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应急响应、模拟及数据挖掘过程中,现有的基于关系数据库建立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其不足,提出了基于Mongo DB及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改进的文档型时空数据模型,以有效组织、存储与管理非点源数据;最后设计了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不同来源、格式数据的导入导出、编辑、索引及高级运算功能。试验证明,系统在存储、管理和维护海量时空数据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能为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过程数据的模拟以及大数据挖掘提供统一的访问接口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状态与事件是时态地理信息系统(Temporal GIS,TGIS)的一对基本概念,目前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侧重于将两个概念相分离,表现为基于状态模型和基于事件模型,无法兼顾两种模型的优点.本文提出了基于状态-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并系统阐述各时空数据模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3.
马瑜宏  马莉  张华平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2):7624-7625,7638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该研究以山东省临邑县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为实例,探讨了MapGIS软件在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该数据库为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4.
着重阐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并提出今后发展的若干建议:(1)建立统一的标准及规范,达到信息共享与交流。(2)在土地动态评价方面,要以主题数据库和地理信息为核心,运用多集成技术为数据的动态更新、决策支持提供更合理的判断,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评价。(3)在数据组织方面,应运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面向对象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模型,以满足数据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便于数据共享和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农村土地管理方式的不足与缺陷,结合GIS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测绘技术,设计了基于MAPGIS的农村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系统目标、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系统总体结构及系统总体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并以杨陵李台乡为例,对农村各类土地信息进行空间查询统计分析、动态分析,为土地管理提供准确、可靠且直观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和比较了几种有代表性时空数据模型的特点和存在的局限性,对基于事件的时空数据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利用亲缘继承关系进行历史回溯查询,根据具体的实际应用,在现有成熟的ARCGIS平台上进行扩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实践表明:利用该模型可以有效的进行各种时间、空间和属性的互查;时间因素和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属性信息分开存储管理,便于时空分析,适于进行地理事件与空间对象状态因果关系的推理;减小了数据的存储空间,以及数据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7.
MAPGIS在全国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已全面开展,通过武汉市农村土地调查及数据建库建设实例探讨了农村土地调查过程及MAPGIS平台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对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拓扑重建、属性输入、数据入库做了具体说明,为土地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小班数据更新管理中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时空特征以及变化类型的分析,提出面向小班对象的多基态修正扩展时空数据模型和小班时空一体化存储结构,为森林资源数据更新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上,以数据更新和历史数据回溯实例研究了小班时空数据的操作和应用.模型已利用吉林汪清林业局1997至2002年某林场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简单、高效进行,提升农村土地管理效率,结合云南省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基于ArcGISEngine组件技术,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Visual C#开发语言和SQLserver关系型数据库,设计了一款农地确权管理系统,从而实现数据操作、地图操作、土地管理、权属信息管理、数据导出、用户管理6大基本功能,为农村土地的快速登记查询和后期流转提供有力支持。系统实现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便于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赵俊美  刘晨璇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9):1012-1013,1016
GIS作为一种新的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技术,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山西省武乡县为例,通过对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过程中数据采集、数据编辑、数据库建立、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等分析说明,探讨了ArcGIS,MapGIS以及SuperMap等GIS平台软件在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总结出一套实用的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方法,以期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市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能为石河子土地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快捷、有效的管理手段。根据石河子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目标和设计原则,利用WebGIS技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对石河子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模块、数据库建设及各子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并用VisualBasic和Mapx集成开发技术对系统进行开发。实现了土地管理数据的图文一体化管理,具备数据的编辑、查询、统计分析及报表自动生成、专题制作等功能,旨在解决目前石河子土地管理工作中效率不高、管理不便等问题,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当前重庆市綦江区隆盛镇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和研究分析,认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土地流转意识薄弱、社会保障体系滞后、土地产权界定模糊、缺乏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等诸多问题,提出了依法规范土地流转,通过培育发展新的土地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而配套的土地流转市场、创设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环境、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监督与管理的现实思路,以期对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前景。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被广泛应用到这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对调查数据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孝感地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流入户的角度出发,利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对孝感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流入户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家庭人口数、土地流转价格水平、土地流转面积、土地流转期限及土地征用补偿是否得到保障等因素作相关分析。运用学科理论对土地流转现象予以剖析,建立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并据此模型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阅读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制约着农村土地流转,应从农村土地所有、使用、管理3个方面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研究结论:所有制度的创新是通过实行国家和农户双重所有,解决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为农地流转提供制度基础;使用制度创新重点是确立农民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完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管理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土地产权管理,建立有效的调控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流转不规范和流转形式的局限,通过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在土地流转形式及服务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合理化建议.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鑫 《农业网络信息》2009,(12):61-62,65
分析了复垦数据库的组成,研究了复垦系统中的时态数据,针对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快照型模型和时空合成模型,构建了具有时态性的空间数据库,为时空数据库的实现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敏  段建南  李帅  晏涵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188-191
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目前土地流转的买方和卖方,以及土地流转交易市场的状况,提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发展二、三产业,树立农民的现代农业意识,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准入机制,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支持力度,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成立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机构等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土地,但由于历史、规划、管理以及人员流动等原因,造成农村部分房屋空置和零星碎地难以利用,导致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剖析了导致土地浪费的原因,提出进行土地整理、挖掘整合农村土地的潜在资源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土地制度是一项农村的基本制度,在农村土地管理中,必须依法行政,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应用效率。本文提出了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昌荣  余兆旺  沈惊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97-10099
分析了基态修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指出了其不足,结合土地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及其数据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基态修正模型的扩展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