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屑生料袋栽香菇技术,是在培养料中加入菇霉敌2号杀菌剂(系授权发明专利,专利号:ZL88108580.4,本公司生产),成品率达95%左右,最高达100%。生物转化率23%以上。本文主要介绍木屑生料袋栽香菇的技术要点。 (一)供试菌株 香菇Cr-20,Cr-04和L12。栽培种菌龄40~45天为宜。 (二)制备培养料 配方为木屑77%,麸皮20%,石膏2%,过磷酸钙1%,另加菇霉敌2号杀菌剂0.6%。其中木屑和麸皮应新鲜,木屑粒度为1.5mm。每50kg木屑用6%甲醛液(福尔马林含甲醛为36%,  相似文献   

2.
胡荣良 《食用菌》1992,14(4):40-40
袋栽香菇接种常规用甲醛加高锰酸钾灭菌,不仅成本较高,且对人体有害。1991我们使用金星消毒剂取得较好的效果,且成本低,对人体也无副作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香菇生长发育和加工贮存中甲醛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香菇 (Lentinulaedodes (Berk .)Pegler生长发育过程中甲醛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随机采集香菇中不同发育阶段和香菇加工、贮存过程中的样品 ,进行甲醛含量测定。测定方法 :《日本卫生试验法甲醛项下检测》[1] 。结果表明 :香菇栽培原材料未检出甲醛 ;随着香菇生长发育阶段不同 ,其菇体内甲醛含量亦不同。香菇成熟阶段其甲醛含量为最高 ,贮存 5d后的鲜菇甲醛含量明显下降 :干菇贮存一年后甲醛含量比刚采下鲜菇烘干低 2 7倍。将干菇浸泡 ,吸透水份 1h ,煮熟 5分钟 ,菇体甲醛含量明显降低 ,其汤液有浓厚香味 ,含有微量甲醛物质。结论 :香菇中甲醛产生 ,是香菇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是香菇菌特有正常生理代谢产物 ,而且甲醛不稳定。香菇甲醛含量的高低 ,不是人为因素 ,随着贮存、清洗、煮沸和烹调过程 ,甲醛含量随之下降 3~ 4倍 ,香菇食用到今已有 10 0 0多年历史 ,可以清晰佐证中国香菇对人体无任何不良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香菇菌株Cr—20,Cr—62选育简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Cr-20、Cr-62是以引进香菇菌株7917和本地菌株L-21为亲本,采用不预先测定极性,由单孢菌丝直接杂交组合的方法,经初筛、复筛和生产性试验获得的香菇新菌株。与首批杂交菌株Cr-02相比,Cr-20和Cr-62具有朵形较大,菌肉肥厚等优点。已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香菇生产发展速度很快,代料栽培的面积日益扩大。为了提高香菇的产量和质量,我们对从省外引入的八个品种,采用熟料和生料栽培,比较测试栽培周期和经济性状等,筛选出了适于熟、生料栽培的良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品种有7402(辽宁省外贸)、Cr-02三明真菌所)、7402东(沈阳市)、793(上海马陆香菇  相似文献   

6.
香菇新菌株Cr-20 Cr-62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了Cr-20,Cr-62优良菌株的选育过程和结果,以及大生产上推广应用的显著效益,说明了Cr-20,Cr-62两菌株是国内木屑袋栽香菇主要的当家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
培育早熟香菇品种,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增加空间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我们根据杂种一代香菇细胞仅仅发生质配,而杂种子二代香菇细胞才发生核基因重组的原理,利用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杂种子一代香菇株Cr-07,进行单孢分离,不同单孢菌丝配对,和对F_2菌株的筛选,获得五株适合于棉籽皮代料栽培的早熟品系。材料和方法菌株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香菇杂种Cr-07和日本香菇7402。Cr-07系由7402和福建本地香菇Lc-01杂交育成,属中高温出菇型菌株,中叶品种。  相似文献   

8.
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培香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芳  吴云汉 《食用菌》1993,15(2):18-18
香菇代料栽培多用熟料,能耗大,成本高。而生料栽培易感染杂菌,常导致失败。为寻找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规模化栽培的香菇生产工艺,我们进行了木屑发酵料开放式栽香菇的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香菇菌种为Cr-02,由本校微生物教研室提供。培养料配方为木屑88%,麸皮10%,石  相似文献   

9.
1988和1989年,我县进行了松树林下栽香菇试验.1988年套种了4000袋,1989年扩大到12000袋.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种结果报告如下:一、试种经过(一)出菇场地菇场选在永安溪边的人造松树林中,松树平均密度3×3m,树龄20~30年,树高10~15m,表层土质为培泥沙土,保水性差,地表杂草丛生,在每年7、8、9三个月中有可能被洪水所淹没.(二)香菇品种Cr-02、856二个品种,引自浙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制种新型消毒剂是上海农学院殷戎一副教授发明的一种新型消毒剂(以下简称新型消毒剂)为了正确评价这种消毒剂在食用菌制种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88年底多次反复试验、观察该消毒剂对食用菌几种主要污染真菌的消毒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新型消毒剂:亚光牌安全型,上海亚光卫生制剂厂和上海农学院联合研制。 2.福尔马林(甲醛溶液):化学纯,甲醛含量36%以上,广东台山化工厂出品。 3.煤酚皂溶液:含甲醛48—52%,南昌  相似文献   

