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县自1982年9月发现耕牛锥虫病以来,目前已有28个乡(镇)发生流行。据我站最近对17个乡(镇)的选点调查,两年多来死于锥虫病的耕牛达532头,已成为威胁我县耕牛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将我们在锥虫病调查和治疗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县自1982年9月发现耕牛锥虫病以来,目前已有28个乡(镇)发生流行。据我站最近对17个乡(镇)的选点调查,两年多来死于锥虫病的耕牛达532头,已成为威胁我县耕牛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现将我们在锥虫病调查和治疗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分述如下。一、从临床发病情况和以间接血凝法普查结果来看,此病在流行病学方而有下列特  相似文献   

3.
<正> 伊氏锥虫病是一种主要寄生在牛、马、骆驼、驴等家畜血液、淋巴、骨髓、脾脏等组织中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在我市流行面较广,且有蔓延趋势,冬春四本病致死的牛较多,对耕牛危害严重。历来诊断本病的方法,常采用血液抹片染色法、全血压滴法、毛细管集虫法等查虫法进行诊断。这些诊断方法,虽有较大诊断价值,但在普查本病工作中,存在着花工多、费时长、器材损耗大,而检出率较低等缺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普查耕牛伊氏锥虫病的需要。为探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诊断牛伊氏锥虫病的方法,近年来,对血清免疫学诊断伊氏锥虫病的研  相似文献   

4.
<正> 耕牛伊氏锥虫病(以下称牛锥虫病)在我县早有发生,流行较广,危害严重。牛锥虫病是造成我县耕牛冬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从1983年8月开始,在省地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对全县大部分地区的耕牛进行了普查与治疗。现将三年来查治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动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伊氏锥虫中间宿主很多,它广泛地寄生于牛、马、骆驼、象等等草食动物及部分肉食动物体内。耕牛现在仍然为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提供畜力,是现代农业生产重要因素之一。耕牛一旦被伊氏锥虫侵入,并罹患锥虫病后,就无法为广大农民提供畜力,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了解耕牛锥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掌握耕牛锥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对保护耕牛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我省耕牛锥虫病于1977年贵溪县发现之后,继1978-79年.先后在弋阳、广丰、玉山等46个县流行.为了查明疫情,摸清耕牛锥虫病发生、流行及传播的主要因素,为制定耕牛锥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据此、于1981-1982年期间在弋阳、资溪、进贤、新建、南昌市郊区和弯里区等地进行了耕牛锥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共检查耕牛数1646头、阳性牛80头、平均感染率为4.86%.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因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1983年,福鼎市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采用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液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并自1998年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牛锥虫病17例,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省耕牛“肿脚烂蹄病”,俗称“烂蹄病”,曾认为是坏死杆菌病、有机氯农药慢性中毒、伊氏锥虫病。据调查,此病从1971年冬开始零星发生,1973~1976年已波及到9个地区的30个县、市。1975年以来,我们对此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作了细菌学、寄生虫学、稻草农药残留量检测和真菌分离及本动物复制试验,明确了本病是由于饲喂霉稻草所引起的真菌中毒病,现将调查和诊断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上海郊区耕牛锥虫病可能很早就存在 ,1 969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两位同志赴金山县枫围调查 ,调查工作开展之前未见耕牛锥虫病的正式报道。所以他们的调查诊断报告可能是最早的有据可查的资料。为了使广大畜牧兽医研究人员对该情况有所了解 ,现部分转载 1 983年《畜牧兽医研究年报》(内部资料 )上有关耕牛锥虫病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10.
耕牛伊氏锥虫病在我省流行甚为严重,在有的地方成为冬季耕牛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诊断上,主要困难是血中少量的锥虫难于发现,且病牛严重性与锥虫的数目并无一定规律,甚至濒死的耕牛有时也难于或不能在血中发现雄虫。为提高检出率,3M〕作了本病病原诊断方法的比较。l方法和结果1.l显微镜检查法:选定疫区太阳、瑞昌、九江等县耕牛280头,颈静脉采血,取每头牛的全血按操作方法”‘j进行血检,详见表正。可见.5种血检诊断方法以试管集虫法和毛细管集虫法检出率最高(6,4%)。1.2重复检查法:锥虫在外周血液中出现无规律件,重…  相似文献   

