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河套地区多年开展冬小麦引种试验及示范,筛选出适宜河套地区栽培的宁冬10号、宁冬11号冬小麦品种,并总结出比较成熟的适宜当地栽培的冬小麦复种西兰花栽培技术,以期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河套地区冬小麦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用14份冬小麦品种,试验筛选出石麦15号、宁冬11号、宁冬326、宁冬10号、CA0493等5个抗冻、耐冻能力强,丰产性、适应性好,适合河套灌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筛选出早熟品种京冬8号,可为后作提供更长的生育时间,该品种在优化农艺措施指导种植下也可获较好收成。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隆德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冬小麦品种,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冬15号、兰天26号、陇育218、宁鉴46、宁冬14号等5个品种表现较好,丰产性好,综合抗逆性强,与对照中引6号比各性状表现差异明显,适合在隆德县推广种植;兰天28号、陇育8号、陇育216、陇育5号等4个品种与对照比差异不显著,不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旱塬区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认为,品种间生育期相差相近;兰天28号性状表现好,产量构成优,亩产量最高为369.3kg,增产26.7%;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确定宁冬7号的适宜种植区,其它品种在预防腥黑穗病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选出适宜河套地区种植加工的酱用型辣椒优良品种,以航椒红箭、航椒红龙、美国红辣椒和红龙13号等4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航椒红箭、航椒红龙这2个品种综合性状突出,丰产性和商品性极佳,适合在河套地区作为加工酱用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6.
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宁冬10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方法探讨了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对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新品种“宁冬10号”田间群体、产量构成三因素变化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田间总茎数随播种期推迟和种植密度减小而趋于降低;不同播种期和密度处理对“宁冬10号”籽粒产量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分别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且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大于播种期的影响;适播处理(9月28日)产量显著高于晚播;播种期对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的影响显著,对籽粒硬度影响不显著;播种期对品质的影响大于密度。“宁冬10号”在宁夏引黄灌区适宜播种期为9月底至10月上旬,每667m^2适宜播种密度为40~45万粒。  相似文献   

7.
对引进的5个无籽西瓜品种的物候期、田间生长表现、果实性状及产量等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郑抗无籽3号、郑抗无籽8号、郑抗无籽10号综合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品质佳、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河套地区种植,郑抗无籽4号、金太阳无籽1号可在河套地区作为搭配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宁冬11号分蘖成穗及穗部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90~270kg/hm2时,随着施氮量增加,宁冬11号冬分蘖力、成穗率、有效穗数及产量均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60kg/hm2时全部降低;施氮量对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的影响呈单峰曲线,分别在180kg/hm2和270kg/hm2时达到峰值。随着播种密度增加,分蘖成穗率、结实小穗数、穗粒质量均降低,且对结实小穗数和穗粒质量的影响显著。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在适宜播期的最佳肥密组合为施氮量270kg/hm2,播种密度600万/hm2。  相似文献   

9.
对丘陵残塬区冬小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育10号性状表现好,产量构成优,与临旱9号、宁冬7号产间量差异极显著,产量最高,为2 843.3 kg/hm~2,较宁冬7号增产570.0 kg/hm~2、增幅25.1%;其次是兰天653,增产451.7kg/hm~2,增幅19.9%。陇育10号和兰天653可在丘陵残塬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宜在会宁县较高海拔条件下种植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品种,对引进的9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综合结果表明,兰天32号、19号和26号品种抗旱性强,生长势好,抗白粉病中等,落黄好,耐青干,幼苗生长习性及株高中等,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宜在会宁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环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气候干旱、灾害频繁,属冬小麦、春小麦混播区,县城北部为晚熟冬小麦的最边缘地带,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冬小麦产量长期低而不稳.从省内外引进的冬小麦优良品种虽丰产性能好,但因抗寒、抗旱能力差,在本县难以越冬.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了适宜我县栽培的冬小麦新品种环冬1号.  相似文献   

12.
正在相同播种量条件下,对冬小麦15厘米等行距、"井"字型播种、7.5厘米等行距、(10+20)厘米宽窄行等4种不同行距配置方式进行试验示范,比较其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我区冬小麦栽培的最佳行距配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材料供试小麦品种为伽师县冬小麦主栽品种新冬20号。  相似文献   

