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从雏鸭出壳到成鸭出栏完全在舍内网上饲养,既不下水活动也不放牧,这就是时下一种新的养鸭模式——网上养鸭。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养殖模式与传统的散养、平养方式相比,可大大缩短饲养周期,提高其经济效益。传统放牧饲养活重2.5公斤的鸭需要65天以上,而采用网上饲养只需45.56天,且  相似文献   

2.
网上养鸭技术,打破了千百年来养鸭离不开江河、池塘的传统饲养方法,是一种新的养鸭技术。1.网上养鸭优点实践证明,采用网上快速饲养方法,可大大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传统饲养法活重2.5公斤的鸭需要饲养65天以上,而新法只用40~50天.主要优点:(1)缩短饲养周期。从出壳到屠宰仅44天,平均毛重2.15公斤,成活率98%。(2)饲料报酬高。与北京填鸭相比,每增重1公斤则少耗饲料1.3公斤,饲料转化率为2.69:1,且瘦肉率提高20%。(3)不受季节限制。采用网上平养技术,室内饲养,不受季节、气候、生态环境的影响,四季均可饲养。2.网上养鸭品种网上养鸭最好采用北京鸭、樱桃谷鸭等优良品种,从雏鸭出壳到出栏全过程,完全在房舍网具设备上饲养,一次也不下水活动或放牧。3.鸭舍的设置面积大小根据饲养量决定。如批养1000只肉鸭,需  相似文献   

3.
<正>一、方法概论网上养鸭新技术是在采用北京鸭、樱桃谷鸭等优良品种的前提下,从雏鸭出壳到育成出栏的全过程,完全在室内网具上饲养,完全不下水活动和放牧的饲养法。采用传统方法养鸭,雏鸭长到2.5千克需65天以上,而采用网上快速养鸭新技术养鸭,仅需50天左右。该方法从雏鸭出壳到出栏屠宰仅需44天,平均毛重就达2.145千克,且成活率在98%以上。以北京鸭为例,采用此技术后每增重1千克少耗饲料1.3千克,饲料转化率为2.69:1.00,且瘦肉率提高20%。该法为网上平养,室内  相似文献   

4.
雏鸭从出壳到成鸭出栏完全在舍内网上饲养,既不下水活动也不放牧,这就是时下一种新的养殖模式——网上养鸭。与传统的散养、平养方式相  相似文献   

5.
肉鸭从初生到上市,全期在架上饲养,不放牧,不运动,不下水,不洗浴,这就是肉鸭架上 (也称网上 )饲养法。肉鸭架上饲养, 40余天可出栏,效益较传统饲养法大大提高。   网材一般使用塑料网,网眼大小根据鸭日龄而定, 1~ 15日龄网眼为 10× 10毫米; 16~ 30日龄为 12× 12毫米; 31日龄至出栏为 15× 15毫米。一般养 500只鸭,需育雏室 5平方米,中成鸭舍 120平方米。林区也可用木架与毛竹片铺钉。床高 70厘米 (如有条件,还可抬高,利于人工铲粪 ),宽 300~ 400厘米,长度与鸭舍等长。架床外侧设高约 50厘米的拦鸭栅栏。栅栏条的间…  相似文献   

6.
一、技术简介网上平养鸭新技术是在采用北京鸭、樱桃谷鸭等优良品种的前提下,从雏鸭出壳到育成出栏的全过程,完全在房舍室内网具上饲养,一次也不下水活动和放牧。  相似文献   

7.
<正>一、育成鸭的特点蛋用鸭自5周龄起至16周龄,称为育成鸭,通常叫做青年鸭阶段。育成鸭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强,食性广,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较大,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二、育成鸭的放牧饲养放牧饲养可促使鸭体健壮,降低饲养成本。但放牧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防止鸭群农药中毒,确实调查清楚牧场近期是否施用过农药;二是天热时只能在清晨或傍晚放牧,牧场不能过远,防止鸭疲劳中暑;三是在有风天气应逆风放牧,以防其羽毛被风吹开受凉;四是在水中要逆风放牧,以便于鸭觅食,很快吃饱;五是夏季中  相似文献   

8.
<正> 网上快速养鸭技术是指从雏鸭出壳到出栏完全在房舍网具设备上进行饲养,一次也不下水活动或放牧。这种饲养方法饲养周期短,成活率高,饲料报酬高,生长快,不受季节影响,技术简单,投资少,效益好。现将其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蛋鸭最好不放牧,喂全价配合饲料,从雏鸭到产蛋结束均在鸭舍内饲养(圈养).根据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饲养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都在室内(包括运动场及产蛋房);半开放式饲养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运动场在室外.  相似文献   

