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双孢蘑菇播种至覆土阶段的具体管理技术措施和操作流程,并针对这一阶段中常见的问题,如菌种不萌发,菌丝不吃料,菌丝稀疏,生长缓慢,绒毛菌丝稀少,线状菌丝提早形成 覆土后,菌丝不向土粒间生长,出现冒菌丝、结菌块现象等,进行综合分析,说明原因,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1.病害症状 蘑菇病毒病的症状,因病毒粒子的浓度、感染的时间、菌种及栽培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减慢,稀疏,变褐色,菌落边缘不整齐。带毒菌种播种后,菌丝生长慢,发菌不均匀。覆土后出菇时,表现为子实体分布不均匀和数量少。有的床面不出菇或零星出菇。已长出的子实体,菌盖小、细长或向一边弯曲。有的菇体矮小;有的则菌柄鼓胀呈球状;有的表现为早开伞,一开伞就释放孢子,菌盖薄而平展;有的菌盖半球形,菌柄上粗下细,呈"钉头菇",病菇的担孢子很小,且萌发较快。  相似文献   

3.
<正>平菇优质菌种的菌丝浓密、洁白、粗状,呈绵毛状,有爬壁现象,被分解的木屑呈白色或淡黄色,菌丝分布均匀,刚刚形成少量珊瑚状的原基,是性状优良的菌种。若菌丝稀疏或成束生长,发育不匀,可能是培养料过湿;生长缓慢,或不向下生长,可能是培养基过干;培养基表面或瓶壁出现大量原基或已开始分化,为菌龄过老,应尽快使用;培养基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 (一)螨类 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防治方法: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发菌期间  相似文献   

5.
在香菇栽培过程中,正常发菌环境下菌棒接种后,菌块菌丝应该呈辐射状萌发良好,色泽绒白,但也会出现迟迟不往料内生长的现象,也就是菇农常说的“不吃料”现象。现将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蒲螨体小,内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  相似文献   

7.
<正>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菌螨,可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菌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  相似文献   

8.
猪苓的白色长菌丝在PDA培养基上能够形成厚实可剥的菌丝块。猪苓生长菌丝可形成锁状联结、顶端膨大,菌丝真径0.95~2.80um,适宜生长条件为20℃、pH4。振荡培养下,形成15~20um大小的菌丝块,颜色如潜伏其菌核的灰黄色。在6种生长原木上,猪苓形成菌丝块大小为3~5um。在PDA培养基上猪苓与蜜环菌混合培养比单独培养的菌丝粗,菌丝密度大,在原木上,猪苓菌丝与蜜环菌菌丝形成共生联结,同时在与蜜环菌紧连的菌丝块边缘,有多点状的自我防御结构。木质素降解活性检测表明,4个菌株中的A、B、C使澳酚蓝脱色后的吸光度为0.0635~0.0902,而菌株D的活性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9.
一、菌丝徒长 香菇菌块或脱袋菌丝简表面,不断长出浓密白色绒毛状菌丝,有的长后倒伏,倒伏了又长,这种菌皮逐渐变厚,有的甚至不倒伏,转色不能进行,这就是“菌丝徒长”现象。一则消耗养分,二则菌皮层层加厚,使菌丝体正常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坚韧的菌皮还会妨碍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和生长,对香菇生产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0.
<正>选块将发好菌的香菇块与菌筒充分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做处理,如老菌反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浸泡热水浸块是春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将水热至33℃,然后将香菇块或菌筒倒入池内,浸泡3~5小时,如果水温降低可添加开水,调节水温到18℃~33℃,然后将浸好的香菇块捞出,置于出菇场地,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其温度,直至块上现蕾,再进行通风换气。出菇期间如气温低,可直接向块上喷洒18℃~33℃的热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薄膜内环境的温度,以利香菇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1、螨类俗称菌虱,分粉螨和蒲螨两种。蒲螨体小,肉眼不易看到,它们多在培养料表面上集中成团;粉螨体较大,白色发亮,不成团,量多时呈粉状。发生螨类害虫的香菇菌块,菌丝被咬食,严重时可将菌丝吃光。菌种中发生螨虫,可用棉塞蘸50%的敌敌畏塞上熏杀。发菌期间出  相似文献   

