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烟株打顶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香气成分含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其中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1号烟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组成较为协调,感官评吸表现为香气量较足、杂气较少、刺激性较低、余味舒适、烟气浓度大、燃烧性好、总得分最高.表明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1号可使延边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协同提高,为改善烟叶香气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烤烟合理的群体结构,开展6种打顶方式对初烤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川南生态气候条件下,采用初花至盛花期打顶,留叶20~22片的打顶方式,与传统方法相比,初烤烟叶均价、上等烟比例、产值等经济性状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变优;总糖含量增加27.8%,钾含量增加7.9%,烟碱含量减少20.46%,内在化学成分趋于协调;香气质变纯,香气量增加,使用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秦烟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二次打顶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二次打顶后,产量略有降低,平均减少5.55%,但产值、均价和中上等烟比例都大幅提升,平均分别增加了7.02%、13.33%、8.35%。这表明二次打顶可不同程度上影响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改善化学成分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烤烟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内在化学成分等的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大田生长期基本一致,内在化学成分均较为接近,烟碱含量均偏高.一次打顶留叶不烘烤,烤烟倒1、2叶的长宽均最小,叶面积均最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较高;二次打顶,烟叶的单叶质量、亩产量、均价、亩产值、上等烟比例及中上等烟比例均最大;常规打顶,各指标处在落后水平.因此,初步得出二次打顶有利于提高浦城烟区上部叶烟叶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20-25
为探究不同打顶时期对上部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并为今后云南昭通地区烟叶优质生产提供打顶技术理论依据,本试验以云烟87为试材,研究不同打顶时期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上部烟叶化学成分、香气前体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初花打顶处理的烟叶叶长、叶宽及叶面积系数最大,分别为53.98 cm、21.61 cm和2.763;烟叶产量最高,为2 083.5 kg/hm~2;产值、均价也最高,分别为每公顷41 624.85元、每千克30.75元。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总糖含量逐渐增加,还原糖、总氮及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烟叶多酚类物质及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逐渐增加,香气前体物质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各处理上部烟叶总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总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还原糖含量在打顶20 d后出现显著变化,烟叶还原糖含量最终为T3>T2>T1;各处理淀粉含量在打顶10 d后出现显著变化,最终为T1>T2>T3。同时,初花打顶后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分数最高为78.5。因此,初花打顶有利于烟叶香气前体物质含量的增加,使内在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内在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打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田间长势良好,且较为整齐,农艺性状差别不大;烘烤后的经济性状表现,以一次初花打顶处理最理想,单叶重也以一次初花打顶处理最重,达10.12 g;内在化学成分方面,一次初花打顶处理的烟碱含量最理想、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配合烟株打顶后喷施顶调剂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量219.15 kg/hm2下喷施顶调剂2号能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烟叶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组成较为协调,进一步评吸结果表明,该处理烟叶杂气和刺激性小,香气质较纯净,香气量较足,余味较舒适,感官评吸质量最好.由此可见,施钾量219.15 kg/hm2下喷施顶调剂2号可使延边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协同提高,为改善延边烟区烟叶香气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不同打顶时期和留叶数的双因素试验,研究打顶措施对丽江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初花打顶、留叶22片的打顶措施,产值和上等烟比例较高,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较好,是适合丽江烟区的打顶留叶措施。  相似文献   

9.
打顶时期与有效留叶数对烤烟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及质量,以K326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泸西烟区进行不同打顶时期和有效留叶数试验,研究不同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留叶数相同时,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的株高和茎围增大,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逐渐减小,产量和产值先升后降,糖含量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得分、感官评吸指数和得分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打顶时间一致时,随着有效留叶数的增加,烤烟的株高增大,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减小,产量增加但产值略有下降,糖含量增加,总氮、烟碱和钾离子含量降低,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变化规律不明显。K326品种烤烟选择初花打顶、有效留叶数18片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最高,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吸食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增施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性状和香气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吉林延边烟区,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增施芝麻、小磨油、豆糁和豆浆等有机物料对烤烟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香气质量的影响。【结果】增施有机物料均能改善烟叶经济性状,提高烟叶致香物质总量,其中以增施豆浆对烟叶经济性状的改善效果最好。增施豆浆后,烟叶中的新植二烯、苯丙氨酸类、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较对照的增幅最大,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的组成较为协调,尤其是17种可赋予烟叶优良香吃味的致香物质含量较高,与感官评吸中香气质较为纯净、香气量较足的特征吻合。【结论】增施有机物料豆浆有利于延边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打顶方法对填充型烤烟农艺性状(株高、节距、茎围、有效叶数、叶长叶宽)、经济性状(单叶重、烤黄率、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不同打顶方法处理下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CY9504在现蕾打顶后留权处理下,产量超过3750kg/hm^2;南江3号在盛花打顶处理下,产量接近3750kg/hm^2,能满足填充型烟叶的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不同打顶时间对烤烟K326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不同打顶时间对烤烟品种K326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1)打顶时间对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有一定影响,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中部叶上等烟比例最高。(2)对于烟叶化学成分,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含钾量最高,氯离子含量最低,施木克值最高。(3)不同处理对烤后烟叶评吸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香气质最好、香气量最高,内在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打顶方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田间长势良好,且较为整齐,处理间的农艺性状差别不大;烘烤后的经济性状表现,以一次初花打顶处理最为理想,该处理的亩产值、亩产量等方面均比其他处理好,且单叶重也以一次初花打顶处理最重,达10.12g;内在化学成分方面,一次初花打顶处理的烟碱含量最理想、内在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4.
