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度与溶氧水平对日本沼虾瞬时耗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日本沼虾瞬时耗氧速率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溶氧水平的关系,以日本沼虾为试验 对象,设4 个温度梯度(15、20、25、30益),采用密闭呼吸室法,求得各温度下试验虾耗氧量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结果表 明,日本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呈良好的乘幂函数增长关系,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在适宜溶 解氧量及温度范围内,瞬时耗氧速率均随相应溶解氧含量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了温度对南美白对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水平的影响。在不同温度、相同盐度为8的调配海水中,以暂养后的南美白对虾幼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瞬时耗氧率,并与溶解氧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对照组(25.5±0.3℃),幼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t,mg/g·h)随时间(t,h)延长而逐渐增大,随水体中的溶氧量(DO,mg/L)的减少而逐渐升高;而在两个高温组(30.5±0.3℃、35.5±0.3℃),情况则相反,幼虾瞬时耗氧速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小,随溶氧量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并且两个高温组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过程中,溶解氧以不低于3mg/L为宜。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水温为28℃,盐度为5.5的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和体长及溶解氧水平的关系。共测定了6种不同体长(1.36~10.84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V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存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水环境中溶解氧含量DO升高而增加,V与DO之间呈良好的线性相关;V随虾体长的增长而降低,两者之间也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水温28.0℃时,在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与体长及溶氧水平的关系,测定了6种体长(2.02~8.67 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具有与河口水虾养殖的特点.其瞬时耗氧速率(V,mg/g·h)随时间(t,h)的延长与水体溶氧量(DO,mg/L)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犁属于顺应型;V随虾体长(L,cm)增长而降低,耗氧量却与体长呈正相关.当体长L=6.31 cm时,淡水和河口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具有相同的瞬时耗氧速率.体长L<6.31 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大于河口水养殖.L>6.31 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小于河水养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窒息点随个体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水温28.0℃时,在淡水养殖条件下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与体长及溶氧水平的关系,测定了6种体长(2.02~8.67cm)凡纳滨对虾的瞬时耗氧速率。结果表明: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瞬时耗氧速率具有与河口水虾养殖的特点。其瞬时耗氧速率(V,mg/g&#183;h)随时间(t,h)的延长与水体溶氧量(DO,mg/L)的降低而降低,呼吸类型属于顺应型;V随虾体长(L,cm)增长而降低,耗氧量却与体长呈正相关。当体长L=6.31cm时,淡水和河口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具有相同的瞬时耗氧速率。体长L〈6.31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大于河口水养殖。L〉6.31cm时,淡水养殖虾耗氧速率小于河水养殖;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窒息点随个体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就盐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与氧代谢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S对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当S为10.2-26.9时,幼虾生长效果最佳,盐度为20.3时,增长率和增重率为最大。盐度与溶氧水平明显影响日本对虾幼虾瞬时耗氧速率(V),V与DO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随DO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盐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与瞬时耗氧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盐度对日本对虾幼虾生长与氧代谢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度S对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存活率有显著影响,当S为10.2-26.9时,幼虾生长效果最佳,盐度为20.3时,增长率和增重率为最大。盐度与溶氧水平明显影响日本对虾幼虾瞬时耗氧速率(V),V与DO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随DO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仔虾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体重、温度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仔虾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影响。结果表明,仔虾的耗氧率与窒息点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耗氧率、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试验法对异育银鲫的氨氮排泄与耗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重4.51—13.05g的异育银鲫,其单位体重排氨率为0.0269—0.0156mgN/(g·h);溶氧的死亡临界值为0.56—0.25mg/L,窒息点为0.21—0.08mg/L。异育银鲫的呼吸属顺应型,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呈线性正相关,溶氧越低,瞬时耗氧速率越小;瞬时耗氧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排氨率与体重呈良好的幂函数,其中单位个体排氨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大,而单位体重排氨率却随体重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氨氮排泄与耗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静态试验法对异育银鲫的氨氮排泄与耗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重4.51—13.05g的异育银鲫,其单位体重排氨率为0.0269—0.0156mgN/(g·h);溶氧的死亡临界值为0.56—0.25mg/L,窒息点为0.21—0.08mg/L。异育银鲫的呼吸属顺应型,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呈线性正相关,溶氧越低,瞬时耗氧速率越小;瞬时耗氧速率随体重的增加而减少;排氨率与体重呈良好的幂函数,其中单位个体排氨率随体重增大而增大,而单位体重排氨率却随体重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红螯螯虾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测定了不同规格红螯螯虾在17℃和26℃条件下的耗氧率以及17℃、20℃、22℃、24℃、26℃的窒息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体重增加而下降;在大小相近的个体中,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窒息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17℃时,体重0.11~2.34g的个体,耗氧率0.090~0.198mg/(g·h);26℃时,体重0.030~48.900g的个体,耗氧率0.081~0.883mg/(g·h);体重0.031~2.3408的红螯螯虾窒息点的范围在0.152~0.663mg/L之间。同时,红螯螯虾夜间的耗氧率高于白天。  相似文献   

