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分析信阳小麦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生态条件、田间管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种麦经济效益等方面阐述了信阳稻茬麦区小麦生产特点,提出了浅犁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粳稻套播小麦技术、稻茬免(少)耕机条播技术、稻板茬免(少)耕机械均匀撒播技术和晚播独秆栽培技术五项主推技术,解决了信阳稻茬小麦产量低、品质差和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使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必须采用简化、省力、省工、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因此,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湾头乡田庄村进行了机械少(免)耕旱直播稻的大面积试验。供试土壤为沙壤土,地力中等,品种为盐粳2号、盐粳3号和苏协粳。在三麦收割后,立即把有机肥和化肥匀施于表面,然后用2BGZ—5型耕整播种机进行播种。由于2BGZ—5型耕整播种机能进行精细浅旋耕(并全层混和基肥)、碎土、平整、开行、播种、覆土和镇压,因此水稻旱直播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稻茬浅旋耕和棉茬浅锄为主要形式的小麦少(免)耕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少(免)耕小麦根系分布较浅,加上施肥水平的提高,中后期倒伏与高产的矛盾比较突出,对小麦的稳产影响较大。 为了解决少(免)耕小麦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我们进行了小麦施用多效唑的试验,以探索防倒技术措施,完善少(免)耕小麦的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土壤耕整方式和不同机械播种方式对小麦苗情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稻茬小麦机械化播种的适宜机械。试验表明:江苏省项瑛农机有限公司的播种机无论是旋耕后播种还是板茬播种,机械稳产效能较好,旋耕处理后播种增产效果显著;南京农业大学研发的稻茬小麦免(少)耕精量化条施肥条播机,无论是旋耕处理还是板茬处理,其小麦茎蘖壮,667 m2比同类型处理增产50 kg以上,增产效果明显。应进一步加大这2种播种机的推广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当前稻茬小麦生产中由于前茬水稻收获期向后推迟,加上播种期间连阴雨天气频发,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整地播种,小麦播种季节紧张,播种质量差。推广应用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可以为稻茬麦争抢播种季节,避免烂耕烂种,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及种植效益。为了有利于广大农户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该项技术,做好稻茬麦少免耕生产管理,从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稻茬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江汉平原地区稻茬麦推进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稻茬麦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包括稻茬田机械化耕整技术、小麦机械播种技术、机械开沟技术、机械施肥技术、机械植保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以探索江汉平原地区稻茬麦高产高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直播水稻不同茬口品种选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直播水稻生产上不同茬口品种选用的问题,通过采用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按茬口分期播种,得出在迟熟中粳稻区,大麦茬宜选用迟熟中粳类型品种,小麦茬宜选用中熟中粳类型品种,有利夺得直播水稻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旱直播水稻是稻、麦两熟机械化栽培的技术途径之一,南通市1986年示范种植了3680亩,平均亩产460公斤,显示了一定的可行性和增产潜力。南通市的单季稻前茬多为早熟或中熟小麦,由于成熟期不同以及冬、春的温、光条件不同,小麦收割后免(少)耕直播水稻的日期在年际间常有4~6天的差异;如在夏收期间遇有连阴雨,也可能延误旱直播水稻的适宜播期。针对此问题,1986年对旱直播水稻进行不同播期与播量的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以探索小麦茬早直播水稻的播期和播量两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找出两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即在推迟播种的情况下,相应增加播量是否能抵消迟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少免耕种麦是指小麦播种或在生育过程中适当减少或不进行土壤耕作,以达到省工、节本、适时、减少水土流失以及抗御湿耕烂种和保墒御旱等自然灾害的一种新的种麦栽培体系,它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用于稻茬麦的栽培技术。如少免耕机条播、板茬撒播、稻田套播等,有力地推动了江苏省灌云县麦作技术的简化与改革,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益,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直播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直播稻播期与生育期及产量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17日(与当地生产上播期相近)播种,早熟中粳品种产量最高,早熟品种在让茬时间短的情况下有一定产量优势;在产量最低的最迟播期(7月1日)播种,杂交迟熟中粳品种产量最高,反应出杂交组合具有高产潜力。