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公司于2004年11月23日饲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是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克、土霉素等药物。此后的4d里雏鸭精神与食欲都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第7天,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投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2.
刘婷  李颖 《中国家禽》1997,(8):27-27
1 发病情况 某公司于1995年11月23日购入3050只樱桃谷雏鸭,3日龄开始出现病鸭,并有死亡。怀疑为雏鸭病毒性肝炎,投药病毒灵无效。而后又出现呼吸道症状,又投入强力霉素、新强米先、土霉素等药。此后4天期间,雏鸭精神与食欲有所好转,死亡率下降。但到7日龄,死亡数量突增,平均日死亡300多只,继续给药,均无效,至14日龄共死亡2850只,死亡率93.4%。  相似文献   

3.
雏鸭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雏鸭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主要危害20日龄以内的雏鸭,雏鸭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最高死亡率可达90%~95%,并且所有的抗菌素对本病无效。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病鸭精神萎顿,呆立一旁,眼半闭呈昏睡状态,以头触地。食欲废绝,有的腹泻,粪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不久病鸭出  相似文献   

4.
我市某养鸭户新引进法国白鸭1500只,7日龄突然暴发一种以运动失调、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的神经症状和剖检以肝肿大、变性、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导致842只死亡,死亡率高达56.1%。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并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笔者通过观察、剖检、鉴别,诊断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过用药治疗,至14日龄雏鸭停止死亡。1临诊症状初期雏鸭精神萎顿,厌食,缩颈拱背或打堆,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呆滞,或离群独处,眼半闭呈昏睡状态,腿脚站立不稳,有些病雏鸭腹泻,排出淡绿色或灰白色粪便,发病半日至1日即出现特征性神经症状,全身抽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县部分养鸭户所饲养的3周龄以内雏鸭中发生,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给我县的养鸭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01年1月下旬,我县张某从余姚引进1日龄雏鸭4000只,7日龄时发病,第一天死亡281只,第二天死亡330只。后经确诊为鸭病毒性肝炎并发沙门氏杆菌病,经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控制。2.临诊症状有的雏鸭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一般雏鸭发病初期表现精神委靡,羽毛松乱,缩颈呆立,眼半闭呈昏睡状。有的病鸭拉白色腥臭粪便,肛…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初,宜城市多家肉鸭场雏鸭发病,每天的死亡率高达2.5%,持续10d。据畜主介绍,全群3~15日龄雏鸭表现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出现扎堆现象,80%的雏鸭排白色腥臭奶油状粪便,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抗生素数天,死亡率仍未下降。于10月18日送检15只临床表现明显、濒临死亡的雏鸭至襄樊职业技术学院畜禽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疾病诊断和药敏试验。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13日阳江镇养鸭大户陈某来镇农业服务中心求诊,口述其饲养的3 000只30日龄的商品鸭出现摇头、咳嗽、拉黄绿粪便等症状,使用多种抗生素无效,于35日龄时死亡217只,38日龄时死亡255只,40日龄死亡288只,并有50%以上鸭精神沉郁,运动失调,食欲废绝,经临床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8.
<正> 1 发病情况2006年9月8日,邢台某养鸭专业户到我校动科院禽病诊治中心就诊。自述15日龄雏鸭2200只,因病死亡1000余只,曾注射鸭瘟抗血清无效。2 临床症状开始时病鸭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缩脖闭眼,不食,衰弱,赶走时运动失调倒向一侧,病鸭死亡前表现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蹬、头向后仰、腿向后伸呈角弓反张姿势。有的鸭无明显症状就突然倒地。病鸭粪便没有异常。  相似文献   

9.
王双同  华仲田 《中国家禽》2001,23(23):34-34
1发病情况2000年12月份,我县养殖户孙某饲养的2000只樱桃谷商品肉雏鸭,21日龄时发病,发病率约为20%,死亡28只。曾采取在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氟哌酸、电解多维,并以氯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拌料进行治疗。但病情没有得到控制,每天仍维持4%的死亡率。2临诊症状病雏鸭不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症状不明显,少数鸭离群呆立或挤堆。病鸭羽毛蓬乱,食欲降低甚至少部分鸭只食欲废绝,眼、鼻有分泌物。排黄白色或白色粪便,肛门周围的羽毛粘着白色粪便。3病理变化病死肉鸭消瘦,解剖病死肉鸭可见在心包膜,心内膜,肝和气囊表…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某农户养雏鸭50只,发育良好。2002年3月20日,饲养员给雏鸭加喂某食堂的残羹,雏鸭食欲很好。第2天,3~4日龄雏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天死亡4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确诊为食盐中毒,经采取紧急解救措施,除当天死亡的4只外其余46只全部康复。(二)临床症状中毒症状有轻有重,轻度中毒者羽毛松乱,食欲不振,饮水增加,粪便稀薄;严重中毒者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无休止地饮水,嗉囊软胀,口鼻中流出黏性分泌物,腹泻,行走困难,有的完全麻痹瘫痪。后期,病雏不断地鸣叫,无目的地四处冲撞,站立不稳,头向后仰,以脚蹬地,突然间整…  相似文献   

