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劳动力转移模式分化以及不同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将劳动力转移分为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和DEA-Tobit方法,实证检验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和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影响因作物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均对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异地转移对样本农户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本地转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提高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均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辽宁省新民市一手调研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3个规模区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各规模区间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外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考察耕地细碎化对不同规模区间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目前辽宁新民市不同规模平均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在85%以上,玉米生产技术效率随规模扩大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2)耕地细碎化对各个规模区间技术效率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耕地细碎化对1.00 hm~2以下小规模农户影响不显著,对1.00~2.00 hm~2小规模农户和2.00 hm2以上大规模农户这两个区间均有正向影响。(2)年龄变量对小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变量对大规模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影响为正,受农业培训情况变量对大、中、小3个规模区间玉米种植户技术效率均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栾城区农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农户调研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随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增大,单位面积均资本投入和均毛收入增加,而单位面积均劳动力投入和均净收入减少,说明扩大耕地经营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土地由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向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2)不同种植类型的规模效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粮食作物和核桃在中等规模型(0.67~3.33hm2)生产效率最高,而草坪种植则在小规模型(0~0.67hm2)生产效率最高。3)影响不同种植类型的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不同:户主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是否从事其他工作与粮食作物、草坪生产效率均呈显著负相关性;化肥农药投入与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呈负相关性,与草坪生产效率呈正相关性;年龄对草坪、粮食作物生产效率影响均不显著。因此,适当推动土地流转、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投入等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农村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提升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采用长江流域12个省(直辖市)的1430个农户水稻生产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和效率损失模型,对比经营特征和区域特征等因素,分析农户不同年龄段特征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农户老龄化现象普遍,农忙时节劳动力相对不足;受体力及人力资本限制,老龄劳动力的技术效率高于年轻农户;增加当前结构劳动力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并不能有效带来水稻种植产出增加。对比看来,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劳动力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最高;下游地区中年农户技术效率水平最稳定,部分地区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仍有提升空间。老龄农户当前流入土地比率大于年轻农户,但未来土地流转倾向低于年轻农户;文化程度、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人次、专业协会、农资经营部门和农技推广部门等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是否为村干部、土地流转情况、家庭兼业情况、基层信息服务站及地方政府等变量则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建议】应客观认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对稻农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从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劳动力回流、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健全农业信息发布机制等方面着手,提升稻农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将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影响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农业生产碳效率为核心工具进行分析。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投入产出及碳足迹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DEA分别与Tobit模型及CLAD相结合,分析了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的碳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不同设施类型蔬菜生产碳足迹的测算值均为负数,表明设施蔬菜生产整体上对生态环境具有正的外部性;2)设施蔬菜生产碳效率偏低,表明在碳视角下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其中,大棚生产碳效率高于温室生产,纯技术碳效率较低而规模碳效率较高,表明农户生产规模接近最优规模,而技术和管理水平偏低,此外温室生产农户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于大棚农户;3)经营者从事设施蔬菜生产年限、家庭年收入、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蔬菜生产设施类型、劳均蔬菜种植面积对碳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不同退耕规模的农户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对农户产出贡献为负,种子与地膜的合并投入以及其他农业物资投入对农户产出贡献均为负,退耕面积对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说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户主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规模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一体化住户调查数据为依据,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低碳约束下的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低碳约束下农户技术效率得到提升,小麦的提升幅度大于棉花;低碳约束使小规模农户技术效率提升,大规模农户技术效率降低。(2)导致农户技术无效率的内生影响因素是各项投入要素冗余。棉花主要是农药、农膜、灌溉、机械投入冗余,小麦主要是劳动力、农药、机械投入冗余。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具有积极影响,户主从事种植时间对技术效率具有负面影响,农户家庭规模和家庭劳动力规模对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井灌区面临着地下水位下降、灌溉用水效率低下的困境。通过对河南省滑县、山东省巨野县农户进行调研,对获得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玉米农业技术效率,使用偏要素生产率模型测算农户的玉米灌溉用水效率,使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农户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井灌区农户的玉米灌溉用水效率均值为0.543,其中畦田的宽度、畦田的土地平整度、是否使用地埋管道等节水设施、农户对水资源稀缺的认知程度等对灌溉用水效率有显著影响。针对提高井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1—2015年29省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全国及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农业种植结构和粮食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层面,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均对粮食及棉花种植比例有显著负向影响,对蔬菜及油料作物种植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粮食作物内部,劳动力价格上涨对水稻和小麦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劳动力非农转移促进了小麦种植比例增加,减少了水稻和玉米种植比例。在不同劳动力流动类型分区中,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与转移对不同区域作物种植比例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力价格上涨对3个分区的蔬菜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粮食作物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动持平区具有正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3个分区的蔬菜、油料作物及小麦生产具有正向影响,对玉米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对劳动力流出和流动持平区水稻生产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流入区水稻生产具有正向影响。