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万娟  黎良财 《湖北农业科学》2011,(23):4867-4870,4875
壮族植物文化是壮族在长期生活中和植物之间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对广西壮族意识形态方面应用植物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富含广西壮族文化特色的植物进行了归纳总结,探讨了广西壮族植物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广西壮乡在今后的设计中融入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在园林景观的营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剖析古典园林中植物在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并将可用于现代园林景观营造的部分进行提炼,可以找到园林植物精神内涵与现代园林景观的有机结合点,从而创造出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即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景观,同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背景来分析园林植物成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案例,以期可以推广并深化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园林植物造景。  相似文献   

3.
浅析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特定文化环境与特殊环境的植物配置,城市文化在植物配置中的体现,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在设计中的应用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几方面,介绍了文化性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自古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赞美自然,中华文明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植物文化,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植物被文人骚客及士大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常常将园林植物拟人化,或者追求园林植物的某种性格品质,植物的性格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分割的精神家园。在当今,园林植物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植物的文化性格却被人所忽视,文章对现有的文化性格进行阐述与延伸,分析植物性格文化的形成过程,强调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园林管理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在整个园林管理工作中,植物整型修剪技术是最常用的技术,可以提高园林植物的存活率,保证园林植物配置比例的协调,提高园林植物的观赏性。但是,植物整型修剪技术的具体应用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园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基于此,主要探讨植物整型修剪技术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实际应用,包括树种的选择、植物的配置及各类植物的应用特点,以期为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是园林造景的基础材料.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构建是园林造景得以实现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体现现代园林发展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四大设计艺术,论述了园林植物造景中植物配置与构建技术,并对植物造景新技术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元素是探寻中国特色园林景观的源泉.农耕文化中朴素自然观指引下的城市生态群落、适地适种原则影响下的乡土植物的回归,以及风水模式中中国古代科学的思维方式,都是遵循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为现代园林景观提供了生态意义上的模版.诗词文化与传统植物艺术在现代植物景观中的适当运用也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应,这些中国元素带给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可探寻的应用途径及意义.  相似文献   

9.
植物是进行农业生产、城乡环境建设等工作的重要物质元素,园林植物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能够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的生活,植物引种驯化在丰富北京地区园林植物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植物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在对北京植物资源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引种栽植于北京地区的园林植物进行考证和分析,梳理出北京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引种栽植历史和园林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植物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同时为今后植物的引种驯化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郭春凤  谢影  张立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1):130-130,184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以生态原理为指导,遵循美学原则,重视园林植物的景观功能和文化功能。对淮南师范学院校园绿化植物进行调查,依据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对这些植物在校园中的配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柱 《北京农业》2011,(18):47-48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要提炼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和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现代园林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以其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主要特征,以对称、均衡和秩序等简单的几何关系为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2.
孙新梅  朱琳  阿云核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35-7239,7293
分析了杭州市佛寺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研究了佛寺园林的植物景观现状,认为佛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理念可为现代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蒙元文化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蒙元文化内涵的研究以及园林要素与文化的联系性研究,找到在园林的各个要素中应用蒙元文化的途径和应该遵循的原则;通过典型设计实例的分析,将蒙元文化的应用具体化,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借鉴。蒙元文化可应用于现代园林的地貌、建筑、雕塑小品、路面铺装等景观要素中,蒙元文化意境的塑造可通过蒙古图腾文化、特色造型、特色图案、民俗风情的应用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浮怀康  张延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850-5851
环境与心理是共生的过程,一方面环境决定、塑造了人的心理,另一方面心理理解、创造了人的环境。从文化的角度,通过探讨封建文人造园思想的兴奋点及其在造园上的表现手法,以期为兴奋点设计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类型之一,其景观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植物景观的营造。由于长期受到地域和宗教文化的影响,南北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制约而有所差异。笔者在实地踏查了南宁、桂平、贵港、桂林4个地区13个具代表性的寺庙园林的基础上,把以广西为重要分支的岭南寺庙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寺庙园林进行对比,从植物选择特点、植物配置方式和植物景观特色3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二者之间既存在共性,又各具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国内园林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探讨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中植物学系列课程设置及内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新园林专业的定位为综合性园林,但是加重植物类课程的比重。植物类课程设置包括三大类:一是园林植物识别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分类基础、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综合实习、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二是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包括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专题、立体绿化、盆景学、草坪与地被植物、植物专类园规划与设计、园林专业认知实习和园林综合实习;三是园林植物培育、养护管理类课程,包括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繁殖技术、园林植物组织培养、无土栽培、园林苗圃学、园林植物病害防治、园林植物虫害防治、城市绿地养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同时,对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进行了定位;概述了实践类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着力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生态健全、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植物专类园,以充分体现植物专类园的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文化性和经济性为规划原则,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樱花园、山茶园、木兰园、杜鹃园和湖南特有植物园等14个植物专类园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了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中,要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进行具体操作,既要考虑现实环境中的各个需求指标,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规范化操作,大胆创新,在保持传统文化不被丢失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性园林对传统园林的激活带动作用,最终设计并建设出具有现代化发展前景的园林植物景观,综述了目前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中,植物是极为重要的文化信息载体。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形成,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其他任何园林构成要素所无法替代和超越的。植物景观设计历经千年的发展,在技术和方法上逐渐成熟,才使中国古典园林成长为东方园林典范。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科学的、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当代中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植物景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奕佳 《农技服务》2007,24(11):86-87
从园林植物在度假酒店中的应用出发,通过对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的植物景观应用分析,从植物的选择、造景手法、配置的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园林植物与酒店建筑及各园林要素之间的应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