打叶留茎对烤烟顶叶品质及中部化叶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烤烟上部叶的可用性,研究烟株打叶留茎处理对顶叶的经济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打顶相比,打叶留茎烤烟顶叶的中部化比例高20.97%,烟碱含量低7.37%;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幅分别为16.16%和14.20%,总氮、蛋白质含量降幅分别为12.25%和7.57%;叶质重、叶厚以及平衡含水率和常规打顶相差不大;评吸质量综合得分比常规打顶高0.19分。打叶留茎可改善顶叶的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中部叶比例增加,上部叶可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打顶方法对填充型烤烟农艺性状(株高、节距、茎围、有效叶数、叶长叶宽)、经济性状(单叶重、烤黄率、产量)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不同打顶方法处理下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较协调。CY9504在现蕾打顶后留杈处理下,产量超过3 750 kg/hm2;南江3号在盛花打顶处理下,产量接近3 750 kg/hm2,能满足填充型烟叶的开发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秦岭烟区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香气品质状况,采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通径分析等方法,对秦岭烟区3种不同基因型的烤烟YN99、秦烟96、K326烟叶中化学成分和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秦岭烟区烤烟烟叶的钾含量、糖碱比和氮碱比较低;与YN99和秦烟96相比,K326烤烟烟叶的糖含量较高(24.29%),总氮含量最低(1.82%),其他化学成分和比值适宜,达到了优质烤烟标准,K326化学成分含量及协调性最好。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香气物质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差异较大。32种香气物质有14种至少在两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K326烤烟烟叶中苯丙氨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茄酮、新植二烯和其他香气物质的含量均高于YN99和秦烟96,在秦岭烟区K326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最高。烟叶中的钾和总植物碱对香气物质的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降低总植物碱含量有利于提高烤烟香气品质。3种不同基因型烤烟中K326化学成分和香气品质均为最佳,最适合在秦岭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打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打顶方式时烤烟的农艺性状、产质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打顶方式对烤烟的生育期及田间长势影响不大.打顶后7~10 d的农艺性状以现蕾1次打顶的表现较好;顶叶定型时第1~3叶面积以初花2次打顶的表现最好,最符合优质烟叶生产的要求;盛花2次打顶、现蕾1次打顶处理的产量、产值较为理想.各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变化均无...  相似文献   

18.
不同打顶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粤北始兴烟区适宜打顶方式及其对烤烟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打顶方式(扣心打顶、现蕾打顶和初花打顶)对烤烟农艺性状及上部叶主要化学成分、产量、产值及初烤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烤烟株高、有效叶片数和节距显著增加,而上部叶最大叶面积和茎围有所下降.不同打顶方式对上部叶成熟期淀粉、可溶性总糖、烟碱含量影响较大,对总氮含量影响不明显.初花打顶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比生产上常用的打顶方式(现蕾打顶)提高了6.48%和7.73%,淀粉和烟碱含量分别降低了15.68%和5.99%,钾含量升高了13.02%,糖碱比及施木克值有所升高,烟叶内在成分较为协调.综合考虑,初花打顶能有效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值得在生产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不同时期打顶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在其初蕾、初花和盛花3个时期进行打顶处理,并对处理后烟株的上、中、下部位烟叶中主要糖类和含氮化合物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处理对成熟期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且对中上部烟叶的影响高于下部烟叶;初蕾期打顶对烟叶中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烟碱的调控作用最大,其次为初花打顶。从协调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增加烟叶香气物质积累分析,在烤烟生产中以初花前后进行打顶处理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烟叶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田烟株进行不同时间二次打顶,研究其对烤烟上部烟叶理化性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各处理上部烟叶的物理性状及化学指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其叶长、叶宽、含梗率随二次打顶时间推延而增加,而叶厚、单叶重、梗重、平衡含水率逐渐减小;氮、钾、还原糖及总糖含量随二次打顶时间推延而增加,而烟碱含量逐渐减小。经过不同时间的二次打顶处理,可使烤烟上部叶物理性状得到改善,内含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时间以第一次打顶后15 d进行第二次打顶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