11.
鸡法氏囊病较为常见 ,鸭法氏囊病则较少发生。然而 ,1 999年 3月本市几个养鸭场相继暴发鸭法氏囊病 ,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鸭场购进雏番鸭 1 50 0只 ,养至 2 0日龄开始发病 ,初期每天死亡 8~ 2 0只 ,第 4天以后 ,每天死亡 50~ 6 5只 ,场主自用氯霉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及一些中草药治疗 ,未见奏效 ,至第 6天共死亡达 2 1 0只。场主携病死鸭前来我局兽医诊断室就诊。2 临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 ,羽毛逆立 ,伏卧于地 ,食欲减少 ,拉稀白色粪便以至无色水样粪便 ,眼窝下陷 ,脚爪干枯。3 剖检变化 胸肌、腿肌片状出血 ,法氏囊…  相似文献   

12.
<正>湖北省钟祥市某鸭场散养麻鸭1000只,12日龄开始发病,发病率50%,阿莫西林饮水无效。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张口呼吸、伸颈、气喘并伴有下痢,喜卧,嗜睡。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死亡率在5%左右。1临诊症状病初病鸭精神沉都,反应迟钝,畏寒打堆,饮水增加,食欲减退或废绝,下痢;随着病程延长,雏鸭  相似文献   

13.
2006年6月27日绥化市131畜牧场刘某养殖户求诊,口述所饲养的1100只32日龄的商品鸭出现甩鼻、咳嗽、拉黄绿粪便等症状,使用盐酸环丙沙星、蒽诺沙星、丁胺卡那、头孢类药等药品无效,于34日龄时死亡17只,35日龄时死亡25只,36日龄死亡28只,并有50%以上鸭精神沉郁,运动失调,食欲废绝,经临床检查,尸体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认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14.
我区养殖户李某于2006年7月4日购进鸭雏800只,40日龄前采食正常,长势良好,当饲养到8月15日时,鸭群中出现以腹泻,排出暗红色粪便为主要症状的病症,并出现相继死亡现象,共发病380只,发病率为47.5%,死亡162只,死亡率42.6%。后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鸭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经用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一周后病鸭全部治愈,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情况某农户养雏鸭50只,发育良好.2002年3月20日,饲养员给雏鸭加喂某食堂的残羹,雏鸭食欲很好.第2天,3~4日龄雏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天死亡4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确诊为食盐中毒,经采取紧急解救措施,除当天死亡的4只外其余46只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6.
冯宜水 《猪业科学》2001,18(1):78-79
1.发病情况 某养鸭户从外地购进肉雏鸭2 000只,饲养至25日龄,突然发病:下痢、瘫痪,死亡率达30%左右。给土霉素、新霉素、蒽诺沙星治疗无效。 2.症状 病鸭严重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瘫痪,排黄绿色稀粪;有的呈角弓反张状,死亡迅速。慢性者,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行动迟缓,拉稀粪,2~3 d后出现转圈或后退动作。无力采食,衰竭而亡。3 d共死亡600多只。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1998年4月12日,赣州市某养鸭户饲养的420只雏鸭突然死亡43只,畜主疑为霍乱.病,用土霉素治疗无效,13~16日又陆续死亡136只.(2)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萎顿,食欲消失,体重下降,衰弱,不能站立,当瘫卧地上时,会不断地尖  相似文献   

18.
用高免血清治疗鸭病毒性肝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 ,特别是 1周龄左右的雏鸭死亡率高达 9 5%以上。笔者采用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配合对症治疗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发病情况及剖检2 0 0 2年春节期间 ,临朐县某个体户进雏鸭1 2 0 0只 ,8日龄开始突然发病 ,表现为离群、精神不振、缩头弓背、行动呆滞、食欲废绝 ,不能随群走动 ,眼呈半闭状态。有的出现腹泻 ,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有的出现神经症状 ,运动失调 ,似游泳状 ,呼吸困难 ,死亡 1 2 0只。对死亡病鸭进行剖检 ,见到肝脏肿大 ,质地柔软 ,外观呈淡绿色或花斑状 ,表面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黑龙江省铁力市双丰镇某养鹅户,于2003年6月20日购进雏鹅3 000只,雏鹅出壳后已注抗小鹅瘟高免血清进行免疫。当时一直阴雨连绵,从进雏后连续阴雨天气达20多天。育雏舍地面潮湿,垫料没有干的,不能及时更换,再加上饲养密度过大(36只/平方米),温度又偏低,通风不良。鹅群从15日龄开始发病。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无效,16日龄开始大批死亡,到17日龄时已死亡826只,死亡率为27.5%。 (二)临床症状 病雏鹅表现食欲废绝、口渴、饮欲增加,嗜睡、呆钝、畏寒、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颤抖;下痢,病初粪便呈稀粥样,后变为水样,肛门周围有…  相似文献   

20.
2013年6月13日阳江镇官墓水库旁养鸭大户陈某来镇农业服务中心求诊,口述其饲养的3000只30日龄的商品鸭出现摇头、咳嗽、排黄绿粪便等症状,使用盐酸环丙星、葸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类药等药品无效,于35日龄时死亡217只,38日龄时死亡255只,40日龄死亡288只,并有50%以上鸭精神沉郁,运动失调,食欲废绝,经临床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为鸭传染性浆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