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董峻)国家渔政渔港监督局25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食人鱼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和销毁,并严禁将食人鱼放入自然水域。近日我国境内陆续发现非法引进、养殖、销售的食人鱼(也称食人鲳),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加强对外来水生物种的监督管理,保障物种安全,防止外来入侵种对我国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国家渔政渔港监督局发出《关于查处食人鱼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食人鱼等水生物种的非法引进、生产…  相似文献   

2.
养殖水域和渔业资源二者控制的不平衡性.渔业环境保护与渔(农)民增收二者结合的不一致性,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如凤眼莲、食人鱼、克氏螯虾等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对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养殖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渔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生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生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某物种在某水域生态系统中原来没有,通过人为有意或无意活动从其它生态系统中引入,一旦该物种在当地形成自己繁殖,并对当地生态或者经济造成破坏,该物种就构成了水生外来物政策导航责任编辑肖乐种入侵。入侵种可能是水生植物或者动物,也可能是一种病毒或细菌。水生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将对当地水生物种的种类、种群结构、食物链结构、生物多样性等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威胁渔业生产、经济和生态安全。我国水生外来物种入侵现状我国水生外来物种入侵的总体状况近20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水簇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源增殖放流的需…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月3日,经国务院同意,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林草局五部门印发《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以我国初步掌握的外来入侵物种为基础,在农田、渔业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各区域,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摸清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情况。依托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等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在边境地区及主要入境口岸、粮食主产区、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以农作物重大病虫、林草外来有害生物为重点,布设监测站(点),组织开展常态化监测。  相似文献   

5.
从福寿螺到食人鲳,从水葫芦到美国白蛾,我国已成为遭受外来物种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目前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方面的立法相对滞后,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知识又十分缺乏,防治手段尚不够科学。因此,从源头上科学有效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确保我国海洋渔业健康发展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海洋与渔业》2013,(3):30-31
2012年7月,位于珠江流域上游的广西柳州柳江内,一起“食人鲳”伤人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外来物种的强烈关注,并再次让社会感受到外来物种入侵带来的威胁。近几年来,媒体公开报道了多起我国发现外来水生物种消息。  相似文献   

7.
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评估外来海洋物种入侵的风险,根据外来海洋物种入侵特点,在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和三角模糊数数值标度计算权重的方法,设计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利用该评估体系对7种(类)典型海洋外来种进行了风险评估。评估结果表明,互花米草和对虾白斑病毒为极高风险等级;沙筛贝、米氏凯伦藻和帕金虫为高风险等级,罗非鱼为中风险等级;大菱鲆为低风险等级。由于传统层次分析法的“1~9标度”方法不能精确地反映人的实际思维,从而影响最终的判定结果,本评估体系借鉴了三角模糊数表示的改进方法来计算权重值,并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相对权重均进行了权重设计,得出的结果更加精确地反映了人的实际思维。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将为外来海洋物种入侵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DNA分析技术—一种水生生物调查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掌握珍稀濒危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状况对于物种保护和管理十分重要。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分析通过收集、分离和分析环境样品中的DNA来检测物种是否存在,是一种低耗、高效、高灵敏度的无损伤性物种监测新技术(e DNA)。本文综述了环境DNA技术的发展、分析方案、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主要综述了该方法在外来入侵物种足迹追踪、濒危珍稀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并对环境DNA分析技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辽宁近海外来赤潮海洋微藻入侵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来海洋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而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经济损失,已经引起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20世纪及21世纪初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等导致外来海洋浮游生物广泛传播。本文主要通过收集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中国外来海洋生物入侵数据库、全球入侵物种数据库美国海岸警戒压舱水管理项目数据库资料及相关文献,结合辽宁近海历史与近期的调查资料,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已引起人们的忧虑与重视。本文就水生“外来物种”入侵温州水域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因素,生物由原生存地侵入到另一个生态环境的过程。随着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据统计,每年有3亿人口在流动,每天有200多万人出入境,每年通过轮船、火车、飞机运输的货物多达50多亿吨,这些都为世界各地生物的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害生物被有意无意地带到各地,其威胁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问题。它不但威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而且破坏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损害我们的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水平。据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 U-CN)的统计资料显示,外来物种入侵…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由于水产养殖增产、环境保护、工程安全的需要,从国外引进及国内地区间引植水生生物,加之放生行为日趋普遍、数量逐步增加,这在达到引进、引植目的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引入地的生态环境、物种构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外来水生物种入侵的现状及危害,提出保护土著水生物种、抑制外来物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的发达通畅,广东省东莞市近年来外来水生物种正逐渐增多。外来物种虽部分丰富了东莞的水产种质资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有些外来水生动物如果在江河中迅猛繁殖建立自己的种群将成为入侵物种,会使本地的物种面临减少甚至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海南省已成为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的重灾区之一,许多外来淡水生物在海南均有分布。2016-2018年,对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等海南主要河流外来淡水生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初步调查。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海南共有43种外来淡水水生生物,其中鱼类31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1种、软体动物2种、甲壳动物3种,淡水植物4种。海南省外来淡水生物的主要入侵途径是水产养殖引种,主要危害是捕食和竞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健全管理制度、加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宣传等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外来寄生虫入侵及其对土著宿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土著物种和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带来的寄生虫入侵问题也应该引起相应的重视。结合外来寄生虫的入侵案例,阐述了寄生虫的引入、种群建立和宿主转移等入侵过程。通常寄生虫入侵后,致病力会变得更大,有些会直接引起土著宿主的死亡,有些间接引起宿主死亡,有的则引起繁殖力下降,从而降低土著宿主的群落多样性,讨论了寄生虫入侵的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生物入侵对福建省养殖水域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郁敏 《水利渔业》2006,26(1):67-68
阐述了福建省养殖水域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和危害,分析了其形成灾害的原因,提出了防控与整治的对策和措施以及加强生态安全防范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来水生生物入侵被认为是导致我国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阻碍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在众多造成水生生物入侵的因素中,外来水产动物的引进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不仅包括外来物种自身造成的生物入侵,也包括外来物种携带的病原生物对本土物种、生态环境、人类健康等造成的巨大威胁。为了对待引入外来水产动物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分析常见外来水生动物可能存在的入侵机制与生态风险,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成对比较矩阵方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构建了外来水产动物引进的风险定量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即外来种自身性质、外来种生态风险、病原生物入境、病原生物暴露、危害与影响、外来种风险防控)和32个二级指标。利用该评估体系对我国境内现有的三种外来水产动物进行定量的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鳄雀鳝(Atractosteus spatula)的风险值R为3.5975,为高风险等级;虾夷扇贝(Mizuhopecten yessoensis)风险值R为2.7823,为中风险等级;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风险值R为1.9568,为低风险等级。该评估结果与我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等相关单位提供的资料高度吻合,说明该模型在外来水产动物引进与养殖风险评估的相关工作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水生生态系统、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高,目前对重要养殖鱼类的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尚有大量野生种质资源未开展保护。水环境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等对鱼类资源造成严重威胁。针对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鱼类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述了欧美科学家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地球极地海域的许多海洋生物将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而濒临灭绝,赤道地区的海洋生物则大规模迁移,外来物种入侵和传统渔场的偏移,将会对全球海洋渔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米草与外来生物入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是一个生物灾害危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农业大国,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加剧了这一矛盾。本文通过介绍大米草的形态学、生态学特征及其危害,阐述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给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巨大危害,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损失;总结了生物入侵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