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春甘蓝是露地越冬甘蓝杂交一代新品种。甘蓝杂交制种往往出现双亲花期不遇、制种产量低、产量不稳现象,为确保制种户的经济收益和大面积生产用种需要,经多年试验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宜圆春甘蓝露地越冬高产杂交制种技术,从制种地块的要求与选择、亲本种子质量、播期选择、培育壮苗、亲本的定植比例、定植后管理、越冬前后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种子收获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理想一号甘蓝露地越冬制种几个关键技术武永慧结球甘蓝有非常明显的杂种优势,甘蓝杂种一代具有丰产、抗病、适应性强、性状整齐一致等优点;理想一号是我所育成的中熟春甘蓝优良杂一代品种,不仅成为我省的主栽品种,而且在其他省市栽培面积也很大,种子供不应求。笔者根...  相似文献   

3.
胞质雄性不育花椰菜新品种 兴绿杂100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各地种植的花椰菜一代杂种,以往主要是采用人工剥蕾去雄授粉的杂交方式来制种,这种方式杂交率低,一般在70%~80%,耗工巨大,制种成本高。而后多数品种采用自交不亲和系利用放蜂技术来制种,虽然降低了制种成本,但杂交率也只有90%左右,亲本制种还是需要人工剥蕾授粉,而且亲本经过多次自交后退化快,从而影响杂交一代的质量和品质。应用胞质雄性不育系在花椰菜制种,  相似文献   

4.
瓠瓜杂交制种过程受露地多变的天气条件、病虫害及同类作物的花粉影响很大,对露地制种环境的要求很苛刻,而塑料大棚内相对隔离和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使制种操作基本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因而在塑料大棚内制种比露地制种风险小,杂交授粉率较高,一代杂种种子产量也较高.现将浙江省中东部地区瓠瓜春季塑料大棚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胞质雄性不育花椰菜新品种—兴绿杂100天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我国现在各地种植的花椰菜一代杂种,以前主要采用人工剥蕾去雄授粉的杂交方式制种,杂交率低,一般在70%-80%,耗工巨大,制种成本高。而后多数品种采用自交不亲和系利用放蜂技术制种,虽然降低了制种成本,但杂交率也只有90%左右,亲本制种仍需要人工剥蕾授粉,而且亲本经过多次自交后退化快,影响杂交一代的质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
有籽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西瓜生产用种均是固定品种,由瓜农自行留种,没有专业制种。随着杂交一代西瓜品种的推广,西瓜专业制种开始启动,到80年代末全国西瓜生产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子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种子纯度,实行一包四统一的合同制,即: 一包:各菜队用种田由公社包,采用合同制。 四统一:公社统一制定制种计划,分站繁殖;统一定点采种,合理布局;统一贮存保管,定期检验;统一凭证供应,调剂平衡。 二、蔬菜果种技术规程 (一)采收果实要求: 1.番茄:除特瑞皮克品种留三穗果外,其它品种均只留两穗果,杂交制种留三德果,每穗果最多不超过4—5个。 2.甜椒:“四门斗”以下留种,杂交制种“对椒”或“四门斗”留种。 3.茄子:一般品种门茄留种,徐州长茄,北京长茹“对茄”留种,杂交制种留“门茄”或留“对茄” 4.黄瓜:腰瓜以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讨了茄子杂种一代制种技术:不同栽培形式、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制种田管理对茄子杂种一代产量的影响。实践证明开展茄子杂种一代优势利用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前景十分广阔。 一、不同栽培形式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笔者在露地条件下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666.7m2产15kg左右,而在保护地条件下制种,则平均每666.7m2产30kg左右,同时种子品质也有所改善。 二、种株不同留种部位对F1种子产量的影响 1987年笔者在1333m2大棚内选留种株不同部位的种果进行杂交制种试验,设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为7.98m2,3个处理,即处理a:对茄…  相似文献   

9.
西昌市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春季少雨,日照充足,特别适宜十字花科蔬菜繁育制种。现将我司花椰菜采种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严格选择隔离区:不同品种或不同熟期的品种,其隔离区直线距离至少在两公里以上。隔离区内不得有甘蓝类蔬菜的留种地或留种株。在花椰菜抽苔开花期,对甘蓝、苤蓝、芥蓝等商品菜地要严格检查,不得有一株或其变异株开花,杜绝串花  相似文献   