11.
我市畜牧兽医站分别于1982、1983和1986年组织各县(市、区)站,按照《耕牛伊氏锥虫病间接血凝诊断技术操作规程及判断标准试行草案》的规定,对我市耕牛伊氏锥虫病进行了全面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家畜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rypanosomaevansi1885)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马、骡、驴、骆驼、黄牛、水牛、牦牛、象、猪、狗、羊均可感染。霍步赢、迮文琳(1940、1943)在我省安顺首次发现马骡伊氏锥虫病,温俊板、吉炳发(1981)又在普定县发现耕牛伊氏锥虫病,但均未见虫体系统鉴定的报道。为了解我市盘县特区耕牛伊牛伊氏锥虫病的感染情况,我们用血清学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虫体鉴定,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血清的来源:在盘县随机选择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饲养方式,自繁自养的耕牛作为调…  相似文献   

13.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由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我市1983年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自创“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治疗,自1998年以来治疗牛17头,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索巴嘧啶(TRYPAMIDIUM)是法国罗纳·美里奥公司生产的一种抗锥虫药,属菲啶类产品中活性最高的一种,经在苏联中亚、非洲、亚洲试用证明,对骆驼、羊、牛的锥虫病非常有效。为考核TRYPAMID-IUM对耕牛伊氏锥虫病的防治效果,于1987年11月至1988年11月,在我省锥虫病严重流行地区兰溪市和金华县共防治耕牛41头,并以NAGANOL(纳加诺尔)作为同期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耕牛脚蹄炎是山区耕牛的常见病多发病、春夏秋冬都可以发生、多发于春耕大忙时期和秋种之季,尤其是插秧大忙时多见、其次是圈舍温度过高、在春耕后、秋收前的6~9月中,农户用圈养集草肥而患,或湿度过大或无草烂圈、牛蹄长期浸泡在尿水中、或是放牧牛爬坡坎、走砂石坡地,被碎石括伤、暗伤脚蹄或脚蹄底部、毛蹄交界处都可发生脚蹄炎。1诊断耕牛脚蹄炎,农村农民称为耕牛痛毛边,其意是在毛蹄交叉处有红肿炎症表现、患牛有胀痛、痒痛感,不时有乱蹄乱蹲表现。行走时表现跛行、站立时不敢放患肢落地,有的患畜是因暗伤脚底、也会使脚底肿…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汉中地区的耕牛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蹄腿肿烂病”,伴发耳、尾尖坏死,严重病例可使蹄子脱落。发病率高,波及面广,病程长,死残严重。通过调查与研究,排除了传染病、伊氏锥虫病、麦角中毒、农药中毒、营养性水肿以及冻伤等因素。采集发病生产队的霉稻草饲喂健牛8头,引起5头发病。从186份霉稻草中分离出真菌30个属;主要有镰刀菌属、青霉属、曲霉属、头孢霉属、芽枝霉属、交链孢霉属等。选用以上有关产毒真菌的玉米粉培养物作菌饲料饲喂健牛,结果:饲喂木贼镰刀菌菌料的3/5、饲喂半裸菌菌料的2/5出现了“蹄腿肿烂病”症状。  相似文献   

17.
<正> 制血片镜检耕牛伊氏锥虫病,根据目前已报道的许多资料,以耕牛体温升高时检出率较高.本人根据耕牛伊氏锥虫病间歇热的原理,对正常体温的耕牛和体温升高的耕牛分别进行了采血镜检,现将检查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耕牛锥虫病的病原是一种单型的伊氏锥虫 ,寄生在宿主的血浆和造血器官内 ,锥虫病的传染媒介是虻和厩蝇等吸血昆虫叮咬了病牛之后再叮咬健康牛而发病。牛患此病呈慢性经过 ,有时能自然耐过而成带虫者。牛患病后 ,表现为贫血、消瘦、断尾、四肢下部常见肿胀 ,故又名“肿脚病”。患牛发病季节以冬末春初为多 ,流行情况随病牛的流动向外扩散。在深冬初春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也可造成急性发病死亡。所以有的农民说 :“天热发病 ,天冷毙命”。近些年 ,农村普遍发生这种病。据 2 0 0 3年 6月16日至 7月 10日我县在平定等乡村普查 ,普查了10 0 9…  相似文献   

19.
耕牛肌肉酸中毒在我县经常发生。本病的发生不分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是耕牛初次役用时发生本病。我们在兽医门诊中治疗该病牛27头,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20.
关于骆驼和牛锥虫病的诊断,曾有一些学者进行了补体结合试验并获得阳性结果。但是他们所用的补体结合反应术式,由于目前缺乏文献,均无从查考。为了解决骆驼和耕牛锥虫病的辅助诊断问题,我们根据马锥虫病补体结合反应的理论和经验于1955年冬开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曾将试验结果在疫区试行检疫。茲将前后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