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玉米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籽粒的品质。[方法]以生产上主要推广的郑单958、浚单18、豫单2001和豫单2002共4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玉米不同部位籽粒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结果]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的品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4个杂交种果穗上部、中部、下部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依次增高。其中,浚单18和豫单2001的粗淀粉含量变化趋势是中部最高,其次是上部,下部最低;郑单958和豫单2002的粗淀粉含量则高低依次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杂交种果穗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变化一致,上部(中部(下部;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没有规律。[结论]为今后推广高品质的玉米新品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普通玉米主要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普通玉米的10个骨干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成45个组合,分析了10个自交系及其杂交一代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赖氨酸)的杂种优势及其亲子关系.结果表明:玉米4个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以粗淀粉含量最强,其次是粗脂肪含量,而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现负的杂种优势,且各性状不同组合的杂种优势存在着较大差异;粗淀粉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亲子相关性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赖氨酸含量亲子相关性极弱.  相似文献   

3.
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剂量12C6+辐照4个玉米自交系,对M3代稳定变异株系籽粒进行粗蛋白及蛋白质组分、赖氨酸、粗脂肪和粗淀粉含量的测定和比较,并分析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玉米株系A20和B20的粗蛋白含量、A10和A15的赖氨酸含量、B30和C30的粗脂肪含量、B15和B20的粗淀粉含量与各自对照相比都有显著提高(P0.05);辐照后蛋白质各组分含量的变化较复杂;辐照后得到4个高赖氨酸株系、5个高脂肪株系和1个高淀粉株系;.相关分析表明,除谷蛋白与蛋白各组分及粗脂肪、粗淀粉与粗脂肪及球蛋白、赖氨酸与清蛋白及球蛋白和粗脂肪间均呈负相关外,其余性状间两两均呈正相关,且醇溶蛋白和粗蛋白含量对赖氨酸、粗脂肪、粗淀粉的关系中表现一致,说明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营养品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山西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容重、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及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平均容重和粗淀粉含量有升高的趋势;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脂肪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08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赖氨酸含量基本无变化;2003~2012年山西省审定玉米品种的粗蛋白含量略有下降。[结论]粗淀粉含量和容重随玉米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而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的赖氨酸含量等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因此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相似文献   

6.
历年国审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分析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探索不同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进一步认识品种更替对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及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方法】搜集整理1992—2017年共计770个品次的国家审定玉米品种信息,对其中占比73.64%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千粒重、容重以及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结果】随年份更替,容重、千粒重和粗淀粉的含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趋势,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87 g·L-1、0.91 g和0.19%;粗脂肪含量每年以0.03%呈极显著下降趋势;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年平均值则基本保持稳定,多年平均值分别为9.88%和0.30%。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容重和千粒重均与粗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二者均与粗脂肪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关系,粗蛋白和赖氨酸均与粗淀粉和千粒重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每1 000粒籽粒为单位计算各物质积累量发现,随年份更替,单位千粒籽粒中的粗淀粉仍表现为极显著升高,但与物质含量趋势不同的是,单位千粒的粗蛋白和赖氨酸的积累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趋势,粗淀粉、粗蛋白和赖氨酸年均升高量分别为1.159、0.092和0.001 g;粗脂肪积累量仍随年份更替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品种更替过程中,千粒重和容重等产量性状是中国玉米品种改良相对较快的性状,而千粒重和容重的升高主要依赖于粗淀粉含量的迅速提升;粗淀粉含量较为快速的提高可能对粗蛋白、赖氨酸和粗脂肪含量造成了"碳稀释效应",而千粒重的改良导致了其积累量与浓度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同时,宜机收玉米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对品质性状造成的可能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区玉米品种营养品质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红艳  徐鑫  于明 《新疆农业科学》2018,55(10):1909-1915
【目的】 分析新疆不同玉米品种的营养成分与品质,为提高新疆玉米营养品质及加工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新疆23个玉米品种作为样本, 分析其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等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玉米营养品质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新疆玉米粗淀粉含量67.01%~77.76%,粗蛋白含量5.47%~8.37%,粗脂肪含量2.5%~4.66%,赖氨酸含量0.2%~0.29%。主成分分析表明,23个玉米品种营养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9384>登海8883>新玉74号>新玉41号>新玉59号>KX9384>新玉54号>3376>新玉47号>新玉80号>禾玉187>M753>新玉84号>新玉29号>农润919>2564>新玉60号>新玉9号>新玉87号>新玉65号>新玉13号>新玉77号>335。【结论】 新疆地区玉米品种很多,但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不多。应大力发展饲料专用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发酵工业用玉米、高淀粉玉米,并积极发展鲜食玉米和植物油玉米、高油玉米。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5~2006年吉林省育成的普通玉米品种的品质指标(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及淀粉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普通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为8.06%~13.97%,平均10.37%;粗脂肪含量2.85%~9.70%,平均4.56%;粗淀粉含量62.59%~76.80%,平均71.15%。就年际间变化而言,粗蛋白含量变异较大,但整体呈比较平稳趋势;脂肪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变异较大;粗淀粉含量整体比较稳定且呈上升趋势。就省内不同地区而言,粗蛋白含量除通化和白山地区较低外(9.99%),其他地区基本相当,变辐为10.13%~10.48%;延边地区粗脂肪含量较高,为5.42%;通化和白山地区的玉米品种粗淀粉含量较高,为72.01%。[结论]吉林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指标偏低,不同品种间变异比较大,品质改良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玉米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成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与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年度和品种间,对东北早熟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且较稳定的农艺性状为株高,而对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影响较大且较稳定的农艺性状则分别为穗长、生育期、生育期和穗位高、穗长。因此,在东北早熟玉米育种过程中,应当侧重株高、穗长、生育期和穗位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玉3号为研究对象,分5个采收期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随着采收期推迟,干重一直增加,鲜重不断降低,秸秆中ADF和NDF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IVODM不断降低,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籽粒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授粉后27~34 d是最佳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以3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和5个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按照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15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其间相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同一性状不同材料间,同一材料不同性状间其配合力效应表现复杂,存在不同效应大小和正负作用方向的差异,父本A粒深、容重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母本2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组合3×C容重的特殊配合力较高。②小区产量与粒深、穗粗呈极显著正相关;赖氨酸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粗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③赖氨酸含量、粗蛋白含量以超低亲杂种优势为主;粗淀粉含量以超中亲优势为主;粗脂肪含量以超高亲优势为主。  相似文献   

