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正>我们将南美白对虾及葡萄球藻作为养殖品种,建立了海南省一种南美白对虾循环水生态养殖方法,利用南美白对虾及葡萄球藻各自的养殖特点在循环水系统条件下实现生物调控水质目的,最终收获优质且绿色安全的经济水产品。现将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养殖系统的构建与原理采用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系统内设置3个  相似文献   

2.
地下海水为封闭式环境,水质稳定,既没有传统病毒、细菌的传播,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当前河北省部分沿海地区受自然地域影响,自然海水供给不足和海域污染逐渐加重,工厂化养殖车间利用地下海水养殖大菱鲆具有水源充足、水质稳定等优势,且食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因此,河北省沿海地区形成了"沉淀-生物净化-双砂滤"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本文总结介绍这一处理模式及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养殖方法的缺陷,营养盐污染、沉积环境变化、药物使用污染等对养殖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严重影响;同时养殖生命的脆弱,易遭病虫侵害。因此,净化水质进一步发展养殖业的任务越来越迫切。菌藻系统由可被鱼类食用的藻类和复合细菌组成。藻类在利用氨氮、硝酸盐氮、活性磷酸盐等的同时向水体富氧,然后通过生态食物链逐级被降解。复合菌主要包括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等,这些细菌能够降解水体中的有机胺、氨氮、COD等。本文通过菌藻系统处理养虾海水,以对水产养殖环境水质调控途径探究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深水网箱立体健康养殖水域环境为研究对象,在试验过程中对试验区养殖环境进行有效监控。建立了养殖环境营养指数、有机污染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并对海水水质进行监测与评价,营养指数E:E=COD×DIN×DIP×10^6/4500,有机污染评价指数(A)法:A=COD/COD_0+DIN/DIN_0+DIP/DIP_0-DO/DO_0,两年水质监测结果表明,试验区养殖水体较参考点没有发生很大改变,营养指数为0.068~0.669,有机污染评价指数为-0.395~0.529,海水水质较好,有效保护了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而对照组营养指数为0.040~22.399,污染指数为-0.511~4.094,水质一年后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海珍品健康循环养殖技术,在实验室设计了"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对比考察了对照组和循环养殖系统中仿刺参苗生长、海水水质、海水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在30d试验期间,循环养殖系统海参苗桶中海水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与对照组非常相近。在投加饵料相同条件下,海参苗质量由试验初始时50.0g增至试验结束时75.5g(对照组)和84.6g(循环养殖系统)。同时,对照组与循环养殖系统分别排放了2.23m3和0.60m3废水;循环养殖系统排放的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活性磷酸盐和总有机碳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1%、25%、24%、23%和59%。试验结果显示,海参苗—海绵—大型海藻循环养殖系统为海珍品的保苗和工厂化养殖提供了环境友好型技术。  相似文献   

6.
信息集萃     
江苏研制成功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改良专用微生态制剂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针对海水虾蟹类养殖水质环境中污染物的特点,筛选出一种对海水养殖水质环境具有良好改良作用的修复菌,并进行了菌种放大工艺的研究,获得了海水虾蟹类养殖专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该水质改良剂对海水脊尾白虾  相似文献   

7.
龙勇 《河北渔业》2006,(1):25-25,37
工厂化水产养殖中配备循环水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养殖设施对水交换的依赖.循环水系统在水产苗种孵育场、工厂化养殖场和城市水族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能够克服水源供应不足的困难和满足将水交换量降至最低的要求,并且使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大大下降,同时又具有保持养殖系统自身水质稳定、有效防止病害传播的特点,可以在水交换量极小的情况下维持水质条件满足养殖动物的需求.循环水系统的设计多种多样,但要达到高效都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管理:(1)充气;(2)清除颗粒物质;(3)生物过滤祛除氨氮和亚硝酸盐;(4)缓冲pH值.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对虾苗的质量有所逊色,但是造成对虾难养的主要原因,还是养殖环境与水质问题。因此,要克服这个难关,不能头痛医头,单纯考虑治虾病。笔者认为"养虾先养水",认真抓好虾池水质关,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一、水质污染的来源1.水源的污染对虾养殖用水是粗放式,多数是取海水直接引进养虾,未经严格处理,是导致养虾失败的重要原因。2.自身的污染未考虑残饵、粪便、代谢产物、生物死亡等对水质底质的污染,盲目的  相似文献   

