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蔬菜是浙江省重要的高效农业产业,在浙江省多次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水生蔬菜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且形成有影响力的规模化产业基地,如台州黄岩大棚茭白,6月上市的双季茭夏茭提前到4月上市;金华义乌和兰溪的冷水茭,使单季茭从9月提前到8月中旬上市,极大地提高了茭白种植效率;嘉兴市南湖区兴篁镇的单季茭品种,由于熟性早,能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上市,效益好,已形成400 hm2以上的茭白生产基地.由于浙江省山地、丘陵多,在一些地方自然形成了高山茭白基地,其中丽水市缙云的大洋高山茭白、金华市磐安的玉山高山茭白、新昌县回山的高山茭白基地,都是浙江省茭白发展以后形成的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2.
四月茭是苏州地区名特优蔬菜之一,又是解决旱生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四月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脂肪达0.3%,醣类3.5%,粗纤维1.1%左右,还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其味鲜美,且耐贮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地目前种植的四月茭,其实是一年两熟茭白,先是秋季(9月底至10月底)采收的第一熟茭白称为秋茭,然后是秋茭的老茭墩到第2年春季发芽放青的茭秧称为四月茭秧。因为四月茭的产量,尤其是经济效益在一年两熟中占绝对优势,所以人们常把它们笼统地称为四月茭。根据我地多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要取得667m~2产3000kg优质四月茭,必须走“以种好秋茭为前提,种好四月茭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路子,从而达到四月茭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以种好秋茭为前提 秋茭与四月茭两熟茭白的种植是连贯性的,秋茭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第2年四月茭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因此,种好秋茭是夺取四月茭优质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无锡茭白     
苏南是二熟茭白的起源地,无锡和苏州是起源中心。起源于苏州,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大多属于夏茭为主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亩产1200~1500公斤(指净茭肉,下同);秋茭的收获期在10月初到11月上旬,亩产400~500公斤。起源于无锡,而且目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为夏秋兼用型,夏茭的收获期在5月下旬到7月中旬,亩产1200~1500公斤;秋茭的收获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亩产1200~1500公斤。无锡茭白主  相似文献   

4.
茭白属禾本科菰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分布广泛,南至广东、北至北京、东至台湾、西至四川均有种植,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省市[1]。浙江省栽培面积约3万hm2,占全国栽培面积的40%,是浙江省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2]。茭白按感光性和采收时间可分为单季茭、双季茭两大类,单季茭一年一熟,双季茭一年两熟[3]。双季茭一般7月定植,10~11月采收秋茭,翌年5~6月采收夏茭[4]。余姚市常年茭白种植面积2000 hm2左右,双季茭种植面积占茭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大量双季茭集中上市导致茭白滞销和价格下降,农民种茭经济效益得不到保障[5]。  相似文献   

5.
茭白,又名茭笋,是食用其嫩茎的一种蔬菜品种。茭白营养丰富,新鲜茭白含糖量为3~5%,含有机酸为0.06~0.07%,含蛋白质3~5%,每100克茭白含维生素 C5~7毫克,纤维素1~2%。此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茭白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罐头制品,远销国外。上海地区种植的茭白有夏茭和秋茭两种,夏茭产量多,上市期长,每年6~7月为上市高峰,价格也较低。秋茭上市期较短,一般每年9月下旬到10上旬为上市高峰,10月下旬就无货供应了。为了满  相似文献   

6.
无锡茭白以其品质优良而闻名。据不完全统计,到1986年为止。全国各地来无锡引种4万余亩次。无锡市郊种植0.5万余亩。为了研究总结无锡茭白秋、夏茭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1984年省水生蔬菜协作组给我们下达了无锡茭白高产栽培的研究课题。经过三次重复试验,已完成了原订计划。并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推广8000多亩,一般每亩可以增产100—150公斤。在3亩多的丰产试验田中,连续三年夏、秋茭亩产都超过1500公斤(净茭肉)。现就夏茭的情况作一介绍:从试验和推广的结果来看,要保持夏茭的高产、稳产,应做到种子纯度高,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无锡市郊区的茭白主要产区有3000多亩,1970~1979年,秋茭平均亩产仅为750公斤(净茭肉,下同)左右,1980年以来,抓了选种、寄秧等措施,1983年秋茭的亩产已分别提高到1000公斤左右,进一步提高茭白的质量,是市场和生产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进一步提高无锡茭白的产量进行研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县位于太湖平原东侧,西部地区大小湖荡星罗棋布,是上海郊区水生作物特产基地,栽培茭白慈姑、田藕等巳有较长的历史。其中四月茭、夏茭、秋茭种植面积4万多亩。但由于没有认真实施高产稳产技术,茭白的产量不高不稳,上市时又过于集中。为了促进青浦茭白高产、稳产、优质,形成栽培模式,1988年市农业局根据农业部丰收计  相似文献   