13.
中麦175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冬小麦新品种(原代号冬03-27)。2003-2009年在甘肃省张掖等地进行适应性选择以及冬小麦品系比较试验,综合性状突出;2009-2011参加甘肃省河西水地冬小麦多点试验,两年平均产量7 886.67 kg/hm2,较对照宁冬9361增产18.79%。该品种含粗蛋白13.48%,赖氨酸3.43%,湿面筋24.4%,沉淀值32.0 ml,灰分18.5 g/kg,属优质中筋小麦。中抗条锈,适宜在河西武威、张掖等地区种植,也适宜在河东干旱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种植。  相似文献   

14.
拉萨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2.9%,而目前冬小麦种植品种主要为山冬6号。为了探讨山冬6号栽培的最佳技术,本文作者在拉萨地区进行了山冬6号不同播量的试验研究,得出本地区合理播种量为15-17.5kg/亩,为山冬6号在拉萨地区的高产栽培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宁冬10号、宁冬11号和明丰5088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冬小麦在不同氮肥施用量、灌水时期及播种密度处理时品质和产量的表现。结果表明,适当提前返青水、灌浆水和麦黄水,尤其是适当早灌返青水不但可获得高产,而且籽粒品质可得到改善;合理的水、肥及播种量耦合方式能提高冬小麦的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建议在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生产中分别于4月上旬、5月上旬、5月底6月初灌返青水、灌浆水和麦黄水,在中等及高肥力田块可适当降低播种量,每1hm^2以525万粒~600万粒为宜。  相似文献   

16.
巴蜜37号甜瓜是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适宜河套地区露地栽培的早熟、抗病厚皮甜瓜杂交种。现对其选育过程进行总结,包括育种目标、亲本来源及特性、选育过程、试验结果等,并对其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介绍,以期为育种及栽培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育种研究的历史。从1990年起,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所就开始了冬小麦引种和利用的研究工作,先后从世界各地引进冬小麦资源4000余份,从中筛选出了一批优秀的冬小麦材料。早熟冬小麦品种可比春小麦增产20%左右,提早成熟15~20天,为宁夏引黄灌区耕作改制和种植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的杂交选育工作始于1991年,经过“十五”的努力,育种课题组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了一批优质高产的冬小麦新品系。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新品系基本达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选育目标。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检测,垄作条件下的“冬育1号”综合评价值为82分;“冬育2号”综合评价值为84分,大大高于综合评价为64分的“宁春4号”。这两个冬小麦新品系在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中,产量比“宁冬6号”增产10%~30%。宁夏将进行“超级小麦”的研究工作,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培育出单产9755~10500kg/hm2的冬小麦品种,在“十二五”期间培育出单产10500kg/hm2左右潜力的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8.
关中地区冬小麦新品种示范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对关中地区的冬小麦新品种栽培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于2011—2012在关中地区(宝鸡陈仓区)对不同冬小麦新品种进行示范栽培。结果表明,‘西农979’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关中地区川道高水肥及旱肥地种植;‘登峰168’早熟、抗倒伏、田间综合抗病性好,在关中地区建议推迟播期;‘九麦2号’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千粒重高,适应强,丰产潜力较大。由此可见,‘西农979’、‘登峰168’和‘九麦2号’这3个品种较其他品种更适合在关中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适合高寒地区玉米大双覆技术栽培的品种,对龙辐3号、龙单13号和四早11号和3个品种进行了试验,选出四早11号是尾山农场玉米大双覆栽培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20.
宁冬11号小麦茎蘖成穗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裂区设计,结合幼穗分化观察,研究宁夏北部灌区生态条件下冬小麦品种宁冬11号的生长发育特点,明确影响分蘖成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宁冬11号幼穗分化期仅有48d左右,两极分化早而快,主要依靠主茎成穗;分蘖成穗率为43.79%~75.64%,与产量的线性关系不明显,符合指数曲线回归模型;播期对分蘖成穗率有极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分蘖成穗率提高,播量对其影响不显著;产量构成中千粒质量贡献率最高,穗数/666.7m2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