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硬阔叶材柞木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预热处理时间对锯材干燥质量和干燥速度的影响为制定节能预处理干燥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25 mm厚的柞木锯材经常规预热处理(预热3.25 h)与预热2 h的干燥速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预热2 h的锯材干燥质量能够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规定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40 mm厚杉木锯材制定两个高温干燥工艺并进行试验研究,检测和分析干燥周期、干燥速率、锯材干燥质量等指标。干燥工艺I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干燥工艺II在干燥前期高含水率阶段采用过热蒸汽条件,干燥后期低含水率阶段采用高温湿空气进行干燥。结果显示:两个干燥工艺在各阶段的干燥速率差异明显,干燥前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30%/h,较工艺I低约37.2%;但干燥后期工艺II的干燥速率为1.89%/h,较工艺I高约70.27%。干燥工艺II可以有效避免锯材内裂的发生,干燥质量满足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的指标要求,干燥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桉树人工林小径桉木的干燥效率和质量,在对桉木干燥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锯材的堆积方式和干燥基准进行分析,制定优化干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干燥工艺,小径巨尾桉锯材从初含水率47.30%干燥至终含水率9.14%,共耗时178 h,平均干燥速率0.21%/h,比企业干燥工艺的干燥速率高出23.53%;干燥质量指标均满足GB/T 6491-2012对二级锯材的技术要求.该工艺可进行推广,有利于桉木锯材干燥生产的提质增效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5.
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与常规干燥后锯材的干燥质量、微观构造和力学性能,探讨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的适用性,为柳杉木材的高附加值利用、降低加工过程能耗、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进行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干燥试验,依国家标准对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干燥条件下木材微观构造的变化。【结果】50 mm厚柳杉锯材过热蒸汽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10 h,平均干燥速率为1.18%·h-1;而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为193 h,平均干燥速率为0.64%·h-1。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过热蒸汽干燥锯材在终含水率、厚度上含水率偏差以及残余干燥应力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常规干燥锯材在厚度上含水率偏差和残余干燥应力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终含水率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2种干燥方法锯材在含水率分布和残余干燥应力方面无显著差别;从外观干燥缺陷质量方面分析,过热蒸汽干燥锯材在顺弯、横弯和扭曲指标上的干燥质量等级为一级,翘弯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常规干燥锯材的可见干燥缺陷质量指标等级均达到一级。力学性能方面,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抗弯弹性模量均值为5 508.37 MPa,略高于常规干燥锯材均值(5 237.52 MPa);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抗弯强度均值为32.35 MPa,略低于常规干燥锯材均值(34.13 MPa)。对干燥锯材微观构造进行观察发现,过热蒸汽干燥后木材的纹孔膜破裂及脱落的数量和程度大于常规干燥,因此可增加水分的迁移途径,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从而使干燥速率显著提高。【结论】干燥方法对锯材干燥速率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过热蒸汽干燥比常规干燥的干燥周期缩短43%,干燥速率提高84%;干燥质量和力学性质方面,除终含水率和翘弯翘曲度外,2种干燥方法的干燥质量无显著差别;过热蒸汽干燥锯材的孔隙度大于常规干燥是造成过热蒸汽干燥速率显著提升的原因之一。总体分析,过热蒸汽干燥柳杉锯材质量可满足木制品对于干燥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锯材窑干是当前生产中最常用的干燥方法,但这种方法的一个最大缺点是能耗大,并且干燥质量不理想。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木材干燥质量又经济实用的干燥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锯材气干与窑干联合干燥就是比较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顾炼百 《林产工业》2002,29(2):46-47
锯材窑干前根据不同的树种、用途和质量要求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可达到缩短干燥周期、保证干燥质量或提高产品档次的效果。现分述如下:1 预干处理硬阔叶树材的生材含水率一般都较高,通常在90%以上。若生材锯材直接进窑干燥,不但干燥周期长,能耗大,而且干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硬阔叶树材进行常规干燥前,最好先实施预干处理。预干的方法有两种:①气干预干;②低温窑预干。1.1 气干预干有条件的企业──地处南方气温较高或西部地区空气湿度低,且有较大的场地和木材库存量──可实施气干预干。将生材锯材气干到约30%~2…  相似文献   