最后,文章提出相应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布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劳动力流动、服务外包及二者的交互项等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河南省2 058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为例,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小麦种植户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运用CLAD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样本农户平均技术效率为0.707,且农户之间技术效率具有较大异质性和不均衡性;2)劳动力流动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近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大于远距离流动下的粮食技术效率;3)服务外包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耕种收全部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大于不外包或者部分关键环节外包的技术效率;4)劳动力流动和服务外包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链接关系,劳动力流动有利于推动服务外包程度,服务外包又反过来能够刺激劳动力流动,并能够抑制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技术效率带来的损失。鉴于此,提出发展地方产业增加就近就业机会、加大关键环节外包程度和土地流转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吉林省公主岭市292个玉米种植农户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农户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并按照收入结构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粮作经营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生产效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纯粮型、兼粮1型、兼粮2型和非粮型。然后从农户的心理因素、投入要素及增产技术选择角度分析了效率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国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法】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基于1 906家农户的微观数据,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平均只有64.1%。【结论】1家庭农业劳动力比重、家庭收入、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效应;2是否获得农业补贴、户主风险态度和户主健康状况3个虚拟变量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信贷约束虚拟变量对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在中国粮食安全以及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地分析玉米生产的影响因素对提升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山东省2019年玉米种植农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分析了影响山东省玉米产量的因素。结果表明,资本投入、种植面积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劳动力和是否实施粮改饲对玉米产量具有显著负向效应,技术支持与合作社影响不显著。建议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生产结构升级和生产技术的传播;鼓励农科创新,尽早实现成果转化;培育新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规范合作社管理,发挥合作社职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与规模农业的不断推进,农业经营主体对雇工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大。针对雇工中存在的道德风险问题,从雇工劳动视角分析其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梳理粮食规模化经营中存在的瓶颈制约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黑龙江、浙江、四川3省的调研数据,采用不同前沿面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损失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雇工劳动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雇工生产在粮食生产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44.7%的样本农户进行雇工生产,规模经营户的雇工需求尤为突出。农户粮食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85.11%,存在显著的技术效率损失,但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并不明显;农业雇工投入比例与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现"倒U型"效应趋势,雇工投入比例在25%~50%区间内,农户的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最高。控制变量方面,户主受教育年限、人均纯收入和地块面积对生产技术效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种地规模、地块距离家的距离、地块受灾和差的土壤质量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普及农业机械化生产与开拓新型经营方式、建立有效劳动监督激励机制与"农业CEO"管理机制、重视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能力带动小农户发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技术效率比较视角出发,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34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小农户,具备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其中带动能力最强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次是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生产者管理因素是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重塑主体培育政策、巩固合作经营基础、创建优良生产环境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疆昌吉市182个农户的调查资料,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对农户番茄种植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对不同种植方式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番茄种植户在生产过程普遍存在着显著的效率损失,平均技术效率为65.27%;加入经济合作组织、参加番茄订单等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对技...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否有能力带动小农户发展,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技术效率比较视角出发,利用对黑龙江省13市47村342个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Tobit模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玉米生产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并分析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普遍高于小农户,具备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其中带动能力最强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其次是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大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影响,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后,生产者管理因素是导致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因此,重塑主体培育政策、巩固合作经营基础、创建优良生产环境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质量、生产规模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分析劳动力质量与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关系,基于2018年新疆、青海、陕西、贵州及西藏5省绒毛用羊的调研数据,运用门槛模型,分析了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对畜牧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农牧户的生产技术效率会因养殖规模的不同而呈现出两个门槛效应的非线性区间关系;低龄劳动力有利于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但老龄化对技术效率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作用;女性占比变量对农牧户生产技术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应不断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发展,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农牧户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农村劳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农业新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四川省连片特困地区29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户对良种技术、土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技术培训、参加合作组织和担任公职是影响农户对良种技术、土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人数、外出务工人数比例、家庭收入因素对不同类型农业新技术的农户需求均没有明显影响,性别、贫困状况、生产经营面积和农业经营类别对不同类型农业新技术的农户需求具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基于黑龙江省271个玉米种植户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探究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测算比较传统小户(0~2 hm~2)、传统大户(2~6.67 hm~2)和规模经营农户(6.67 hm~2以上)的生产效率,考察不同规模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水平、土地特征等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户经营规模与生产效率呈"U"型关系。规模经营农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小户技术效率,传统小户技术效率高于传统大户技术效率。不同规模农户生产效率差异主要受土地经营规模、土地块均面积、土地租金和农户组织化程度影响显著。因此,建议通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组织化水平、降低耕地流转成本等方式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