9.
<正>茭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省,以长江以南地区为多。各地多为每年采收一季的"单季茭"。荔浦县修仁镇的横水村从2000年起种植茭白,10月育苗,4~10月采收,基本实现了全年栽培,如今全村1 262户,种植茭白166.8hm2,因其上市早、口感佳、营养丰富、卖价高,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种植茭白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5 116元。现将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赖波 《广西园艺》2010,(6):48-48
茭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省,以长江以南地区为多。各地多为每年采收一季的"单季茭"。荔浦县修仁镇的横水村从2000年起种植茭白,10月育苗,4~10月采收,基本实现了全年栽培,如今全村1 262户,种植茭白166.8hm2,因其上市早、口感佳、营养丰富、卖价高,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种植茭白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5 116元。现将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双季茭白每年可采收2次,亩产2250kg左右,亩产值4000余元。秋茭上市适逢秋淡,对均衡市场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作用很大。茭白适应性强,烂水田、沼泽地、低洼地、水库边均可种植,是山区农民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2.
无锡茭白原有的主栽品种广益茭和刘潭茭质优味美。其夏茭的采收期,江南地区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提早夏茭的上市期,无锡市蔬菜研究所茭白课题组从1980年开始了早熟无锡茭白的选育种工作。当年5月在广益茭中发现了80个夏茭早熟株系。经过营养系混合选择,其中的广80—2营养系,到今年为止,在本市郊区已种植秋茭534.9亩次,夏茭333.9亩次。并被引种到徐州、常  相似文献   

13.
我市于1987年引进无锡茭白试种。1987~1988两年秋茭栽培均获成功,亩产茭白(净茭肉)1000公斤以上,面积已发展近100亩。茭白肥大鲜嫩,品质优良。1989年又开展夏茭在淮北地区生长发育及高产栽培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1、供试品种无锡中介茭。1987年3月引进,  相似文献   

14.
刘孙喜  雷斌 《广西园艺》2005,16(6):53-55
鄂茭2号茭白是武汉市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研究室选育,桂林市雁山区雁山镇农业服务中心于2004年4月9日引进鄂茭2号茭白2110墩,在该镇无公害蔬菜基地(莫家)试种成功。此次试种农户12户,种植面积4 022 m2,每667 m2种植350墩(可分为1 500株左右),4月11日种完。严格按照《无公害水生蔬菜(茭白)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栽培与管理,当年6月中旬每667 m2收夏茭403.5 kg,9月上中旬每667 m2收秋茭1 156 kg。比当地单季茭白(每667 m2产1 347 kg)增产212.5 kg,且鄂茭2号茭白也比当地茭白价格高,种植鄂茭2号双季茭白可比种植本地单季茭白每667 m2增收736.9元…  相似文献   

15.
绍兴的传统产品水生蔬菜早茭、晚茭又称稻茭或双季茭,为禾本科的一种浅水性水生植物。栽培早茭晚茭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各个环节都必须抓紧,才能使茭白生长良好,获得较高的产量。 1.选择土地:种茭白的土地必须阳光充足,土质以耕土层深,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为宜。茭白不宜连作,以免发生病虫害,使产量和  相似文献   

16.
茭白是夏秋季节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随着茭白新品种的不断推广,从初夏到晚秋都有茭白上市供应,生产旺季往往供大于求,唯独春季供不应求.为了提早上市,提高种茭效益,近年来,本地利用地膜覆盖种植茭白,面积逐步扩大,采收期可比露地栽培提前一个月.一般每667m2地膜栽培的茭白可产鲜嫩茭白1500kg以上,产值达4500元.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如玉、嫩似笋的茭白,又名茭笋、茭瓜,古时称为菰,也称菰笋或菰手。原产我国,在国内分布范围很广,南自台湾,北至黑龙江都有种植,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江苏、浙江的太湖流域地区是茭白的重要产地,早与鲈鱼、莼菜列为江南三大名菜。尤其是无锡茭白以其品质优良而驰名全国。  相似文献   

18.
张凤兰 《蔬菜》1989,(6):13-15
茭白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在我国很多省市都有栽培。南方各地种植的茭白主要是两熟茭类,即在春季种植后,当年秋季收秋茭,翌年夏季收夏茭。尽管茭白的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对茭白的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两熟茭白“苏州小蜡台”为试材,研究了两熟茭白的产量形成特性及部分产量影响因素,为指导茭白栽培,制定合理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方家齐 《蔬菜》2005,(3):41-41
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受到地少人多的限制,无锡地区尤为严重。一种茭白、水芹轮作新模式可以在1年内收2季茭白1季水芹,夏茭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略迟,而秋茭的上市期比常规栽培早,错开了茭白的上市高峰期,价格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茭白塑料棚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挺  陈可可 《中国蔬菜》2001,1(2):42-43
茭白(ZizaniaaqucaticaL.),属禾本科多年生宿根性沼泽植物,与莼菜、鲈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菜。传统的茭白都采用露地栽培。近年来,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过程中,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于1991年开始在茭白生产上采用棚膜覆盖栽培。目前面积已达到1335hm2,2000年上半年夏茭(壳茭)总产量达4.7万t,产值超过8000万元,其产值已占黄岩蔬菜总产值的60%和农业总产值的11.7%。黄岩棚茭品种为黄岩双季茭白,是以夏茭为主型的两熟茭,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与传统的露地栽培相比,黄岩棚茭具4大优势:①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