12.
在陇东旱塬地春玉米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喷施锌肥和锰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喷施锌肥和锰肥的处理改善了玉米的主要经济性状 ,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 8.4 0 %、4 .4 0 % ;并可使玉米的主要品质指标容重、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赖氨酸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可以看出喷施锌肥的效果优于喷施锰肥 ,大喇叭口期喷施的效果优于拔节期喷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相关和通径分析的原理,对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与粗脂肪含量、粗淀粉含量呈负相关,而与赖氨酸含量、小区产量呈正相关;粗脂肪与粗淀粉、小区产量呈负相关,而与赖氨酸呈正相关;粗淀粉与赖氨酸呈负相关,而与小区产量呈正相关;赖氨酸与小区产量呈负相关.粗淀粉直接作用大.对提高玉米产量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内蒙古不同地区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含量。[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玉米秸秆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不同地区玉米秸秆中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总糖含量为11.38%~13.57%,粗纤维含量为31.11%~33.55%,粗蛋白含量为5.31%~7.65%,粗灰分含量为5.77%~7.25%,粗脂肪含量为3.83%~4.78%。不同地区总糖、粗蛋白、粗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利用玉米秸杆作为反刍家畜的粗饲料及食用菌的营养物质提供配方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辽单1205是辽宁省农业科研院玉米研究所研究而成,其品种来源为辽50518×S121,籽粒容重740g/L,粗蛋白含量10.61%,粗淀粉含量76.16%,粗脂肪含量4.02%,赖氨酸含量0.29%,综合性状良好。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康平县为例,探究辽单1205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自选系L17为母本,8085为父本杂交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01。2年省区试该品种平均产量8 54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1.7%,籽粒粗蛋白含量11.78%,粗脂肪3.81%,粗淀粉71.46%,赖氨酸0.33%,容重762 g/L。属高蛋白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中玉4号     
《中国农业信息》2003,(3):31-31
品种登记号:国审玉980003品种来源:CN165×CN4379该品种在北京春播生育期116天,株高273cm,穗位高124cm。穗长17cm,穗行数16~18行,果穗筒形,籽粒黄色,半硬粒型,千粒重270g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10.64%,粗脂肪4.34%,赖氨酸0.30%,粗淀粉70.26%。一般产量为7 500~9 00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河北省搜集、引进、选育的21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对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聚合作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河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粗蛋白、粗脂肪、总淀粉平均含量分别为12.53%,5.0%,67.4%;不同品质性状间、不同品质性状与不同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不同。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粗蛋  相似文献   

19.
"通玉糯一号"是如皋市种子公司选育,并于1999年12月通过审定命名的早熟糯质玉米单交种.鲜果穗白粒皮薄,大小均匀一致,基本无秃顶现象,一般青果穗产量可达10500~12000kg/hm2,青果穗蒸煮后清甜、皮薄、香怡可口,干籽粒半硬粒型,经扬州大学测试中心测试,粗蛋白含量为9.6%,粗脂肪4.9%,粗淀粉占75.7%,其中支链淀粉占总淀粉96%.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玉米杂交种的营养品质及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内蒙古自治区2002-2008年审定的140份(不包括特用玉米品种和未进行品质分析品种)玉米杂交种的分析,研究了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含量的品种间差异和地区间差异;同时对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玉米的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