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是威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首要病害,选育和推广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方品种的频繁调运和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迅速蔓延,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有加重趋势。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品种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提出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马铃薯疾病,可以导致马铃薯植株大量死亡。在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机制进行全面了解,对马铃薯晚疫病病例因素进行分析。基于此,就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症状及发病机理进行探究,对防治措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应用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马铃薯晚疫病观测资料,分析气象因子与马铃薯晚疫病扩散流行的关系,建立马铃薯晚疫预测模式。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与环境湿度、大气降水量、空气温度呈正相关,与光照时数、风速呈负相关。持续阴雨天气有利于晚疫病扩散流行。当农业生产及作物栽培管理可控条件一定时,气象因子是马铃薯晚疫病扩散流行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发扩散流行预测预报模式,为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模型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对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结构的研究是防治该病害的关键。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类型及分布、生理小种组成及其变化趋势、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性以及分子标记(如mtDNA,RFLP,SSR等)在我国晚疫病群体基因型结构中的应用及研究等方面综述了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研究进展,旨在了解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明确我国马铃薯晚疫病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常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晚疫病菌很难分离培养并得到纯菌株,本文根据作者8近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一般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症状识别,马铃薯晚疫病标样的采集方法,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离纯化方法,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形态鉴定,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评价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晚疫病属于真菌病害。是危害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马铃薯种植区普遍发生,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可以说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是五大连池风景区的重要农作物之一,加强马铃薯晚疫病的研究是五大连池风景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6年以来,陆良县马铃薯晚疫病每年都有发生,并有日趋严重的趋势,为确保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尤为重要。本文以60%诺凡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示范为参照,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提出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花桃 《甘肃农业》2014,(18):72-72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在临洮县呈现出流行趋势,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临洮县马铃薯晚疫病的观察、记载、指导、防治,分析了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同时提出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晚疫病是目前马铃薯生产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防治策略等,为马铃薯晚疫病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农作物,马铃薯有着很多的病害,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危害性和发病率都很高的植物疫症,多年来渭源县多次发生大面积的马铃薯晚疫病。在一些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下,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更大。该文着眼于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