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料甜菜品质的优劣以及不同的切削方法直接影响糖厂的经济效益。我国多年一直 延用多刀切削法,不仅用工多、费力、费时,不易掌握好切削标准,而且由于保留了全部青头,影响了甜菜的原汁纯度和糖分回收率,降低制糖的经济效益。为了充分地利用资源,兼顾糖厂和农民的利益,我们进行了一刀切削法(甜菜根头第一排叶痕上1.5cm处)与多刀切削法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
甘蓝夜蛾是酒泉甜菜产区主要害虫,近几年发生面积占实播面积的75%左右。甘蓝夜蛾的食性杂,危害大,一般白天咬根,夜间吃叶。起初将叶面咬成不规则的小孔,继则吃光叶肉,只留叶脉成网状,严重时把根头咬成空洞,藏身于洞内。某些年份已成为甜菜生产中毁灭性虫害。一般使甜菜减产10~20%,含糖率降低0.8  相似文献   

3.
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种植甜菜已有20年历史,年播种面积6万亩左右,总产量8万t左右。20年来甜菜含糖变化幅度很大,1972~1982年,平均菜丝含糖为15.46%,其中1972年高达18.24%。从1988年含糖开始大幅度下降,1983~1991年平均菜丝含糖12.67%,1991年下降到11%,由于连续多年甜菜低糖,使糖厂亏损严重,为了提高甜菜含糖率,有关部门近几年采取过许多积极措施,虽然有一些效果,但没有改变全区甜菜低糖局面。我区甜菜低糖原因经多年调查分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996年种植甜菜近6万亩,品种为新甜6号,均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充分显示了甜菜播期早、出苗快、保苗率高、生长势旺盛、成熟期提前等优势。但据糖厂反映,收购的甜菜有相当一部分青头大,占根体的2/5~1/3,块根中空,含糖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焉耆糖区80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甜菜,至今已有20多年历史,年甜菜种植面积1.2~1.3万hm2,在80年代末以前,甜菜含糖率在17.5%~18.5%,是一个高产高糖区。90年代以后,含糖率出现较明显下降,近几年在14%~16%,甜菜病害日益严重是一个...  相似文献   

6.
在甜菜生产中,只有既增产又增糖才能使甜菜种植者和糖厂双受益。据我们几年来试验结果,多效唑对提高甜菜根产量有显效,也有许多资料表明,稀土能明显提高甜菜含糖率及根产量,国内也有许多应用增甘膦能显著提高根含糖率的报道。我们把增产、增糖剂混合施用于甜菜,试图达到既增产又增糖的目的,取得了满意效果。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甜菜新品种内甜抗203(原名内102)是多胚型二倍体抗丛根病品种。该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区域试验中,平均根产量44715.0kg/hm^2,比对照种甜研303提高97.7%;含糖率15.67%,比对照种提高1.34度;产糖量7006.8kg/hm^2,比对照种提高116.2%,丛根病病情指数17,比对照种降低18。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莱品种普通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9225.0kg/hm^2,比对照提高62.0%;含糖率16.85%,比对照提高0.08度;产糖量11664.4kg/hm^2,比对照提高62.8%,达到丰产型品种标准;在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抗病组生产试验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82.6%、1.10度、203.8%,丛根病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47.9,达抗丛根病型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8.
甜菜是重要的糖料作物。栽培甜菜的目的,在于从块根提取蔗糖。甜菜含糖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单位面积产糖量和工厂的出糖率。自1747年化学家马古拉夫发现甜菜含有同甘蔗一样的蔗糖以来,糖甜菜的历史己有250来年。甜菜块根的含糖率,1848年为9.8%,1898年为17.8%,经过150年甜菜含糖率提高了16%(绝对值),到1908年提高到18.5%,同目前甜菜生产水平相近。可见,近几十年来甜菜含糖率提高的速度是相当缓慢的。但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甜菜生产国家以及我国的甜菜含糖率又有大幅度降低的趋势。例如,苏联甜菜主产区乌克兰甜菜块根含糖率由1961~1965年的18.05%,  相似文献   

9.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寒温带高纬度地区,这里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多,生态条件适宜甜菜生长,含糖率高(17~19%)。该地区煤炭、石灰石蕴藏量多,产量高,交通方便,发展甜菜制糖工业潜力很大。因此,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甜菜和制糖生产,对加速农民致富,促进畜牧业发展,实现糖畜工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三江平原种植甜菜50万亩左右,约占全省甜菜总面积10%左右,由于栽培水平低,甜菜单产不高,总产不稳,含糖率有下降趋势,严重影响甜菜糖业的经济效益。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于滴灌的甜菜种植密度及节水灌溉技术,2011年进行了淹灌与滴灌以及滴灌条件不同密度处理对甜菜产量、含糖率及根腐病发病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比淹灌甜菜根腐病发病率低2.3%~2.7%,节水46.9%~64.0%,甜菜整个生育期可节水5567.5m3/hm2,根产量、含糖率都有所提高;滴灌甜菜较适宜密度为8.25~9.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增施磷肥,促使甜菜苗全苗壮,加速封垄,百株重比对照田增加14.9%,根叶比适宜,封垄提前一周左右。磷肥促使甜菜有明显地抗御病害,黑脚病罹病率为4%,而对照田为22%,黄化毒病和褐斑病发生轻微,而对照田的发病率分别为15%、10%.磷肥促使甜菜具有一定的抗旱作用,使甜菜生长能挺拔直立,叶片舒展,而对照田叶片下垂,有闭晌现象。磷肥能提高甜菜产量和含糖,比对照田增产19.9%,含糖比对照提高3.86度.增施磷肥能促使甜菜早熟,减少有害非糖成份,降低含水,提高视纯度。  相似文献   

