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拉善盟地处山、沙“两区”腹地,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林草资源更是匮乏,现有各类森林资源1331万亩,森林覆盖率仅2.97%,荒漠化面积比重已占到全盟土地面积的90%以上,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沙尘暴连年不断。只有尽快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才能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实现全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在阿盟这样一个特殊地理环境区开展生态综合治理,必须立足林业,采取有力举措,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首先、要在宣传动员方面实现突破。要认真落实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搞绿化的林业生态建设方针政…  相似文献   

2.
对伊克昭盟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伊盟林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到1998年,全盟有林地面积达15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17%,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但就整体而言,伊盟的生态环境还十分脆弱,自然条件仍十分恶劣。由于受沙化和水土流失的双重危害,全盟1.3亿亩国土面积中有6300万亩沙化土地和7050万亩水土流失面积,特别是有2300万亩流动、半固定沙地和3750万亩严重水土流失区急需治理。另外,在已经治理的部分地区,由于没有注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林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  相似文献   

3.
《林业工作参考》2009,(2):95-105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最大、脆弱生态类型最多、生态脆弱性表现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我国生态脆弱区大多位于生态过渡区和植被交错区,处于农枚、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是我国目前生态问题突出、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贫困区。同时,也是我国环境监管的薄弱地区。加强生态脆弱区保护,增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促进生态脆弱区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东北寒区主要冻土分布区之一,其生态环境脆弱。开发30年来,由于人们缺乏对寒区冻土区生态环境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致使该寒区冻土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为此,提出要重视对此寒区脆弱的冻土区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2011,(12):1-1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占36.7%。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后一个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古田县生态脆弱性与森林资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脆弱区环境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生态脆弱性与森林资源的关系对制定区域森林资源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福建省古田县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20个因子,对古田14个乡镇生态脆弱性进行评价,并以古田县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为基础,综合分析了区域森林资源与生态脆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组成、结构及分布对区域生态脆弱性有重要影响,而合理的森林经营利用活动对生态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大地震破坏区愈10万km^2,核心破坏区达6.5万km^2,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危及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发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因此,保护灾区生态环境、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从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意义入手,提出“生态脆弱区、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河流源区与流域区、聚落生态与农田生态区、地震遗址保护区”是灾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五大关键区域,而“脆弱生态环境的难恢复性、贫困人口生存方式的脆弱性与经济开发活动的持续性”是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中面临的三大障碍,提出通过“引导人口合理分布、农村扶贫、建立生态补偿以及开发生态资源”等四大措施来改善灾区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青羊湖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对森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采用传统方法提出森林经营方案,从生态敏感性和景观格局角度对林场生态脆弱性进行分析,根据生态脆弱程度对小班的森林经营方式及经营措施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对森林经营方案的合理优化。结果表明:青羊湖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整体较好,森林蓄积总量为128 049 m~3,平均蓄积量为119.13 m~3·hm~(-2);青羊湖林场以微度脆弱、轻度脆弱和中度脆弱性区域为主,占比依次为21.81%、29.85%和28.43%,重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较少,面积占比分别为15.97%和3.94%;以生态脆弱性为依据,对高度脆弱区和极度脆弱区的经营方式及措施进行调整,其中有6个小班的经营方式由保护经营调整为重点保护,6个小班由集约经营调整为保护经营,涉及调整面积21.91 hm~2,森林采伐调整后减少采伐量570.47 m~3。通过这些调整可有效避免生态脆弱区的人为干扰,从而恢复和提升生态脆弱区林地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五年历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以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导目标的生态建设工程,它的实施对象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生态重要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如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和风沙危害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南石漠化地区,以及其他一些生态重要地区,涉及我国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的前因后果(一)生态需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源于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生态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沙化土地面积1…  相似文献   

10.
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最为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一切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必须遵循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必须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以保护现有的生态为基本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多伦南部、围场西部、丰宁北部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1999年和2004年3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转移矩阵,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沙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具有恶化和逆转双重性,积极的生态建设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1987—1999年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沙化土地扩展,1999年在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显著遏制。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的影响,科左后旗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后劲不足本文针对科左后旗农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脆弱的生态环境现状,依据科左后旗具备的独特的气候、资源、地理、市场、技术优势,对科左后旗农业经济的建设进行了探讨,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庭院经济4个方面论述了科左后旗发展以集约化草地畜牧业为主,多元产业综合发展的生态农业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产业恢复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点和难点,是恢复灾区社会稳定的手段。随着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同样制约着灾区生态恢复重建工作。文章以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产业恢复重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重建产业的生态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舞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土壤侵蚀的遥感分析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状况的研究,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舞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水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土壤侵蚀也不断加剧;舞水河水质因受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污染程度加深;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舞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所以,有必要加强管理,改善舞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尼日利亚南部紧邻几内亚湾, 为热带雨林气候, 北部与撒哈拉沙漠接壤, 为稀树干草原。历史以来, 有多条沙垄深入该国北部100~200 km, 风沙土遍布, 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 森林因砍伐和烧荒以每年1.36%的速度消失, 而沙化土地每年以35万hm2的速度增加, 荒漠化发展迅速, 生态安全堪忧, 气候旱化、人口增加、沙质地表及农林牧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为主因。尼日利亚通过采取减少木材依赖型能源与工业、控制人口、草畜平衡、禁止开垦、环境意识与法制结合等对策与措施, 提高土地生产力, 逐步恢复稀树干草原,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文中介绍了尼日利亚农林业发展现状、荒漠化与沙产业发展、荒漠化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认为长期开展气候周期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与荒漠化关系影响研究以及成功地采用林木引种驯化、育苗造林、流沙垄固定、防护林营造、沙产业开发、适地适树等技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大同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山西省大同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同地区也是京津风沙源运移的必经路径。在分析山西省大同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同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出。如何利用有限的城市绿地空间资源更大地发挥绿色碳汇效能,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植被碳汇、土壤碳汇、水体碳汇3个方面分析城市绿色碳汇效能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从绿地三维生态特征和绿地使用维护特征2个角度探讨城市绿地特征与绿色碳汇效能的相关性及其规划导控要点,提出绿色碳汇效能优化策略,旨在为城市绿地建设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石青  陆兆华  刘志梅 《林业研究》2007,18(3):187-192
The basic theory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were reviewed. Based on the grey theory and fuzzy mathematics, a new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from qualitative to quantitative, called grey-fuzzy evaluation, was proposed for evaluating eco-environment vulnerability. It was integrated of Association for Healthcare Philanthropy (AHP),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grey statistics and fuzzy judgment. The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the new evaluation method were given and it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were proved by the pract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9.
竹资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竹子因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而且用途广泛,而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资源。本文分析了竹资源在固碳、替代高能耗材料以及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优势,指出竹资源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森林旅游对旅游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森林旅游得到迅速的发展。森林旅游在给国家和社会创造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给旅游区的森林生态环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在全面分析论证森林旅游对旅游区森林生态环境造成各种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