8.
以25mm厚栓皮栎锯材为对象,研究制定合适的常规干燥工艺基准,根据国家锯材干燥质量标准,检测分析干燥速率、终含水率、厚度方向含水率偏差、残余应力、外观干燥质量等。结果表明:25 mm厚栓皮栎干燥周期为19.5 d,平均干燥速率为0.096%/h,厚度方向含水率偏差达一级要求,终含水率、残余应力、外观干燥质量等达二级及以上要求,参照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判断干燥锯材综合等级为二级。  相似文献   

9.
康雅芬  季华 《林业科技》1993,18(6):40-45
利用JICA提供的HED-0602型高频加热连续真空干燥机对落叶松和水曲柳锯材(25mm和50mm)进行干燥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水曲柳锯材的速度快于干燥落叶松锯材,干燥水曲柳铖材的质量优于干燥落叶松锯材。本文提出了高频真空干燥25mm和50mm落叶松,水曲柳铖材的干燥基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过热蒸汽预处理对50 mm厚杨木锯材常规干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过热蒸汽预处理杨木锯材后进行常规干燥,探究过热蒸汽预处理对杨木锯材干燥速率、干燥质量和干燥时间的影响,以期提高杨木锯材干燥速率、缩短干燥周期、降低干燥能耗,为杨木锯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温度为110、120和125℃的过热蒸汽对初含水率100%~150%、规格900 mm×120 mm×50 mm(轴向×弦向×径向)的杨木锯材预处理5 h,之后进行常规干燥,分析过热蒸汽预处理对锯材含水率、应力、外观质量以及后期常规干燥速率的影响,依据国家标准对过热蒸汽预处理及未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干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1)过热蒸汽预处理结果表明:预处理温度从110℃增加到125℃时,锯材含水率下降比例从59.26%增加到77.11%,含水率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并接近木材纤维饱和点;预处理后锯材的残余应力较大,在2.71%~7.75%之间;锯材顺弯、横弯、翘曲和扭曲指标的干燥质量等级均为一级;锯材皱缩比例在25.00%~36.96%之间。2)常规干燥结果表明:经110、120和125℃过热蒸汽预处理后,锯材常规干燥速率较未处理材分别增大7.97%、16.23%和78.42%;从含水率和应力方面分析,过热蒸汽预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干燥均匀度和厚度上的含水率偏差指标质量等级均达到一级,终含水率指标的质量等级为二级;锯材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在常规干燥过程中被释放,常规干燥后残余应力指标质量等级为二级;从外观干燥质量分析,预处理材常规干燥后的顺弯、横弯、翘曲和扭曲指标质量等级均达到一级;锯材在过热蒸汽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皱缩在常规干燥过程中部分得到恢复,常规干燥后锯材皱缩比例分别降低至28.60%、9.09%和15.00%。3)总干燥时间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材的常规干燥相比,110、120和125℃过热蒸汽预处理材的总干燥时间分别缩短了24.96%、44.22%和67.24%。【结论】过热蒸汽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杨木锯材的含水率,并提高杨木锯材常规干燥的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综合考虑杨木锯材干燥质量和干燥效率,50 mm厚杨木锯材过热蒸汽预处理温度以120℃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高效利用柳杉木材,采用高温干燥方法对25mm厚柳杉心材、边材及心边混合锯材进行干燥,并检测干燥速率及干燥质量。结果表明,边材干燥速率最快,心材最慢;心材-弦切板、心边混合材-弦切板的干燥质量,可以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中的二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常规窑干工艺和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对20 mm厚尾赤桉锯材进行了干燥试验,并对2种工艺的干燥速度、干燥质量和能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工艺的干燥质量均达到GB/T 6491-2012《锯材干燥质量》二级材标准;常规窑干工艺的周期为310 h,气干—窑干联合干燥工艺的周期为406 h,比常规窑干法多96 h;采用联合干燥法,可节约能源67.4%。  相似文献   