14.
赤眼鳟的耗氧量、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曦  李桂峰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164-165,169
按体重将试验鱼分为4组,测定赤眼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采用封闭静水式测量方法在28~32℃条件下,赤眼鳟的窒息点和耗氧率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量随体重增加而升高。耗氧率(R0)与体重(W)的线性回归方程为R0=0.0011W2-0.0945W+2.0724,且赤眼鳟的耗氧率与体重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相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和个体比较,其窒息点、耗氧量、耗氧率三者相近;不同年龄阶段的群体和个体比较,其窒息点、耗氧量和耗氧率三者无相关性。对赤眼鳟呼吸耗氧的研究表明,赤眼鳟个体耐低氧能力较高,对水中溶氧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15.
克氏原螯虾耗氧率及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幼虾[(2 37±0 21)g]与成虾[(21 59±1 76)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以及温度和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温(20 0±0 5)℃恒温状态下,大规格实验虾的耗氧率仅为小规格个体的34 53%,差异极显著(P<0 01);同时,克氏原螯虾耗氧率昼夜变化规律明显,成虾夜间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156±0 008)mg/(g·h),白天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134±0 009)mg/(g·h),差异显著(P<0 01);幼虾夜间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484±0 011)mg/(g·h),白天12h的耗氧率平均为(0 369±0 051)mg/(g·h),两者差异同样极显著(P<0 01)。一昼夜中,幼虾和成虾耗氧率均出现3个高峰值和4个低谷值。克氏原螯虾的窒息点与体重及温度显著相关,并随体重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的增大而呈直线上升。  相似文献   

16.
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耗氧量,耗氧率及窒息点的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之差的方法测定耗氧量,用Winkler氏法测定氧含量,得出口虾蛄耗氧量随体长增大而递增,而耗氧率却随体重而减小。不同的温度,pH,性别对口虾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自然光照与遮光,饱食与饥饿状况下,其耗氧率也明显不同,而盐度变化对相近大小个体的影响不很显著。结果还表明,口虾蛄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其窒息点范围为0.5734-0.6934ml/L。  相似文献   

17.
河口区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水化学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的水化学状况。1993年4~5月全培育期内池水有效氮(N_t)含量丰富,N_t平均为1.47mg/l,其中氨氮占59%,亚硝酸氮占1%,硝酸氮占40%。有效磷基本未检出。化学耗氧量(COD_(Mn))11.9mg/l,可溶性有机物耗氧量占86%以上。pH为9.15。溶解氧收大于支,水呼吸耗氧平均约占虾池总耗氧量61%,底质耗氧约占31%,虾呼吸耗氧约占8%。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体长和体重间存有良好相关性。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沿岸幼虾中间培育池放苗密度在225万尾/公顷内,采取在放黄时约27cm水位基础上,每隔2~3天添加10~15cm水量,最终水位达1.00m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花(鱼骨)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花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25℃)条件下,花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22T-0.001W-0.05,复相关系数为0.926,F检验表明,花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花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凌晨3:00,低谷是在上午11:00;花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相关关系表示为:A=0.2671W0.2801,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实验测定了花的耗氧率和窒息点,并对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规律以及体重对其窒息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10~25℃)条件下,花的耗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体重的增加而降低;耗氧率(R0)与温度(T)和体重(W)的二元线形回归方程是:R0=0.022T-0.001W-0.05,复相关系数为0.926,F检验表明,花的耗氧率与温度和体重之间有极显著复相关关系;花的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出现在凌晨3:00,低谷是在上午11:00;花的窒息点与体重显著相关,窒息点A(mg/L)与体重W(g)的相关关系表示为:A=0.2671W0.2801,随体重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杭州湾畔中国对虾幼虾中间培育池的水化学状况,1993年4~5月全培育期内池水有效氮(Nt)含量丰富,Nt平均为1.47mg/l,其中氨氮占59%,亚硝酸氮占1%,硝酸氮占40%.有效磷基本未检出.化学耗氧量(CODMa)11.9mg/l,可溶性有机物耗氧量占86%以上,pH为9.15。溶解氧收大于支,水呼吸耗氧平均约占虾池总耗氧量61%,底质耗氧约占31%,虾呼吸耗氧约占8%,幼虾瞬时耗氧速率与溶氧量.体长和体重间存有良好相关性.据观测结果与多年生产状况,认为河口沿岸幼虾中间培育池放苗密度在225万尾/公顷内,采取在放苗时约27cm水位基础上,每隔2~3天添加10~15cm水量,最终水位达1.00m的管理方式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