9.
水产养殖池塘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全国部分地区海水养殖池塘水质检测结果、天津市部分郊县养鱼池、水库、河道总氨、总磷、化学耗氧量检测结果,对照城镇污水处理厂部分污染物排放标准进行分析、对比,对海、淡水养殖池塘对环境的污染做了全面的综述,探讨了海水、淡水养殖池塘自身的污染类型对环境的影响指标,并提出防治关键性污染指标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水养殖业是河北省水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为了保护河北省海水养殖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年至2010年监测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海水养殖区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近年来河北省海水养殖区水质逐步有所好转,其中秦皇岛市、唐山市附近海水养殖区水质基本可以满足养殖用水的要求,黄骅附近海水养殖区水质污染较重,已不能满足养殖用水的要求。河北省海水养殖区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是磷酸盐( )、无机氮(DIN),其次为铅(Pb)和汞(Hg)。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评估唐山市海水养殖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唐山市几种主要海水养殖模式的进水和排放水水质进行定点监测,通过分析各监测指标排放水与进水相比的增加量,并与唐山市主要河口入海污染物和海水水质指标稳定性进行对比与分析。监测结果表明:除南美白对虾育苗总磷、河鲀工厂化养殖总磷、海参池塘养殖总磷和南美白对虾海水池塘养殖氨氮排水平均值比进水平均值有所下降外,其余指标均不同程度有所上升。通过对比与分析得出结论:唐山市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污染影响极小,海域自然净化降解能力完全可以消除唐山海水养殖对近海海域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沿海养殖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前渔民养殖只要发现水生动物因水质变化出现病害,一般纳入纯新海水进行更换,就能减少病害的侵入,都能得到较好的收成,不会因水质污染而烦恼。但从2000年之后,随着全国各地工业的迅速发展,各种化工厂等高污染项目一拥而上,加之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海水污染程度逐年加重,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笔者从事水  相似文献   

13.
<正>A.大黄鱼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技术概述:海水鱼网箱养殖过程中,大量残饵和排泄物排入养殖区,小同程度地污染了海洋环境;网箱过密布局,造成水流不畅、水质富营养化、底部有机质的沉积,严重污染水质,引发鱼病而频繁施药后,反过来又引起鱼产品和加重了水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存在着浪费资源和增加养殖成本等问题。为此,推广大黄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将从源头上解决近岸海水养殖小网箱自身污染严重,病害多,产品质量低  相似文献   

14.
在海水养殖中,水质是养殖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良好的水质、底质可为养殖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环境,是使养殖生物得以良好生长的基础,也是减少病害发生、保证养殖成功率的主要条件。要提高池塘养殖刺参的产量和效益,同样必须对池塘的水质环境加强管理和调节。一、影响养殖池塘水质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正生物絮团技术可有效调节和净化水质。本研究在室内工厂化海参养殖车间进行,把生物絮团应用到海参养殖中,研究生物絮团对养殖水质的影响及对海参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其中在氨氮方面,试验组为0.022 mg/L,而对照组的为0.053 mg/L。从养殖结果看出,试验组的平均产量为24.5 kg,对照组为20.5 kg,产量多出4.0 kg。生物絮团在海水养殖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解决水产养殖系统能量利用率低、环境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6.
姜涛 《科学养鱼》2016,(12):37-38
正一、工业化养殖整体工艺流程及养殖车间概况养殖车间现有养殖池20个,每个鱼池20米2,水深1.2米,每小时循环一次,为了实现循环水智能化养殖,建立了以生物水处理系统、水质监控系统、溶氧系统、温控系统、杀菌系统、在线监测报警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工程在内的物联网。在线监测报警系统可随时监测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溶氧、pH值、温度等各项指标,及时了解养殖水质(见图1)。  相似文献   

17.
海水养殖水体模块化净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近海污染日益复杂,水质的稳定日益成为高密度养殖和苗种生产的环境限制因子,要突破水质的限制发展生产,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广泛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合理调整水质,达到养殖品种所要求的最佳生态环境。目前,海水养殖中多见的水处理技术为过滤,气浮,消毒,增氧等措施。过滤可以达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气浮使有机大分子和凝胶等与海水分离;消毒能够杀灭的是微生物活体。增氧和暴气对溶解在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去除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模块式水处理方式可以定向的去除水中的有毒有害成分,尤其是循环利用的养殖用水的处理,处理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丹 《河北渔业》2020,(2):34-35,57
根据2018年8月、2019年8月兴城邴家湾海水增养殖区紫贻贝养殖海域水质石油类、沉积物石油类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水域石油类污染状况,做出污染评价。结果显示:该养殖区连续两年8月份水质石油类环境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未受到污染;沉积物石油类除2018年XY-6站位超过国家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受到轻微污染,其余站位在被调查时间内均符合国家第一类沉积物质量标准,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9.
在工厂化养鱼车间内使用沿海地下低恒温海水进行大泷六线鱼养殖试验,以了解大泷六线鱼生长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经过3个月的养殖,大泷六线鱼的总重量由放养时的388 kg增加到742 kg,平均成活率为92.8%,个体增重1.06倍;在不同密度下的瞬时生长率变动在0.0075~0.0115.除遗传因素外,养殖期间的水温及地下海水的水质也会对大泷六线鱼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外源性饵料和排泄物使海水养殖水体N、P以及有机物大量增加,导致水质恶化,是制约海水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构建海马齿面积比为3∶2盐度为15的A、B 2组浮床海水养殖系统,以检验海马齿的N、P移除能力。结果显示,当海马齿处于生长启动期,A组和B组的水质指标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当海马齿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