11.
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常因杂菌的污染而导致减产或绝收。目前,广大菇农都在寻找一种最理想的消毒剂。笔者对灭菌后的金星消毒液对青霉的杀伤力作了一次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材料 药剂为湖北随州市化学科研制品厂生产的金星消毒液。菌株是本院特产系微生物实验室自存青霉菌种,培养基为PDA培养基。 (二)试验方法 ①制孢子悬浮液:取青霉孢子置无菌水中,混匀。用血球计数法测得每毫升孢子液含孢子3.05×10~6个。再采用连续稀释法稀释10~3。②试验设计:A处理,在每个平板中加入经1.05kg/cm~230分钟高压灭菌后的30倍金星消毒液0.1ml;B处理,在每个平板中加入0.1ml无菌水作对照。每处理三个重复。每个平板中接入0.1ml上述孢子液,涂布均匀,置25℃恒温箱内培养,观察菌落数及长势。 (三)结果分析 试验结果见下表。从表中可看出:经高压灭菌后的30倍金星消毒液处理的青霉孢子的萌发率,平均比对照降低了5%左右;金星消毒液的药  相似文献   

12.
6.栽培季节与菌种选择最佳栽培季节,通常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气温掌握在25℃左右进行接种较为适宜。但有的品种可延迟到10月接种,太早接种杂菌污染率高。接种后经过培育,到11月下旬之后就开始出秋菇,春节前长冬菇,立春之后长春菇。夏季气温高,香菇生产也告结束。香菇菌种,国内有以下三种类型: 低温型:春季出菇温度为5-18℃。如7401、7403、7912、7914等。中温型:春秋出菇温度为10-20℃。如Cr-01、Cr-02、303、Cr-20,河村507、菌兴358、8001、B-01、L-11、856、7402、7922、7925、7927等,株系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还没有直接利用针叶树木屑栽培的香菇菌种,仅有以经过处理后的针叶树木屑代料栽培香菇的报道.未经处理的针叶树木屑栽培香菇产量低,且木屑处理麻烦费时.两年来,我们通过诱变育种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对筛选适应针叶树木屑栽培的香菇菌株进行了探索,现将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原始出发菌株为Cr-02鲜香菇,  相似文献   

14.
十一个香菇菌株培养特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香菇品种,我们对11个香菇菌株在PSA、棉子壳培养基上进行了菌丝生长比较试验,现报告如下: 1供试材料 1.1菌株及来源 花香Cr-01、香菇968(引自山东鸡黍真菌研究所),2424、2796、8108(引自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食用菌所),93-4B、8602(引自沈阳农大),8104、香(昌)、香(卢)、Cr63(我室保存菌株)。为描述方便,上述菌株依次编为1号、2号、3号……11号。 1.2培养基配方 ①马铃薯平板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②棉子皮培养基:棉子皮78%,麦麸20%,石膏1%,蔗糖1%,料水比1:1.5,pH自然。  相似文献   

15.
据目前研究报道,香菇(Lentinus ededos)室内生产周期较长,产量低。特别是在新疆水质硬、矿物质多、气候干燥的情况下,更是难以推广。为了选育早熟、高产、成本低、易推广的香菇菌株,我们以三明真菌研究所的香菇Cr-07(F_1)为材料,根据遗传的基本规律即自由组合规律的原则,进行单孢分离及分离后单孢菌丝配对;又对107个单孢菌丝配对组合进行了熟料瓶栽试验。以棉籽壳为主要材料,从接种到收获子实体为40~50  相似文献   

16.
信息台     
《食用菌》1988,(6)
△古田香菇价格居高难下福建古田是我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87年全县栽培8400多万袋,比86年增长2.2倍,预计干菇产量可达5740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目前脱水香菇收购价每公斤1等37~40元,2等35~37元,3等30~35元,统货25~30元,比87年同期上升20%左右。由于出口增加,国内需求扩  相似文献   

17.
马向东  姚占芳 《食用菌》1994,16(4):16-17
香菇生产发展很快,对香菇栽培方法的报道很多,也有许多研究者对栽培试验的香菇子实体经济性状进行了报道。无论什么栽培方法都是为了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其中香菇品种起着决定作用,不同的品种产量和质量当然不同,但到底哪些品种好、哪些品种不好,能否用香菇子实体的经济性状对香菇产量高低、质量优劣进行判断,笔者进行了一些偿试。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Lv-3、香6、04、N9、香O4、V5、Cr-02,均由河南农大植保系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二)栽培方法 熟料栽培采用何园素(1982)的压块栽培法;生料栽培采用吴梅(1990)的混菌开放式压块栽培法。 (三)经济性状测定 取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子实体15个,用钢尺和长尺测盖径、菌肉厚、柄粗、柄长等,用感量0.5g的天平称取盖重、柄重等,最后取平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木屑等代料栽培香菇的产量,我们于1985年对引进的8个香菇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有7402、8001和793,引自上海食用菌所;Cr-02和LB 引自三明真菌所;广47和大光引自广东微生物所;  相似文献   

19.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世界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菌种的准确鉴定是香菇大规模生产和菌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基于香菇全基因组序列开发200对SSR标记用于25份常用香菇栽培菌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平均值为0.776,最小值为0.567,最大值为1。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筛选出7对带型清晰且重复性好的SSR标记,并成功构建了11份香菇商业菌种的多位点SSR指纹图谱。这11份菌种分别为:Cr-02、闵丰1号、香菇241-4、森源1号、森源8404、香九、广香51号、华香5号、L952、L9319、L808。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起,我们立项开展了发酵料开放式栽培香菇的研究.为配套于发酵料栽培,我们结合生产工艺、栽培材料、微生物分类、生理生化等诸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菌株筛选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供试材料(一)供试菌株试验菌株为Cr-02,Cr-04,L-26,L-27,闽丰1号,L-12,L-507,7402,日香1号,日香3号,试验中按1~10的顺序编号.除两株引自日本外,其余均为本所保藏的优良香菇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