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链纵向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链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已经形成了市场交易模式、契约协议模式、合作社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基于纵向协作理论假说,利用内蒙古、山西养羊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选择模型,分析农牧户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探讨其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最高的是书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为34.65%。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表明,年龄、养殖年限、兼业化程度、信息可获得性、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以及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等因素显著影响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为此,建议政府通过扶持合作社发展、鼓励加工企业养殖基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或协会以及加强对加工企业、合作社等违约行为监管等方式提高农牧户参与纵向协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牧户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新疆、吉林、辽宁、山西和云南等6个绒毛用羊主产省(自治区)12个县(旗)绒毛用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对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绒毛用羊养殖户每只细毛羊、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平均养殖纯收益分别为192.95元、333.33元和222.17元;绒毛产量和产品畜产出水平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饲草料成本和疾病灾情损失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细毛羊养殖户单纯扩大养殖规模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而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能够提高养殖效益,绒毛价格、养殖户文化程度、政策支持以及接受技术培训情况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影响皆不显著。最后,从提高产出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疾病灾情防御、加强科技和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我国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以绒毛用羊为例,基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和四川6省371户绒毛用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报酬、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规模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政府技术培训情况及禁牧政策实施情况下,现阶段调研地区绒毛用羊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较大规模农牧户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为适度的绒毛用羊经营规模。此外,技术培训有助于农牧户生产产出和利润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禁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增加技术培训次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质量、生产规模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基于2018年新疆、青海、陕西、贵州及西藏5省绒毛用羊的调研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农牧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出两个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低龄劳动力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老龄化对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女性占比变量对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牧户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五省区绒毛用羊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禁牧政策对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门槛模型探究了不同养殖规模下禁牧政策对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影响的异质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禁牧政策实施对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且禁牧政策对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即禁牧政策对小规模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大规模农牧户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大规模农牧户相比,小规模农牧户养殖方式转变成本高、舍饲养殖资金不足、违规放牧行为不易被监管等因素可能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养殖收入占比、家庭人口数量、加入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方式、地区因素均对农牧户养殖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户是农村经济的微观基础,其生产和消费活动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西辽河流域为案例区,基于参与式结构访谈工具等方法,对农牧户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西辽河流域不同生计方式农牧户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不同农牧户类型的生产与消费特征,探讨农牧户生产与消费足迹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在家庭规模、劳动力配置、年龄结构、教育水平、收入结构和土地利用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别。2)西辽河流域不同类型农牧户生产和消费足迹存在显著差异性。就生产特征而言,农业户以人均谷物和蔬菜生产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类产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薯类生产最多。从消费状况来看,农业户以人均谷物消费量最多,半农半牧户以人均蔬菜消费量最多,牧业户以人均肉类和奶制品消费量最多。3)西辽河流域农牧户人均生产足迹为4.301 7 hm2,人均消费足迹为0.613 5 hm2,生产足迹远高于消费足迹。其中牧业户的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远远高于农业户和半农半牧户。4)农牧户生产足迹和消费足迹与人口特征、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特征显著相关,并具有差异性。研究表明,草地生态足迹在西辽河流域牧业户生态足迹中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内蒙古盟市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该文章分析了内蒙古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效率,结果表明:近年来内蒙古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各盟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内蒙古农村普遍存在劳动力配置效率低下、过量使用化肥等的现象,而土地和灌溉水平则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显著因素。文章提出了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内蒙古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需求,是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其健康发展依赖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基于新疆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聚类分析和多项Logistic模型,分析家庭农场扶持政策需求优先序,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家庭农场最需求的扶持政策依次为资金(或项目)扶持、科技扶持、金融信贷扶持和农产品销售扶持,对其扶持政策需求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农场主年龄、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投资规模、社会关系资源、需要技术的帮助程度及需要销售帮助的程度、当地拥有的农业技术人才数量、农产品市场发育情况等。鉴于此,政府应从政策需求主体出发,在了解其内在诉求基础上,制定家庭农场扶持政策,促进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具体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家庭农场资金或项目扶持,设置专项扶持资金或推广项目;重视科技教育及培训;加强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解决产后销售困难;完善家庭农场金融信贷扶持政策,解决融资困难等。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带不同类型农牧户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牧户调查的基础上,将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11个典型村的82个抽样农牧户分为五类家庭农业生态系统:Ⅰ.种植业;Ⅱ.工副业;Ⅲ.种植业-畜牧业;Ⅳ.种植业-工副业;Ⅴ.种植业-畜牧业-工副业。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系统稳定性指标,对五类农牧户的生态系统结构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农牧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随经营内容增多和产业链延长而增强,并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在退耕还林补助停发以后,各类型农牧户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牧户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2):126-129
