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纪秀娥 《农家顾问》2014,(12):27-27
以周麦18、郑单958为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浸种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玉米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且以0.015毫克每升的浓度处理效果最好;高浓度油菜素内酯对小麦、玉米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减弱,并呈现抑制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室内水培法,研究不同浓度(5ppm、10ppm、15ppm、20ppm、25ppm)的木质素磺酸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并以清水和油菜素内酯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木质素磺酸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促进效果随溶液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且以浓度15ppm的处理效果最好,高于油菜素内酯。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以研究其对玉米出苗率及幼苗素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油菜素内酯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悬浮种衣剂的浓度为0.016%时,能有效地提高玉米种子出苗率及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4.
龙血竭因其独有的生理活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药界。本研究将其制成不同浓度(5毫克/千克,10毫克/千克,20毫克/千克,30毫克/千克和50毫克/千克)的龙血竭制剂处理小麦种子,并以清水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BR)为对照,探究其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龙血竭制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在30毫克/千克下对小麦幼苗的株高影响最大,但发芽率和生根率效果都高于清水对照而略小于油菜素内酯。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外源物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以秦岭高山杜鹃种子为试验材料,运用水培法,设置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高山杜鹃种子进行浸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萌发指标和相关生理指标,与不同浓度赤霉素进行的处理作比较,来探讨两种不同的激素对高山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清水对照组(CK)相比,0.05mg/L浓度的油菜素内酯种子萌发率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增幅分别为28.42%、23.80%、41.14%、52.4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在20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中,萌发率和根系活力也出现先增后降的现象,在300 mg/L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增幅分别为44.21%、28.78%、23.24%、39.09%。通过对比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影响,发现相较于油菜素内酯,赤霉素对有效提高高山杜鹃种子萌发作用更为显著,在200-400 mg/L范围内促进种子萌发,油菜素内脂在0.05~0.1 mg/L范围内起促进作用,两种激素超过适当浓度范围会抑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室培养皿纸上发芽法,以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BR)为比对,清水为对照,探讨海参营养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海参营养素(50 mg/L、100 mg/L、150 mg/L、200mg/L),对小麦种子处理和培养,其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小麦幼苗的苗高、根长、鲜重、根冠比、干重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150mg/L的海参营养素制剂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佳,与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相近或超于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的方法 ,以清水和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为对照,设置50mg/L、75mg/L、100mg/L、125mg/L、150mg/L等浓度梯度的复方苦参水杨酸,研究其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的复方苦参水杨酸,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等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浓度为50mg/L的复方苦参水杨酸处理组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茎、叶等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发芽试验,对比分析单一施用和复合施用海藻酸、腐植酸钾、胺鲜酯和芸苔素内酯等生物活性物质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抗盐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适宜的浓度和配比。结果表明:随溶液中生物活性物质浓度的增加,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根生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适浓度分别为胺鲜酯8~10 mg/L、芸苔素内酯0.50~1.00mg/L、海藻酸200~400mg/L、腐植酸钾10~15mg/L、芸苔素内酯与胺鲜酯复配液0.5~1.0mg/L和芸苔素内酯与腐殖酸钾复配液0.10~1.00mg/L。其中,复配后的芸苔素内酯与胺鲜脂对胚根的促生长作用最佳,复配后的芸苔素内酯与腐殖酸钾对胚轴生长的促进效果最佳。所有供试的生物活性物质均显著提高玉米种子的抗盐能力,其中效果最好的是芸苔素内酯。综上,施用适宜浓度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促进玉米种子的萌发和根生长,不仅主根长度增加,而且侧根数量显著增多,从而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9.
