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促进非洲菊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开展了非洲菊试管苗的生根及移栽技术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非洲菊试管苗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是1/2 MS+0.5mg/L IBA+2%蔗糖+0.6%琼脂粉,非洲菊无根试管苗在此培养基上生根培养25d后,生根率达100%,平均每株试管苗生根数达4.5条,根长为1.9cm;试管苗移栽宜采用苗床,且适宜移栽基质是草炭、珍珠岩比例为1∶2,在此移栽基质上,非洲菊试管苗的移栽存活率为98.8%,且生长良好,株高适中。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矮丛蓝莓美登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植株再生和瓶外生根情况以及移栽基质与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改良WPM+ZT 2.0mg/L+蔗糖20.0g/L+琼脂粉5.0g/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成苗系数6.2,株高1.5cm;瓶外生根可以节约成本,采用IBA 0.5mg/L+NAA 0.5mg/L浸泡水苔,包裹蓝莓的基部,成活率可达87.4%;移栽选用的最佳基质为园土∶草炭土∶松毛(1∶3∶1),成活率可达92.1%.  相似文献   

3.
非洲菊离体培养瓶内诱导生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非洲菊试管苗为试材,探讨了IBA、IAA和NAA及以无机基质为载体的无琼脂固体培养诱导其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生长素类物质以IBA诱导生根的效果最好,其最适浓度为0 3mg·L-1;3种生长素类物质随着使用浓度的升高其驯化移栽成活率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以珍珠岩、蛭石取代琼脂进行无机基质固体培养来诱导生根的实验结果是生根率、单株根数及生长势虽略低于琼脂固体培养,但移栽驯化成活率高,从商业生产的角度看,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其中以珍珠岩的效果为好,其生根率达94 4%,移栽驯化成活达100%。  相似文献   

4.
以非洲菊(Gerbera hybrida)单倍体组培繁殖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炼苗时间和基质对非洲菊单倍体生根和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 生根前的增殖培养基对后期的生根培养影响显著,增殖培养基为MS 改良培养液 + KT 0.15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6 mg·L?1 + NAA 0.1 mg·L?1,是生根苗培育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室内培养20 d后,移入大棚炼苗4 d,再在V腐植土∶V红土∶V珍珠岩= 4∶1∶0.5的混合基质中培育的移栽苗,其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北碚榕组培不定芽为外植体,采用两段生根法生根(在琼脂培养基中诱导不定根发生,在近黑暗多孔隙基质中完成根系发育)并将其与一般生根法比较,培养30d后统计2种方法的生根率,测定生根苗生长与生理指标;生根苗移栽30d后统计移栽成活率,测定移栽苗生长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二者生根率均为100%;与一般生根法相比,两段生根后生根苗的根尖数、总根长、根总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提高301.42%,27.85%,123.53%和9.68%;生根苗的株高和叶片增量分别提高307.89%和83.33%,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提高13.09%和297.29%;生根苗的移栽成活率(100%)、移栽苗的株高和叶片增量分别提高15.00%、41.12%和23.81%,且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证明,两段生根法显著优于一般生根法.所得试管苗根系发达,移栽成活率更高,生长状态更佳.两段生根法对于其它植物的组培生根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热研7-33-97’橡胶树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生根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方式对橡胶树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光生根剂比生根壮苗提苗灵的效果好。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82.2%,比清水浸根处理高14.4%。移栽后25 d,组培苗的抽芽率可以达到72.2%,比清水浸根和清水淋根处理分别高7.8%和3.3%,缩短了育苗时间7 d左右。浸根条件下,国光生根剂稀释倍数为14 000倍时,根系生长指标均优于生根壮苗提苗灵。  相似文献   

7.
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苗生根移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组培苗为试材,对其生根移栽过程中的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乐陵无核金丝小枣的生根培养以1/2MS改良培养基+IBA0.2mg·L-1+IAA0.2mg·L-1,小植株生长健壮,生根率高,有利于移栽驯化.室内移栽基质以草炭+田园土+蛭石(113)较好,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长旺盛的乌蔹梅茎段为培养材料,进行芽的生长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继代、留茬继代、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MS+IAA0.2mg/L+NAA0.1mg/L是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0.4mg/L+NAA0.1mg/L是乌蔹莓生长芽分化增殖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3mg/L是乌蔹莓试管苗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生根试管苗可以连续进行3次留茬继代培养,平均每代的繁殖系数为3.1;在温室的苗床上试管苗移栽和扦插成活率在90%左右;移栽和扦插成活的试管苗移植到花坛上的成活率近100%;移植的试管苗当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产实践,对非洲菊扩繁生产中的继代增殖培养、壮苗生根培养、瓶栽移栽基质及育苗方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增殖培养阶段将KT、BA两种激素交替使用或将KT、BA结合使用可有效避免由于激素使用不当,过早引起种苗弱化甚至玻璃化,可使大批量中间繁殖体在继代过程中稳定增殖;切割操作以"去叶留1/2基部愈伤组织丛芽小块"为非洲菊继代增殖的最佳操作方式;继代转接后前3 d不进行光照可有效节约15%左右的光照耗能;降低细胞分裂素和提高生长素用量,可达到壮苗和增殖同步的效果,也有利于分离切割提高工作效率和之后的生根培养;生根培养中适宜培养基为1/2 MS+IAA 0.5 mg/L+IBA 0.5 mg/L+AC 1.0 g/L;移栽培养宜采用湿润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乌蔹梅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旺盛的乌蔹梅茎段为培养材料,进行芽的生长与分化,试管苗生根、继代、留茬继代、移栽、扦插和移植的研究.结果证明:1/2 MS+IAA 0.2mg/L+NAA0.1mg/L是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MS+BA 0.4 mg/L+NAA 0.1 mg/L是乌蔹莓生长芽分化增殖的理想培养基;1/2 MS+IAA 0.3mg/L是乌蔹莓试管莆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生根试管苗可以连续进行3次留茬继代培养,平均每代的繁殖系数为3.1;在温室的苗床上试管苗移栽和扦插成活率在90%左右;移栽和扦插成活的试管苗移植到花坛上的成活率近100%;移植的试管苗当年可以正常开花结实,且生长旺盛,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11.
应用植物扦插快繁系统进行组培苗的炼苗及生根,结果表明,炼苗移栽成活率达到100%,植株生长迅速,根系发达,炼苗效果非常好。对未生根白掌组培苗进行生根实验,结果表明,用IBA100mg/L处理30min最佳生根率达85.3%,节省了组培生根程序和成本。  相似文献   

