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了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袁隆平博士在培育出杂交水稻之后,农业的研究水平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了对小麦的研究工作当中,由于其对小麦种子的适应性要求较高,因此,研究人员应该在适应性的研究上加大力度。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对其育种进行创新,文章着重分析了高产多抗小麦、超高产小麦以及超级小麦的育种。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2013,(11):32
4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共同宣布启动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力争用5到8年培育出具备单产15000kg/hm~2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韩长赋表示,农业部将大力支持第四期超级杂交稻攻关研究,使超级稻亩产迈上更高台阶、达到更高水平。韩长赋是在参加完以"粮食安全"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农业圆桌会议后,赶到南繁基地调研袁隆平领衔的超  相似文献   

3.
一、兵团发展精细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精细农业即通过生物工程,培育和发展高产优质的动植物品种,提高动植物的产量,为人们提供更精美的衣食产品。为实现目的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现代遗传育种手段,能按人们的需要培育出“超级水稻”、“超级棉花”、“超级畜禽”等等。同时作为上述技术的支撑,必须利用信息农业技术、农业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和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相结合,实现六大精细技术,即:精细种子、精细播种、精细施肥、精细灌溉、精细收获、精细田间生态控制。在具体操作上实现种子精选化、播种精量化、灌溉节水化、田间监测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论土壤与营养元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迅速,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麦是重要农产品之一,如何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是当前相关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主要围绕土壤和营养元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展开一系列分析,希望给相关人员种植小麦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以有效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套种条件下作物耗水规律和非充分灌溉制度,对河套灌区的主要农作物小麦进行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种植条件对作物产量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相同灌水处理条件下,套种小麦的穗粒数、产量均高于单体种植;拔节期的水分亏缺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最大,而灌浆期的灌水量影响最小;在套种模式下更有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正>在自然界里,黏土资源丰富而廉价,却能成为一种超级电容器的关键成分。近日,美国莱斯大学科学家用黏土和一种电解液混合,开发出一种既能当电解液又能当隔离板使用的"复合板",可用于制作一种新型高温超级电容器。"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想造出像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这样能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的能源存储设备,但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新泰市小麦机收损失多、严控粮食"源头浪费"的情况,研究小麦机收过程中出现的粮食损失问题,新泰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小麦机收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生产概况 (一)全市小麦生产面积与产量 经调研,新泰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小麦种植合作社15个、种植大户22户,小麦总种植面积1....  相似文献   

8.
电动小麦撒播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 近年来,在稻、麦两熟制种植地区,常规的种植方式普遍存在着水稻收获期推迟、小麦种植时间较晚的问题,大多数小麦种植错过最佳播种期,严重影响了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了抢抓小麦种植农时,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采取了稻田套种小麦的种植方式,但一般都是人工撒播。由于稻田人工撤麦作业条件差,播种量、作业幅宽和人员行走速度都无法控制,从而出现了稻田撒麦不均匀的问题,造成小麦出苗均匀性差,直接影响到小麦产量。为此,研究开发一种电动撒播机,可以提高稻田撒播小麦的均匀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增加小麦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套种条件下作物耗水规律和非充分灌溉制度,对河套灌区的主要农作物小麦进行不同灌水量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生理指标的对比,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及不同种植条件对作物产量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相同灌水处理条件下,套种小麦的穗粒数、产量均高于单体种植;拔节期的水分亏缺对小麦的产量影响最大,而灌浆期的灌水量影响最小;在套种模式下更有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黄淮海"一年两熟地区秸秆覆盖对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试验表明:秸秆覆盖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可提高水分利用率,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明显地调节作物生长的水、肥、气、热等生态条件,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的产量.未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产量为4 617.93kg/hm2;进行秸秆覆盖的处理,小麦平均产量最高可达到 5 360.00kg/hm2,提高了1 303.67kg/hm2,增产可达到 28.23%.  相似文献   

11.
党润海 《南方农机》2019,(12):52-52
小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物,我国各地都种小麦。小麦病虫害会影响其品质和产量,为了提高小麦作物的产量,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小麦作物的生长质量。文章针对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旱田小麦机械沟播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沟播技术,是为提高中低产旱田小麦产量而设计的一种先进实用的农机化增产新技术。通过机具作业,实现开沟起垄、播种、施肥、镇压几个工序一次完成。形成沟垄结构,实现增产目的。一般每亩可增产45kg左有。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小麦旱田面积较大,产量低而不稳,网此,抓好小麦机械沟播是加强粮食生产的需要,不断加强对小麦机械沟播的研究与开发,对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稳定小麦产量,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9年麦收前,陕西省科技厅主持并邀请知名小麦专家组成小麦现场实收委员会,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教授选育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五号"进行现场实收,经过专家严格测产验收,0.33hm"2"西杂五号"小麦平均单产达到633.2kg/0.067hm(2不包括机械损失),该产量水平创下了陕西省有史以来小麦实打验收的最高记录,表明该校在小麦品种培育领域取得了又一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4.
王芳 《河北农机》2023,(21):64-6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满足现代发展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融入绿色理念,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其中,绿色小麦种植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小麦种植技术,其强调种植过程中的绿色化,需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有利于提升小麦种植产量,实现小麦种植效益最大化。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分析了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的要点,探讨了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推广的有效措施,旨在加强对绿色小麦种植的研究,充分发挥绿色小麦种植技术作用,以增加小麦种植产量,保障小麦种植质量。灵活应用绿色小麦种植技术,有利于推动绿色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王作玉 《河北农机》2024,(3):115-117
小麦作为世界上关键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与品质对粮食安全和农业的持续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小麦的种植周期中,土壤管理和施肥策略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及产量提升的核心,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的关键措施,而对这些方面的精细化管理需求正日益增加。科技的前进推动了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为小麦种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整个种植流程变得更加精确和可控制。本文着重讨论小麦种植中的土壤管理、种子选种与播种技术、科学灌溉方法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策略等关键环节,并探索技术推广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套更科学、更系统的管理与施肥解决方案,助力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机械化》2010,(1):17-17
2009年12月10日,英国超级高端豪华轿车品牌宾利在北京隆重推出其首款运用混合燃料的高性能跑车——欧陆超级跑车(Continental Supersports)——宾利史上速度最快、动力最强劲的车型,在使用E85生物燃料的情况下更可减少多达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这是继2009年广州车展首发之后,欧陆超级跑车二度亮相中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各领域的生产技术不断更新,包括农业。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目标主要是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许多面食的原材料,如何利用科技促进优质小麦栽培与推广,是目前农业非常重视的问题。文章对优质小麦的培养技术以及推广对策进行分析,希望为小麦种植户及其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喷灌中实现灌水管理指标化,我们根据1974~1978年的田间试验成果,分析研究了喷灌对小麦长相与产量的影响,并在此础础上,提出了小麦适时喷灌的几项灌水指标。一、喷灌对小麦长相与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吕聪峰 《河北农机》2023,(13):109-111
在全球不断增长的人口和食品需求下,粮食产量的提升成为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小麦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至关重要。因此,寻求更环保、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喷施叶面肥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备受关注,因其能够通过叶片直接向植物提供养分,提高了养分吸收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性,减少病虫害对产量和品质的不利影响。因此,推广使用叶面肥作为小麦生产的替代方法,可以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优质小麦灌浆期喷施叶面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小麦东西行种植比南北行种植产量高。这是因为,采用东西行种植,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更重要的是可以较好地利用地球磁场效应,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