表高油菜素内酯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表高油菜素内酯浸种能增强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品种掖单13号为试材,研究了油菜素内酯(10~(-4)、10~(-3)、10~(-2)、10~(-1)ppm)和多效唑(25、50、100、200ppm)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和多效唑浸种后,玉米的发芽率提高,根系活力增强,叶中叶绿素含量增加;油菜素内酯可加快种子萌发,促进幼苗生长,增加根系长度,提高地上部和根鲜重;多效唑有延缓种子萌发的作用,使株高降低,茎加粗,地上部鲜重7天时降低,20天时升高,根系发育受到促进,增加根鲜重,提高根/冠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素内酯浸种棉花种子萌发期NAC转录因子的表达变化,分析NAC转录因子在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调控棉花抗旱中的作用。【方法】根据陆地棉转录因子NAC家族的基因序列,扩增获得棉花新陆早17号NAC家族中的6个NAC基因(Gh NAC1-6)。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旱胁迫下不同油菜素内酯浸种后,棉花种子萌发期子叶和胚根NAC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棉花子叶中的Gh NAC1在干旱胁迫下受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0.2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Gh NAC5只受0.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而Gh NAC4和Gh NAC6表达无显著变化。在棉花胚根中,Gh NAC1同样受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的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0.25 mg/L油菜素内酯诱导,同时Gh NAC3在2 mg/L油菜素内酯浸种也呈现高表达,Gh NAC5无显著变化,Gh NAC4和Gh NAC6则受高浓度油菜素内酯诱导表达。【结论】棉花种子萌发期在干旱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期子叶和胚根的Gh NAC1的表达受油菜素内酯抑制,Gh NAC2和Gh NAC3受低浓度油菜素内酯的表达诱导,油菜素内酯能够影响Gh NAC的表达响应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黄芪的人工栽培,采用0.05、0.10、0.50和1.00 mmol·L-1水杨酸溶液和0.01%、0.05%、0.10%、0.50%的油菜素内酯溶液处理黄芪种子,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对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0.50mmol·L-1水杨酸和0.05%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最大程度提高黄芪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能够促进黄芪种子萌发和出苗整齐。  相似文献   

13.
高红明  温爽  张小丽  张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08-5209,5217
用0.05 mg/L的表油菜内酯浸种24 h后,对其中部分种子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另一部分待出苗后对幼苗用10%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表油菜素内酯浸种能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指数、根长,但对萌发率、根数、根重、芽长、芽重并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极显著提高叶片蒸腾速率,而叶片相对电导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但对胞间CO2浓度、叶绿素含量及叶片细胞渗透势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抑制稻梨孢菌对水稻的侵染,以2株稻梨孢菌37631、37661为供试菌株,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对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脱落酸)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并研究了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菌丝体干质量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菌丝延伸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μmol/L时,其对2个菌株的菌丝延伸抑制率分别为58.18%和53.37%,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3.7μmol/L和5.2μmol/L;同时,油菜素内酯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菌落形态。其他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稻梨孢菌菌丝延伸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丝干质量测定结果显示,油菜素内酯能明显抑制稻梨孢菌的生长,在2μmol/L处理情况下,培养至第8天时2株稻梨孢菌菌丝干质量与对照(0μmol/L处理)相比分别减少了52.60%和48.44%。通过对稻梨孢菌孢子萌发的研究发现,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的孢子萌发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浓度达到5μmol/L时,其对2个菌株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53.25%和49.34%,EC_(50)值分别为4.31μmol/L和6.42μmol/L。综上,油菜素内酯对稻梨孢菌的菌丝延伸、菌丝干质量及孢子萌发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入侵植物小蓬草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小蓬草水浸提液对小麦、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蓬草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②浓度为0.05 g/mL的小蓬草水浸提液对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40 g/mL的小蓬草水浸提液对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小蓬草水浸提液含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酸乙酯萃取小麦、蚕豆和油菜根系分泌物刺激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种子,再进行麻花艽种子的发芽试验,考察小麦、蚕豆和油菜的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的根系分泌物水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轻微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水相浸提次数的增多,促进作用减弱。小麦的根系分泌物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蚕豆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油菜根系分泌物水相和酯相浸提液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水相和酯相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制作用减弱;油菜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蚕豆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抑制作用较弱,小麦根系分泌物对麻花艽种子发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间萌发速率与淀粉酶活性的关系和同一品种用植物激素——油菜素的内酯(BR)(0.01、0.1、1ppm)浸种后,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与淀粉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间种子的发芽速率与α—淀粉酶的活性成正相关。用BR浸种处理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有所提高,小麦种子的萌发速率和萌发期幼苗生长与α—淀粉酶的活性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商麦1619为材料,在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0、1、0.1、0.01、0.001 mg/L)油菜素内酯(BR)对小麦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通过测定小麦幼苗抗旱性相关生理指标,比较分析油菜素内酯对小麦幼苗干旱胁迫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经BR处理的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相对含水量提高,从而提高了小麦幼苗的抗旱性。其中,0.1 mg/L BR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旱性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在油茶上的运用效果,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0.02、0.04和0.08 mg/L浓度油菜素内酯对油茶春梢和茶籽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0.04 mg/L浓度油菜素内酯时,油茶春梢叶片中氮、磷、钾含量及干仁出油率最高;喷施0.08 mg/L浓度油菜素内酯时,叶绿素SPAD值最大,籽含水率最低;喷施0.02 mg/L浓度油菜素内酯时,干籽出仁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油菜素内酯对大棚温室草莓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品种哈达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叶面喷施油菜素内酯后对草莓相关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增强了草莓叶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和光合参数的水平,草莓的平均单果重和内在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处理均对草莓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其中以3 mg/L油菜素内酯处理的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