10.
一般养鸭户习惯饲养早春鸭,其实,饲养秋鸭同样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安徽省繁昌县新林乡新塘村养鸭专业户邢祖森,从1992年起饲养秋鸭,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据邢祖森介绍,养秋鸭有以下特点:一是气候适宜,养秋鸭一般立秋后10天左右进雏育雏,育雏成活率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公斤以上,大的可达2公斤,而且仔鸭较易管理。二是节约饲料。秋鸭在秋后育雏,雏鸭可以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觅食野生草子、螺丝、小鱼、小虾、泥鳅、黄鳝、昆虫等天然动植物饲料,不仅有利于稻田的除虫、耘苗和通风,而且雏鸭长得特别快,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饲养效益。饲养管理方面,主要抓好以下工作。1.加强通风保证鸭舍空气流通,新鲜凉爽,如夜间天气闷热,鸭  相似文献   

11.
蛋鸭育雏是指从孵化出壳到28日龄阶段的饲养。雏鸭绒毛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消化器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长速度快,相对增长速度高。因此,需要精心饲养才能提高育雏率。育雏关键在于抓好以下饲养管理要点:一、育雏季节的选择关养或圈养的,可一年四季饲养,但产蛋高峰最好避开盛夏或严冬;放牧或半放牧饲养的,育雏季节性很强。根据育雏期的不同,饲养的雏鸭可分为:①春鸭:3月下旬至5月份饲养的雏鸭,需注意保温;②夏鸭:6月上旬至8月上旬饲养的雏鸭为夏鸭。前期气温闷热,管理困难,要特别…  相似文献   

12.
柳絮 《广西农学报》2007,22(4):83-83
肉鸭网上旱养俗称赶肉鸭上网,指整个饲养期不让鸭下水,完全在舍内网床上饲养。肉鸭网上旱养可避免由水生动、植物传播的大量寄生虫病,也可减少以水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同时省工省料、易管理、生长快和育肥性能好,养至50天体重即可达2.5~3千克的出栏规格,肉鸭此时上市肉质优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颇佳,值得各地推广,尤其值得受水域限制不能放牧的地方采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正> 蛋鸭最好不放牧,喂全价配合饲料,从雏鸭到产蛋结束均在鸭舍内饲养。根据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饲养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都在室内(包括运动场及产蛋房);半开放式饲养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运动场在室外。 1 圈养鸭的分群及适宜的饲养密度 每个鸭群以500只左右为宜。分群时尽量做到品种一致。性别相同,日龄相  相似文献   

14.
放牧是青年蛋鸭常用的一种饲养方式,它能够降低饲养成本,增强鸭的体质。作者分析了放牧季节、周龄阶段、场地等因素对放牧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放牧前的训练、放牧方法的选用、放牧管理要点与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5.
爽辑 《北京农业》2011,(19):31-32
<正>1接雏雏鸭,体小娇嫩,抵抗力弱,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对于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特别精心。小雏鸭,也就是出生10日内的雏鸭,应在室内网上饲养。饲养小雏鸭的地方称作"育雏室",育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5,(8):23-23
肉鸭网上饲养与放牧和地面平养相比,具有省工、省垫料、不受季节限制、肉鸭生长快、得病少、饲料转化率高等优点。实践证明,网上快速育肥肉鸭,可大大缩短饲料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一般经45~50天的饲养,肉鸭活重可达2.5千克,成活率97%以上。现将肉鸭快速育肥技术介绍如下:一、饲  相似文献   

17.
微山麻鸭产于微山湖区而得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湖区农民利用湖区资源、经过多年定向培育、形成适合于湖水放牧或旱地饲养的地方优良鸭种。微山麻鸭传统的饲养方式为放牧饲养,但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鸭业的快速发展,对微山麻鸭半圈养的饲养方式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所采用,这样更有利于微山麻鸭在产蛋期的高产稳产,以至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微山麻鸭半圈养的技术措施浅述如下: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掌握适宜的温度。刚出壳的雏鸭不具备调节体温的能力,育雏的起始温度一般控制在30℃-32℃为宜,3个月后每周渐减3℃-4℃,直至降到16℃…  相似文献   

18.
《云南农业》2023,(2):47-48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传统观念认为,鸭是水禽,养鸭自然离不开水。水域放牧(半放牧)、大棚地面养鸭仍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模式。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鸭的发展,传统饲养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鸭粪便直接污染鸭体、环境卫生差、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耗料多、生长速度缓慢、需要大量垫料、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水禽在开放水域饲养,其粪便不仅对河流、水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9.
蛋鸭最好不放牧,从雏鸭到产蛋结束都在鸭舍内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即圈养。其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包括运动场及产蛋房都在室内;半开放式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运动场在室外。  相似文献   

20.
正5~16周龄为鸭、鹅的育成期,通常称为青年鸭(鹅)阶段,此阶段约3个月。大型肉鸭多采用舍饲,兼用和蛋用型宜放牧,鹅应充分利用放牧饲养。1育成鸭、鹅的生理特点1.1生长发育迅速鸭、鹅此阶段主要是长骨骼、羽毛和内脏器官,为进入产蛋期做好准备。一般情况下,鸭、鹅16周龄已接近成年体重。只要饲养管理正常,体重、羽毛生长特征会按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