农牧户借贷资金的渠道主要包括正规借贷和非正规借贷两种渠道。该文基于对内蒙古、河北、甘肃和青海四省区236个养羊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首先对农牧户借贷渠道选择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牧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越大,农牧户越倾向于选择非正规借贷渠道;家庭年收入越高,农牧户就越倾向于选择正规借贷渠道;借贷金额越高、借贷利率水平越高,农牧户选择正规借贷渠道的可能性越大;将借贷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农牧户倾向于选择正规借贷渠道;相对于内蒙古,青海、甘肃农牧户更倾向于正规借贷渠道,而河北农牧户更倾向于选择非正规借贷渠道。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A-Tobit模型的花生种植户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016年全国17个省份花生生产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算花生种植户的生产效率,并使用Tobit模型对影响花生种植户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花生种植户生产效率普遍较低,且不同农户之间生产效率差异较大;已种花生年数、播种面积、是否为科技示范户、家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商品化率均对花生种植户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是否加入花生专业合作社对花生种植户生产效率具有不显著正向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生产效率存在较明显差异,黄淮海花生区和长江流域花生区的生产效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江苏省池塘养殖户的调研数据,运用2阶段DEA模型和Tobit模型评价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分析养殖户的经营要素、个体因素以及外部政策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水产养殖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外部政策的3个变量中,技术培训和农机补贴政策对综合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培训、加入合作社和农机补贴对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其他因素中,养殖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养殖面积对纯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鱼药和水面租金对技术效率具有负向影响。因此,要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应充分发挥利用政府和合作社的组织功能,加强水产养殖户的技术教育与培训,扩大农机补贴政策的力度和范围,促进水产养殖的机械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对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原绒产量具有绝对优势,但却不具有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原绒的竞争劣势进一步显现;无毛绒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近年来有所下降;羊绒衫一直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成本与价格、生产要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品牌与营销、产业集中度、市场需求、政府扶持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加强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饲料工业发展、加强良种培育和技术研发、规范市场交易秩序、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培育消费需求、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促进中国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农牧户羔羊育肥近2a刚刚开始,起步晚,农牧户对育肥羔羊选择、饲养管理、饲草料搭配等育肥技术还没熟悉掌握,需要场镇和农牧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宣传、指导、培训工作和羔羊育肥精饲料的科学规范管理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羔羊育肥需重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选用20只7月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辽宁绒山羊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其饲喂大叶章占粗饲料比例分别为25%、50%、75%和100%的日粮,研究饲喂不同比例大叶章日粮对辽宁绒山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5%日粮组绒山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羊绒的生长速度、羊绒伸直长度、羊绒细度、羊绒强度、拉伸长度,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必须以农户积极市场参与为基础。以江苏和辽宁水稻种植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农户家庭种子决策者个人特征和农业生产特征与农户种子市场参与行为的关系,并建立二元选择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种子决策者受教育程度显著负向影响农户市场参与,年龄、农业技术培训经历和兼业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市场参与行为,江苏农户市场参与行为发生比例显著低于辽宁农户。基于此,提出发展现代种业必须坚持以满足农户种子需求为核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参与或干预种子经营,加强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部分省份29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粮食生产的技术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农户对粮食生产的主要技术需求是生产资料、耕作、机械、灌溉、田间管理等产前和产中技术,而对收割储运等产后技术的需求相对较弱;受教育程度、种植规模、是否拥有农机具、是否接受过技术培训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需求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和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则对其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负向影响。要提升农户粮食生产技术需求,应提高农户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培训,鼓励种粮农户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9.
基于劳动力转移模式分化以及不同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将劳动力转移分为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和DEA-Tobit方法,实证检验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和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影响因作物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均对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异地转移对样本农户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本地转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提高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均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浦城县水稻种植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提高水稻种植生产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进程。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示范等政策,促进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推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