12.
甘蔗脱毒袋装组培苗室外生根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甘蔗脱毒健康组培苗室外移栽成活率,以聚丙烯薄膜袋为培养容器,对甘蔗新台糖22号脱毒组培苗进行袋装室外生根培养,比较不同季节和不同光照条件下袋装组培苗室外培养的污染率、根系与叶片生长及移栽成活等情况。结果表明:袋装组培苗室外生根不同培养时间污染率只有3.5%~4.7%,低于瓶装室外生根培养8.0%~14.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光照条件水平及培养环境温度高低对组培苗生根率、每株苗根系数量等影响不显著,高温季节对叶片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光照条件不同生根苗室外移栽成活率以70%光照条件的最高,与其他处理比较差异达显著水平;袋装室外培养生根苗丛栽后苗生长较快,苗素质好。应用聚丙烯薄膜袋为培养容器对甘蔗脱毒组培苗进行室外生根培养,可提高生根苗的素质和移栽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矮丛蓝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矮丛蓝莓美登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的植株再生和生根情况以及移栽基质与生长状况等,为蓝莓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改良WPM+ZT2.0mg/L+蔗糖20.0g/L+琼脂粉5.0g/L的培养基中,最适合蓝莓的增殖,生长状况良好,平均成苗数可达6.2,平均株高为1.5cm;在1/2改良WPM+IBA1.0mg/L+活性炭1.0g/L+蔗糖20.0g/L+琼脂粉5.0g/L的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可达95.1%,平均根数达8.8条,平均根长为4.0cm,生长状况良好:移栽的最佳基质为园土:腐殖土:废苔藓(1:3:1),成活率可达80.9%,成活后的蓝蓉苗长搏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从外植体的选择与诱导、增殖继代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品种选择等方面介绍了非洲菊优质种苗工厂化快速繁殖技术,以为非洲菊工厂化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凤椒大红袍’花椒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IBA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时间、扦插基质组成和移栽时间对微型扦插插穗生根率、移栽存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插穗生根率或移栽成活率均存在显著影响。9月采集插条并剪成长5 cm带2~3个芽的插穂,采用珍珠岩∶河沙=1∶1做基质,插穗用0.1‰ IBA处理24 h,28 d后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条数为6~8条,来年春季移栽存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6.
以酸枣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IBA不同浓度、茎段不同类型及刻伤与否等对生根的影响,并以蛭石、土、珍珠岩、沙子等为基本基质进行了移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2MS培养基添加IBA1.0~1.5 mg/L,生根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83.2%~96.3%;带茎尖茎段的生根率显著高于不带茎尖茎段;茎段基部刻伤处理后较对照生根量明显增加;酸枣带根组培苗适宜的移栽基质为1:1的珍珠岩和土;5月份移栽下地的组培苗,其生长呈现慢-快-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叶复叶槭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物质KT,IBA,NAA对金叶复叶槭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的培养基为WPM+IBA0.08mg/L,可以同时进行增殖生长和生根生长,增殖系数为3.11,生根率达100%。移栽到蛭石中,30d时成活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8.
甘蔗试管苗瓶内生根与瓶外生根培养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台糖22号(ROC22)甘蔗无根试管苗和有根试管苗为材料,对其移栽苗圃后成活率、分蘖率、株高、根系生长情况及两种试管苗生根成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生根法各有优劣;传统的瓶内生根技术有利于组培苗的生根,提高了苗的生根率、长势和移栽成活率及苗的质量;瓶外直接生根则有利于降低甘蔗组培的生产成本,提高组培苗的产量和缩短苗的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蓝靛果优良单株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蓝靛果几个优良单株为材料,对其组培快繁中的初代、继代和生根培养基及移栽基质进行筛选。[结果]与ZT相比,6-BA是较适合蓝靛果组培的细胞分裂素;改良MS+6-BA1.0mg/L+IBA0.2mg/L是较适合蓝靛果的初代和继代培养基;改良MS+IBA1.5mg/L是较适合蓝靛果生根的培养基,生根培养30d,生根率达100%;较适合蓝靛果组培苗移栽的基质类型是腐殖土与珍珠岩体积比为1∶1的基质,移栽30d后的成活率达95%。[结论]为快速繁育蓝靛果优质苗木,建立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进而实现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人们对能在北方正常越冬的鱼腥草有利变异种苗的需求,以具有侧芽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鱼腥草变异植株侧芽的生长、生长芽的生根、试管苗生根的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MS+1.0 mg/L GA3+1.0 mg/L 6-BA+0.1 mg/L NAA是侧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0.6 mg/L IAA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以上,扦插成活率为87%以上。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在北方能正常越冬的有利变异性状和其它所有鱼腥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