10.
辣椒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辣椒杂交制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包括辣椒规模制种的生产组织形式、品种接茬方式、气候生态条件、主要生产设施类型和制种关键技术。该技术体系采用双株定植能保证母本密度和整齐度,采用专用授粉器能完成高效率的杂交工作,节约人工成本。辣椒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种子的好坏和品种本身的特性(张振贤,2003),所以辣椒制种产量的高低和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甘蓝是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栽培面积广,需要量大,无论是欧美、日本,还是第三世界,甘蓝的消耗量都是很大的。因此,研究甘蓝的营养特点和施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一、施肥的现状从上海郊区甘蓝施肥的现状来看,由于对其营  相似文献   

12.
中甘11号甘蓝露地制种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甘11号是目前北方地区早熟春甘蓝的主栽品种。为尽快推广这一优良品种,我们从1984年即开始试验制种。前几年由于未能很好掌握其规律,露地制种亩产仅15—20公斤。近两年由于制种技术不断改进,产量也大幅度提高。至1988年以采种基地通县胡各庄乡大面积露地制种为例,72亩制种田平均亩产达40公斤左右。其中有36户平均亩产折合62.2公斤,最高84.l公斤。这个乡不但产种量高,质量也好,种子平均发芽率达到80%左右,净度在98%以上。 获得上述高产、优质种子,除进行正常管理外,主要抓了以下三项关键技术措施的改进。 一、既要花期相遇好又要增加有效花…  相似文献   

13.
正导读:粤东地区易出现低温、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是制约露地南瓜杂交制种的重要因素,分析了几种不同灾害性天气对粤东地区露地南瓜杂交制种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露地南瓜杂交制种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早丰”番茄是我地栽培的主要品种,并在长江流域推广,深受生产者欢迎。我们从1985年起采用塑料中棚覆盖方法配制杂交种子,连续3年平均亩产种子8.4公斤:较露地亩产5.1公斤增产64.7%,最高亩产达15.7公斤。亩产值1700元以上。一、优点及高产原因 1、中棚制种有以下优点: ①稳产中棚制种受天雨及病害影响小,产种量稳定。多雨及病害流行年份,露地及小棚制种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16,(2):48-49
辣椒是我国栽培面积较大、供应期长的蔬菜之一。优良的辣椒品种是辣椒优质丰产的保证。本文总结介绍了我国河西走廊地区辣椒杂交制种过程中的制种设施选择,父、母本的育苗技术、定植及定植后的田间管理技术、人工去雄技术、杂交授粉技术和采收留种技术等,以期为从事辣椒制种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影响大白菜杂交制种产量的因素很多,其中亲本种株壮苗率、栽培密度、花枝数量、授粉好坏是影响产量的几项重要因素。作者结合大白菜87-114杂交制种,进行了双膜覆盖育苗、栽培密度试验、主苔摘顶试验、人工辅助授粉及放养蜜蜂授粉试验等试验研究,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产量有了明显提高,已经成为大白菜杂交制种必不可少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上海市农业局蔬菜处从日本引进五个甘蓝品种,经当年秋季试种,表现结球紧实、耐热、早熟,整齐度中等。拟作为亲本与本地品种配组。为此,选择优良单株留种,并测定其亲和指数,以鉴定其是否为自交不亲和系。五个品种按其不同类型分别编号为K_1、K_2、K_3、K_4、K_5,从中选择早熟,球紧的单株留种,  相似文献   

18.
有棱丝瓜杂交制种主要采用人工杂交授粉的方法,其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种子纯度高。根据近年来有棱丝瓜杂交制种经验,结合他人研究成果,摸索出一套露地杂交制种高产技术。①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一般春季2~3月下旬保护地育苗,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移栽露地,每667m2栽1400~1600株。秋季7月中旬~8月上旬,露地可直播,每667m2栽1500~1700株。  相似文献   

19.
茄子苏×长一代杂种,已在生产中应用多年,仍不失为一个优良杂交组合。但露地制种易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座果率低,雨季易烂果;若大棚春季制种,则经济上下合算。根据茄子对温度要求高,耐热性强的特点,我们在徐州市下河头农科站采用大棚栽培越冬芹菜或早熟甘蓝,后茬进行茄子杂交制种,平均每亩收杂交种53公斤,高的达62公斤,做到蔬菜生产和茄子制种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黄瓜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可以保证种子的纯度,是黄瓜良种产业化的关键环节。由于不同品种亲本材料的差异性较大,需根据亲本特性制定相应的杂交制种技术。针对‘津优315’父本、母本的各自特点,结合杂交制种应用实践,制定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该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播种育苗、激素处理、滴灌带铺设、定植、人工授粉、摘心、种瓜检查、提纯、田间管理、机械采种、晾晒清选、装袋等环节。利用该技术在保证黄瓜杂交种子质量的基础上,平均每667m~2种子产量在50kg以上,能够给繁种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能满足该品种的种子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