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 ,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 ,近年来 ,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 ,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 ,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 ,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其优势表现在 :一是通过贝、鱼、虾混养 ,可使水质得到改良 ,使贝、鱼生长速度快 ,使虾不得病或晚得病 ;二是充分利用有效水体 ,饵料利用率高 ,周期内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一养殖。利用虾池进行三个品种的混养 ,可达到…  相似文献   

2.
由于至今未找到解决对虾暴发性病毒病的方法,虾池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为挖掘虾池潜力,近年来,我们在虾池的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先后进行了蚶虾、虾蛤、虾蟹、鱼虾等多品种、多方式的混养,其效果较单一进行对虾养殖要好.并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虾池进行泥蚶、河与南美白对虾混养是现有虾池养殖模式中较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虾塘立体混养贝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虾与蛏、蚶、蛤、蛎及海湾扇贝等贝类品种混养,根据虾贝的生活习性与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共同生活成长,相互促进,提高虾塘综合经济效益。舟山市普陀区多年来致力于虾贝混养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多年的经验笔者认为应具体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场地选择: 进行虾贝混养的虾池除具备一般对虾养殖池的基本要求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虾池内(指混养穴居贝类)要有环沟和一定面积的中央滩面(占总面积1/3—1/4),环沟深在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漳浦县对虾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养殖面积从小到大,产量由低到高,养殖品种由原来单一的长毛对虾,发展到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墨吉对虾、草虾、短沟对虾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由单季养殖,发展到“双季”甚至“三季”养殖,而且也有部分地区开展了“虾贝混养”、“虾鱼混养”的生产  相似文献   

5.
一、过去几年,对虾价高销俏,多数养殖生产单位采用单一的精养方式。由于虾池工程标准低、水交换能力差以及管理不善等方面的原因,虾池自身污染日趋严重,虾病也有所发展。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大力开展虾鱼、虾贝、虾藻混养,以  相似文献   

6.
<正>温岭是浙江省海水养殖的重点地区之一,其中海水池塘面积2万亩,主要养殖方式为虾贝、虾贝蟹混养等模式,混养的贝类品种主要有缢蛏、泥蚶、青蛤。在虾贝混养模式中常放养对虾苗种均为国内"土苗",由于该苗种近亲繁殖和多代使用等原因导致种质退化,适应环境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变慢,抗逆能  相似文献   

7.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崔彦卿 《河北渔业》2002,(2):24-24,14
<正> 自90年代初期,全国沿海地区暴发病毒性虾病以来,对虾养殖业一直在低谷徘徊。人们以改换养殖品种或实行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来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曹华  黄继斌 《齐鲁渔业》2007,24(9):11-11
我市高涂蓄水养殖起步于1999年,是江苏沿海发展高涂蓄水养殖较早的县(市)之一。当初,养殖模式只有泥蚶、青蛤、文蛤、对虾等单一品种的养殖,经济效益一般。2003年以后,开发了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基尾虾、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泥蚶、缢蛏、青蛤等多品种养殖,养殖模式也发展到虾蟹、虾贝、虾蟹贝等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