综合表明,水稻直播播期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播种期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水稻播期推迟导致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是直播播期对水稻生育期有一定影响,生产上应根据水稻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少)耕直播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免(少)耕直播省工、节本、增效,但也表现出诸如苗数密度不适、杂草危害程度重、水浆管理不科学、生长期间倒伏和早衰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从而确保免(少)耕直播水稻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里下河地区稻茬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调查研究里下河地区稻茬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结合生产实际,从品种的选用、播种技术及播量的调节、肥水运筹以及生化制剂的施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提高稻茬晚播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发挥稻茬小麦高产潜力,对实现江淮地区水稻—小麦周年均衡增产、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江淮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用、群体质量指标、秸秆还田、科学施肥、整地、播种、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江淮地区稻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直播稻百亩连片分期套播小麦示范,开展对稻套麦晚播短共生稻草切碎覆盖还田氮磷钾肥料运筹试验,探索里下河地区晚茬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采用基肥占30%、苗肥占20%、拔节孕穗肥占50%的肥料运筹方式为最佳施肥方案,效果好,既增产又增收,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直播稻百亩连片分期套播小麦示范,探索里下河地区晚茬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开展对稻套麦晚播短共生稻草切碎覆盖还田氮磷钾肥料运筹试验,研究表明,在前茬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基础上,采用基肥占30%、苗肥占20%、拔节孕穗肥占50%肥料运筹方式为最佳施肥方案,效果好,既增产又增收,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籼改粳对豫南水稻耕作制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麦(油、肥)两熟是豫南稻区基本的耕作制度。籼改粳有利于水稻直播、抛秧等轻便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早春茬口的安排,能错开农忙季节,也利于机械收割的普及。应用油菜免耕直播、套种,小麦旋耕播种、套种技术可以解决腾茬晚与油菜、小麦适期播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直播稻栽培技术研究现状,为直播稻的研究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综述了直播稻的播种技术、施肥技术、杂草防治与抗倒伏栽培以及品种筛选等方面研究进展。[结果]直播稻的产量和抗性与水稻品种、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方法、施肥及灌溉技术关系密切。[结论]应通过品种筛选、合理播种、科学灌溉和施肥、化学调控等措施争取高产和防止倒伏;应加大草害的防治研究,开发高效低毒除草剂;建议建立适应机械化直播的稻田耕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麦草还田直播水稻扬辐粳8号的生长发育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小麦秸秆还田和不同播种量对扬辐粳8号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辐粳8号耐迟播,是苏中地区理想的直播稻品种;明确用种量以67.5 kg/hm2为宜。秸秆还田优化了直播稻产量结构,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强了直播稻的生理功能,增加结实期物质生产。讨论了高产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扬辐粳8号高产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免耕直播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或粳稻收获前)未对土壤进行耕整的条件下,直接进行麦种播撒的一种田间作业方式。目前该类作业方式在全国各麦区多有采用。固始县属豫南稻麦两熟区,随着土地流转加快和水稻籼改粳面积加大,小麦免耕直播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固始县从2009年至今在郭陆滩等乡镇致力于小麦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农民乐于接受,社会效益良好。一、免耕直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淮北麦稻两熟制受热量资源的限制,季节矛盾突出,特别是淤土地区土质粘重,耕整困难,小麦播种期间常遇阴雨,迟播和烂耕烂种使小麦冬发不足,产量低而不稳。1973年,我所试用免耕法种植小麦,效果良好;1982年秋,进行定点试验,试验地为淤土和砂姜黑土稻茬麦田,以常规翻耕和板茬直播方式(以下称免耕)进行多点多年对比试验。现将三年的结果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