MS分析了不同产地瑶药老鸦嘴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马山百龙滩地石屯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2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78%。都安县澄江镇红渡村产老鸦嘴分离出49个色谱峰,鉴定出30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38%。都安县龙湾乡附近产老鸦嘴分离出48个色谱峰,鉴定出2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01%。在3个产地老鸦嘴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9种成分是三者共有的成分。这表明不同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刘顺珍  刘红星  张丽霞  黄燕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68-15970,15972
[目的]分析金橘叶和金橘果皮挥发油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橘叶和金橘果皮中的挥发油,采用GC-MS分析检测金橘叶和金橘果皮中的挥发油组分,比较两者挥发油组分的异同。[结果]金橘叶挥发油中鉴定出27种成分,占总量的91.37%;金橘果皮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4种化学成分,占总量的96.23%。金橘叶和金橘果皮挥发油中都含有α-蒎烯、芳樟醇、β-石竹烯等13种物质。[结论]两种原料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不同,且相同的13种成分其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更好地利用卢氏连翘。[方法]以豫产连翘为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豫产连翘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经GC-MS分析,所得质谱与标准图谱对照,确认了35个成分,占总量的72.965%,主要化学成分为β-蒎烯、香叶醇、1-松油醇-4、肉豆蔻酸、顺-亚油酸、环氧异香橙烯、角鲨烯、二十八烷、乙酸羽扇烯酸酯,其中乙酸羽扇烯酸酯尚未见文献报道。连翘挥发油烯类化合物的含量占所鉴定成分含量的40.050%,烷类占15.100%,醇类占7.135%,酸类占10.785%,酯类占24.327%。[结论]豫产连翘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大的成分为乙酸羽扇烯酸酯(17.068%),而非β-蒎烯,提示了豫产连翘挥发油的药用效果可能与其他产地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对牙刷草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大理、牟定两地产牙刷草中挥发油,应用GC/MS联用技术对所得挥发油的含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产地挥发油得率分别为2.31%和3.28%,分别鉴定出44和45种化学成分,其中共有组分37种。其结构类型包括单萜、倍半萜、芳香族和脂肪族,其中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主要成分为台薷酮。[结论]牙刷草挥发油含量、化学成分与产地有关。  相似文献   

9.
覃文慧  冯旭  李耀华  牛晋英  郭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03-12004,12084
[目的]研究广西山胶木鲜、干品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再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鲜叶挥发油中鉴定出33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1.01%,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22.83%)、β-罗勒烯(7.19%)、植醇(6.90%)、β-蒎烯(6.79%)、α-蒎烯(5.97%)和石竹烯氧化物(5.95%)等;从干叶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成分,占挥发油总峰面积的93.89%,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3.22%)、β-罗勒烯(7.78%)、二环大根香叶烯(7.24%)、α-石竹烯(5.89%)和α蒎烯(5.42%)等;两者共有成分有30种。[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山胶木的质量标准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王刚  郭延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7-729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金花葵子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金花葵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亚油酸(10.74%)、软脂酸(42.01%)、顺-9-烯-十八烷酸(8.14%)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黑龙江和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方法]水蒸气蒸馏方法提取罗马洋甘菊挥发油,GC-MS分析其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有化学成分。[结果]黑龙江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5种;新疆地区罗马洋甘菊挥发油确定化合物结构共28种。2个产地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酯类。存在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2-烯酯、3-甲基-2-丁烯酸-3-甲基丁基酯、松香芹酮等。[结论]不同产地罗马洋甘菊挥发油性状相似,但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土质及气候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河南信阳新鲜的金银花中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分析金银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到48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40个,鉴出率占挥发油总量的93.164%。河南信阳新鲜金银花挥发油主要成分是(Z,E)-3,7,11-三甲基-2,6,10-十二碳三烯-1-醇(42.506%)、[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8.380%)、芳樟醇(6.548%)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成分,为厚朴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种不同产地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80个化学成分,有18种成分为5个产地共有。[结论]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组成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何忠梅  王慧  包海鹰  白冰  刘汉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46-10648
[目的]研究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以期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成分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即从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3种化合物,从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鉴定出21种化合物,其中有13种化合物是相同的。栽培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17种萜类化合物,6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中含有9种萜类化合物,12种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2种千里光挥发油成分的含量也不同,即栽培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11.60%)、α-石竹烯(13.49%)、石竹烯氧化物(8.57%)、棕榈酸(10.86%)和亚油酸(9.00%);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金合欢烯(8.10%)、α-石竹烯(19.50%)、石竹烯氧化物(14.22%)、棕榈酸(21.45%)和亚油酸(13.66%)。[结论]该法测定出栽培千里光和野生千里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这为千里光的合理开发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挥发油测定器从大花罗布麻花中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共分离确定了其中63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92.04%。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主要化学成分为9,12-十八碳双烯酸乙酯(24.21%)、(Z,Z,Z)-9,12,15-十八碳三烯酸乙酯(11.43%)、二十八烷(6.27%)、软脂酸乙酯(5.98%)、正软脂酸(5.48%)、α-金合欢烯(4.99%)、二十五烷(4.27%)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龙眼(Dimocarpus longan)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成分,共鉴定出39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35%,滇产龙眼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β-石竹烯(24.03%)、α-石竹烯(15.35%)、反式角鲨烯(13.93%)、δ-荜澄茄烯(5.75%)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5.48%),这些成分可能是龙眼的主要释香成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水蒸气蒸馏-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2种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差异。水蒸气蒸馏-萃取法提取的郁金挥发油鉴定出21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10-(1-甲基乙基)-3,7-环癸二烯-1-酮,占挥发油总量的29.70%;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郁金挥发油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10-(1-甲基乙基)-3,7-环癸二烯-1-酮,占挥发油总量的24.97%。  相似文献   

18.
蜡梅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蜡梅鲜花与干花中的挥发油,并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鲜花与干花的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57%、0.71%。从蜡梅鲜花挥发油中鉴定出45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2.62%;从蜡梅干花中鉴定出41种化学物质,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7.08%。蜡梅鲜花与干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主要成分为石竹烯、长叶烯、β-揽香烯、大叶香烯、茅苍术醇、α-愈创木烯。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丁香烯、棕榈酸、亚麻酸等13种成分,其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2%~87.67%,其中荆芥挥发油特征成分胡薄荷酮以6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36.99%),3号样品最低(24.26%);而含量较高的薄荷酮以2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44.00%),6号样品最低(16.61%)。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有13种相同成分,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刚  吴亚  孟祖超  刘振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06-11007
[目的]分析沂蒙山产牡荆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以期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植物资源。[方法]以产自山东沂蒙山区北部沂源县鲁山林场的牡荆叶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牡荆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图谱共分离出77个峰,鉴定出5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0.313%。其主要成分为β-石竹烯(26.299%)、1,8-桉叶油素(11.853%)、桧烷(7.811%)、反式-β-金合欢烯(6.153%)、α-乙酸松油酯(4.660%)、氧化丁香烯(3.608%)和松油烯-4-醇(3.542%),与其他产地牡荆挥发油成分对照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结论]牡荆叶挥发油与已报道的大多数天然清香类精油所不同的是,它有含量较高的1,8-桉叶油素,该成分可能是形成其特殊刺激性辛味的成分,也可能是人们将其用于驱虫、杀虫的主要作用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