12.
甜菜的生产能力常用单位面积产糖量来衡量,产糖量取决于块根的产量和含糖率。甜菜的含糖率又是块根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它受环境因子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三十年来我国甜菜主产区甜菜糖分变化情况在我国甜菜的主产区中,甜菜糖分的波动颇大。据30年甜菜的菜丝含糖率统计来看,东北地区的哈尔滨糖厂、范家屯糖厂普遍低于西北地区的“八一”糖厂和华北地区的包头糖厂。1951至1980年的平均菜丝含糖率,哈尔滨糖厂为15.38%,范家屯糖厂为16.02%,“八一”糖厂为17.52%,包头糖厂为17.33%。在同一个地区,年分不同,甜菜的含  相似文献   

13.
甜菜糖分高低是决定制糖工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就通辽地区甜菜含糖来看,波动性较大。去年我厂在搞甜菜以质论价的同时,对通辽地区进行了九十个高糖户(含糖18%以上)与九十个低糖户(含糖15%以下)的调查。从收集到的资料分析看,含糖是下降趋势。但近几年含糖又见回升,就其波动因素(见表1)我们做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甜菜的产糖量取决于甜菜的根产量和含糖率。近年来甜菜的含糖率有下降的趋势,致使不少糖厂亏损。如何提高甜菜块根的含糖率,是一重要的研究课题。栽培上适当合理的密植、应用高糖型品种、增施磷肥等均能提高一定程度的含糖率。近十多年,在甘蔗和甜菜上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提高产糖量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甘蔗增糖剂的介绍国内巳有报导,但甜菜增糖剂的综述则未见报导。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资料,并根据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的科研成果按照化合物的结构,对一些较有前途的甜菜增糖剂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甜菜新品种吉甜204是由3个自交系杂交而成的二倍体甜菜品种。该品种根产量稳定。含糖率较高,抗褐斑病能力较强。吉林省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范育1号提高10.37%、0.56度、14.1%。吉甜204属标准偏高糖型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1802年在德国建成了第一所制糖工厂。甜菜作为制糖工业原料,已有近180年历史了。当时原料根含糖虽然不高,却很有前途。科学家根据园锥形根,白色根肉,叶丛繁茂,叶色深绿等外部形态选种,使甜菜块根含糖率上升为9.8%。19世纪中叶科学家们用盐水选种:块根收获后,放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含糖多的下沉,即留作种用。19世纪80年代采用“比重计法”,测定块根液汁中可溶物质百分率。含糖率提到13.7%。90  相似文献   

17.
甜菜象虫为我国北方象虫的优势种,种群发生量占象虫种类的70%~95%;调查表明,甜菜象虫有89%~95.7%在当年甜菜地6~20cm土层中越冬,下年4月20日前后进入5cm表土,4月末、5月初开始向来年的甜菜地迁移,5月中旬达迁移高峰;平均每对(雌、雄)成虫一生取食量为51.6株;甜菜幼苗被害达4级,可减产60%,含糖降低25度;甜菜象虫1年发生一代6月中旬~8月上旬为幼虫发生和危害盛期;35%甲基硫环磷闷种,杀虫率可这80%~100%,CON制剂对甜菜象虫毒杀率达90%以上,提高根产量10%,增加含糖0.5度左右.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甜菜基地之一。早在1936年曾推广栽培甜菜,后因抗战而中断。建国后,甜菜种植面积随着我国制糖工业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作为农村主要经济来源而得到迅速发展。1979年以来甜菜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1983年全灌区种植甜菜30万亩,总产15亿斤,平均单产5000多斤,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甜菜含糖率的年际波动较大,高糖年含糖在19%以上,低糖年含糖则低于16%。为此,本文采用积分回归、事件相关、数值相关和偏相关及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河套灌区甜菜含糖率与相应的气侯因子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定量地探讨甜菜含糖率与光、热、水等农业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寻求含糖率上升和下降的原因及关键时段、影响程度等。为趋利避害,提高甜菜含糖率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甜菜主产区的甜菜产质量和气象因素1962—1964三年间,中国农业科学院甜菜研究所主持的国家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算出,新疆石河子地区甜菜每公顷产50—60吨,近十个品种三年总平均每公顷产60吨,含糖率接近18%,新疆甜菜是稳定高产、高糖的。黑龙江省呼兰县甜菜每公顷产30多吨,含糖率14—15%,显然,黑龙江省甜菜产质量与新疆甜菜产质量的差距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地膜覆盖种植甜菜的模式,对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模式与直播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和调查表明,地膜甜菜保苗率、产量、含糖率和效益分别比直播提高13%~22%、19.5%~31.5%、0.4~0.7度和5880.0~9600.0元/hm2。对地膜覆盖栽培模式青头率较高、田间地膜残留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