12.
通过活性物质跟踪的方法,研究了问荆中的活性成分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3种溶剂提取物中,氯仿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EC50分别为0.52和0.21mg/mL;对氯仿提取物萃取分离得到的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中,乙酸乙酯组分对灰霉病菌菌丝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为0.37和0.28mg/mL;经柱层析分离得到的12个流分中,L9流分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最强,EC50为0.22mg/mL,L9流分处理灰霉病菌后发现菌丝生长稀疏,菌体细胞膜渗透性增大,电镜图片显示菌丝变形,有瘤状突起。因此,问荆提取物对灰霉病菌具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为新型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接种接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增强香菇菌丝抗旱能力。香菇种块内菌丝体在温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提高成活率。热水催蕾用热水浸块的方法进行催蕾,可使菇块的产量增加1倍。具体方法如下。1)选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筒作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胶胞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梨炭疽病在江苏、安徽两省酥梨产区普遍发生。本研究采集病样,分离并鉴定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接种炭疽病菌菌块,测试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25株炭疽病菌中3株致病性较强,18株致病性中等,4株致病性较弱。致病性强的菌株其菌落颜色较深,菌丝浓密;致病性弱的菌株其菌落颜色均为白色,菌丝稀疏。菌落生长快,菌株的致病性较强;菌落生长慢,菌株的致病性较弱。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梨胶胞炭疽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0~7.0;菌丝对多种单糖和双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5.
<正> 1 平菇。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呈绵毛状,有爬壁现象。如果是木屑菌种,木屑呈淡黄色,菌丝分布均匀,有少量原基出现,若菌丝稀,菌瓶偏重,则培养料过湿;若菌丝生长缓慢,棉籽壳培养基发暗红,木屑培养基发白,则培养基过干。菌瓶内出现大量原基,菌丝脱壁,则为老龄菌种。培养料表面或瓶壁有霉点,则菌种已被污染,不能使用。 2 香菇。菌丝洁白、呈绵毛状,生长均  相似文献   

16.
栽培平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在原种接种后常常出现长势不旺,菌丝稀疏的不正常情况,个别的甚至接种块不萌发,这不仅影响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也使其品质大大下降,效益受到极大影响。根据菌种生长原理和经验和我们多年的实践,现将使菌丝密壮、生长旺盛的一些实用技术介绍如下,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北苍术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引起北苍术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气生菌丝初期呈绒毛状至棉絮状、白色至粉红色、后期发展成驼色,分生孢子镰刀型、弯曲、中部细胞显著膨大、顶孢延长呈锥形、多数为3~7个分隔,厚垣孢子呈球形、成链状或单生于菌丝或孢子中。该致病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MK621018)的相似性为 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其确定为木贼镰刀菌,GenBank登录号(MH290363)。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菌丝在pH 4~11时均能正常生长,pH 8~11时生长最快;燕麦及玉米面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全光照条件菌丝生长最快;对碳源淀粉、葡萄糖及氮源酵母浸出粉利用率最高,培养7 d时菌落直径在7 cm左右。  相似文献   

18.
对光帽鳞伞(Pholiota nameko)子实体发育观察发现,原基菌幕在球状原基时(原基直径750μm左右)已经存在,原基顶端菌幕(菌盖菌幕)厚,明显;底部菌幕(菌柄菌幕)较薄。菌盖、子实层、菌褶和菌柄上部均由原基中间的组织分化形成。原基上部有2个菌丝发育速率不同的区域生成菌褶腔,菌褶腔上缘菌丝致密、规则排列形成子实层。下缘菌丝稀疏,逐渐发育成菌柄的外围菌丝。菌褶的形成是由子实层内的菌丝生长不均匀而引起的。子实层发生较早,在菌盖与菌柄还没有形成雏形时就已经开始了最初的分化。菌盖表面由菌盖菌幕的一层胶质化的菌丝组织形成。成熟子实体中,菌盖菌幕完全胶质化,成为光滑的菌盖,菌柄菌幕强烈胶质化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9.
<正>黑木耳在栽培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杂菌污染、害虫为害、孔内菌丝枯萎和退菌现象,从而造成菌丝稀疏、发菌缓慢、菌种不萌发、料袋分离、烂耳、菌袋褐变或黄耳等,是黑木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些现象的产生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综述。1杂菌污染与防治污染黑木耳最普遍的是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真菌中主要有酵母菌和霉菌两大类。1.1菌落特征1.1.1细菌菌落多数表面光滑、湿润,半透明或不透明,有些还具有各种颜色,严重时有酸臭味。1.1.2放线菌菌落表面多为紧密的绒状,坚实多皱,长孢子粉后呈粉末状,严重时多数有土腥味。  相似文献   

20.
<正> 冬季由于气温低,袋料栽培香菇常出现块上不现蕾、产量低等现象。而用热水浸块的方法来催蕾,能使菇块的产量明显增加。具体做法是: 1 选块 将发好菌的块或筒,充分转色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进行处理。如老菌皮过厚可先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 2 浸泡 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将菌块或菌筒倒入33℃的热水中浸泡3~5小时。当水温降低至18℃时,可添加开水升温,整个浸泡时期让水温保持在1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