13.
以20 mm厚速生杨木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常压过热蒸汽干燥和常规-过热蒸汽联合干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干燥处理,系统研究了干燥方法和条件对杨木锯材干燥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过热蒸汽干燥的温度及含水率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联合干燥时间较常规干燥缩短2.5~3倍,能显著提高干燥速率;联合干燥质量均可达到锯材干燥一级标准,采用常规-过热蒸汽联合干燥方法可以实现杨木锯材的快速高效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14.
讨论小径木白桦锯材在连续加热和间歇加热方式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径木白桦锯材的干燥速率在含水率15%以后明显降低,前期干燥过程锯材的干燥速率比后期的高2~3倍;间歇加热方式有利于内部水分向外扩散,间歇时间对干燥速率的影响很小;干燥过程中锯材厚度方向上的含水率梯度呈不对称分布,这与小径木的心材占较大比例有一定关系;间歇加热减少了锯材内含水率梯度的变化值,同时减少了应力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干燥质量.  相似文献   

15.
1充分利用气干气干投资少,容易实施,可以迅速增加干燥锯材产量,还可以节约能耗。气干主要用作窑干的预干,但缺少干燥窑的企业或木材库存充足时可干燥到气干含水率(15%)。预干的终含水率一般为30%~20%,但厚材或天气不好时,也可提高到40%或更高。如果...  相似文献   

16.
在对企业50 mm 厚进口辐射松锯材干燥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检测和分析干燥速率、干燥周期和锯材干燥质量 的相互关系,制定常规干燥优化工艺和高温干燥工艺。结果显示:以满足国家标准干燥锯材质量二级材的要求为前 提,常规工艺干燥周期可由10.75 d 优化至6.20 d,高温干燥周期仅需3.69 d,干燥效率大幅提高。推荐使用优化的 高效干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高温干燥工艺,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对企业50mm厚进口辐射松锯材干燥生产调研的基础上,检测和分析干燥速率、干燥周期和锯材干燥质量的相互关系,制定常规干燥优化工艺和高温干燥工艺。结果显示:以满足国家标准干燥锯材质量二级材的要求为前提,常规工艺干燥周期可由10.75d优化至6.20d,高温干燥周期仅需3.69d,干燥效率大幅提高。推荐使用优化的高效干燥工艺,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高温干燥工艺,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相似文献   

18.
楸木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的质量缺陷主要有:板材弯曲、干燥不均和板材干燥后有湿心等。在干燥过程中若要不出现这些质量缺陷,则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控制。1板材弯曲产生的原因及控制1.1产生的原因干燥后的板材,在板面的横纤维方向或顺纤维方向出现拱形,使木材失去坦直的平面。产生这一质量缺陷的主要原因是:①木材纹理不通直的大幅面木板弦向和径向干缩不一致;②材堆内的隔条厚度不均匀,隔条上下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1.2控制方法为了防止板材在干燥过程中发生顺纹弯曲或横纹弯曲,应采取下列措施。①在堆积时,将宽板放在材堆的下半部。②按…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干球温度不变、湿球温度连续下降的干燥新工艺对2.5cm 栎木地板毛坯用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窑进行快速窑干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周期较常规窑干燥缩短了40%,锯材干燥质量良好,干燥基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岳孔  郭明辉  艾沐野 《国际木业》2003,33(10):15-18
本主要研究了小径落叶松锯材的常规窑干干燥工艺。初步探讨了落叶松小径锯材的干燥基准。讨论分析了小径锯材在干燥过程中常易产生的干燥缺陷及其它相关问题的原因,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