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2.
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要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胍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3.
珍珠菇又称滑菇、滑子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市场需要量大,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无公害栽培珍珠菇宜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浇条件,通风良好的地块建棚。要求棚内地面干燥、整洁,架牢固,棚内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4.
半地下式菇棚投资小、建造简单,占地面积少,可扩大栽培数量,便于管理.能根据天气情况方便地调节棚内温度,保持棚内湿度,达到冬暖夏凉,实现一年四季都能在棚内种菇,增加食用菌产量和提高质量.其建造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地下式菇棚投资小、建造简单,占地面积少,可扩大栽培数量,便于管理.能根据天气情况方便地调节棚内温度,保持棚内湿度,达到冬暖夏凉,实现一年四季都能在棚内种菇,增加食用菌产量和提高质量.其建造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育蕾管理 (一)催蕾 1.催蕾条件菇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8-10℃,造成有10℃以上的昼夜温差;菇棚内保持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需有散射光;空气相对湿度80%-90%,培养料内有充足的水分,以含水量50%-55%为宜。  相似文献   

7.
鲍鱼菇栽培以大棚袋栽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为宜。在气温较高时,可利用温差刺激出菇,即将制冷机直接移到菇棚内进行制冷,使菇棚温度降至20℃左右进行低温剌激8~12小时,这样有利于小菇蕾的发育整齐。出菇期间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棚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结合出菇量及气候变化科学管理,达到生物转化率高且稳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指导蘑菇栽培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一些菇棚内出现菇床过道出菇而床面不出菇或出少量菇的现象,极大地降低了蘑菇的单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菇农种植蘑菇的积极性.根据几年来的栽培经验,本人找出了出现该现象的一些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现将双孢菇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相似文献   

10.
滑子菇,又名珍珠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他的特性是菇体小,菇丛密,菇体表面有粘性物,生长旺盛,耐寒性强,色泽淡黄色至和褐黄色.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养基原料和基本配方 通常选用锯末、麦麸或米糠、玉米面、石膏和石灰等原料.以上原料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油污.  相似文献   

11.
滑菇又名珍珠菇,子实体丛生,朵形小,菌盖黄褐色,表面光滑,有粘质,无鳞片,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广阔.滑菇属喜湿性真菌,出菇温度较低(5~20℃),适合南方高山区种植.近年来,我县高山区综合利用栽培香菇、杏鲍菇等菌类污染的废料,采用长袋模式种植滑菇取得高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类似高山区发展滑菇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入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  相似文献   

13.
<正> 1 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  相似文献   

14.
特大袋姬松茸栽培新技术,是采用7千克装的方形袋,室内发菌棚内出菇的二场制方式.每个菌袋是一个独立的生长区域,即便发生杂菌或出现异常,可单独处理,不必顾虑杂菌的传染.其出菇快,菇潮齐集,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  相似文献   

15.
一、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二、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次.气温高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16.
朱妍梅  石强 《北京农业》2005,(11):22-22
滑菇又名珍珠菇、滑子蘑、光帽鳞伞,含有较多营养物质,兼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发展前景看好。近年,在新疆昌吉地区栽培滑菇已获得成功,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物学特性1.1形态特征滑菇子实体丛生,菌盖黄褐色,表面光滑,有黏质。菌盖幼时扁平球形,深黄褐色,开伞后色泽由深变  相似文献   

17.
<正>一、原因主要是低温季节管理不当,在低温季节菇棚内湿度有可能过大,喷水过度,菇体上附着游离水过多,吸水后不能蒸发,致使菇体新陈代谢减弱,造成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而引发子实体的各种病害;持续低温天气,造成菇棚内温度过低,食用菌子实体长期处于不良的生活环境而导致发病;食用菌出菇期处于3~4茬,菌袋内营养不良,现蕾后的子实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供应,而造成发黄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1清棚消毒将棚内的食用菌生产废袋全部清除出棚,打扫干净。因为食用菌生产后的废料容易滋生杂菌,导致棚内病原孢子量增大,所以要清除彻底。2药剂消毒在使用药剂对菇棚进行杀菌时,菇农可选择硫磺、甲醛-高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熏蒸杀菌。在这三者之中,硫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能够起到杀菌杀虫的双重效果,但是在使用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容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形成亚硫酸,腐蚀菇棚内的钢丝等。在使用甲醛—高锰酸钾消毒  相似文献   

19.
<正>一、出菇期的管理将菌丝发满的料袋移入棚内,在相对湿度80%-90%下出菇。出菇期是子实体形成和菇体成长阶段,这时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温、湿度与发菌期间有明显差异。1.菌袋人棚码垛播种后发菌20-30天,菌丝即可发满菌袋,入棚码垛,一般垛高8-11层。2.保温出菇最适宜温度10-18℃,出菇前期气温较高,以遮荫通风降温为主。晚秋和初冬,室温适宜,保温降温相结合。进入冬季后,以保温增温为主,棚温低于5℃要人工增温。  相似文献   

20.
滑菇,又叫珍珠菇、滑子蘑、光帽鳞伞、光帽黄伞等。滑菇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用菌。鲜菇舍蛋白质11%,脂肪0.2%,碳水化合物2.9%,还含有多糖物质,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在我国载培滑菇以东北三省最为普遍,滑菇常用来做滑菇汤和火锅的配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