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推进乌鲁木齐市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的建设,本文简述了乌鲁木齐市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推进乌鲁木齐市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建设的措施:加大基地建设的力度,强化牧民培训的强度,为牧民提供特殊政策;分析了鲁木齐市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青河县5乡1镇牧民定居及饲草料生产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该地区牧民冷季舍饲圈养能力及其存在的问题作了了解。结果表明,在牧民定居工程中,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配套措施,人工饲草料生产、实现冷季舍饲夏季放牧制度、摆脱靠天养畜的生产模式等定居水平与定居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与新牧区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据此做了系统分析,从牧民定居工程进展、饲草料生产能力、草场利用制度、牧民定居后的效益4个方面揭示了当前牧民定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乌昌地区新牧区建设的目标、牧民定居点建设、养殖小区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地生态建设方面的建设方案,使牧民定居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为新疆乌昌地区牧民定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疆畜牧业》2012,(3):24-24
一是抓好牧民定居建设,促进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全年完成3000户牧民定居及配套建设,大力扶持农区舍饲养殖业发展,推进暖季放牧、冷季舍饲生产方式,新增人工饲草料地0.67万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寻提升新疆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途径,笔者以定居牧民为研究对象,在测定其目标偏好基础上,分析"家庭收入最大化和获取更大规模牲畜"目标下的生产经营行为。结果表明:定居牧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畜牧业,也呈现出一定的兼业意愿;大部分定居牧民对牲畜保有量相当重视,对现代养殖小区和专业合作组织认同度较高,购买饲草料和自己种植苜蓿、玉米等生产经营行为意愿较弱。通过转变畜牧业经营方式、建设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加强牧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发展替代和接续产业等政策措施提升定居牧民持续增收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我区3个典型牧业乡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剖析了牧民的冬季舍饲圈养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牧民定居工程中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配套措施,人工饲草料生产、实现冷季舍饲夏季放牧制度、摆脱"靠天养畜"生产模式等定居水平与定居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区3个典型牧业乡的牧民定居及饲草料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剖析了牧民的冬季舍饲圈养能力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牧民定居工程中缺乏生产变革的有力配套措施,人工饲草料生产、实现冷季舍饲夏季放牧制度、摆脱"靠天养畜"生产模式等定居水平与定居标准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0,(1):15-15
<正>一是现代畜牧业转型促增收。累计开发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0.43万hm~2,定居区牲畜饲养量达6.2万头(只),户均拥有牲畜达50头(只)以上。二是高效农作物种植促增收。通过科技培训、示  相似文献   

9.
经济动物养殖是传统畜牧业的补充形式,其产品在传统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定居牧民利用庭院和饲草料地发展经济动物养殖,是勤劳致富奔小康的新途径,既可解决定居后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同时还可实现收入的多元化,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疆阿勒泰地区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新疆l阿勒泰地区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提出切实落实好各项惠及牧民的补贴政策、重点扶持定居牧民发展设施畜牧业、定居点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人工饲草地生产力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树立“富民兴牧”牧民定居的样板工程6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苏吉东村牧民定居点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入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方法,对100户定居牧民家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牧民定居前后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定居后牧民存在放牧、务工、放牧+务工、放牧+种植和放牧+种植+务工等五种经营模式,五种生产经营模式的共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始单一的"放牧"模式风险,促进了多种经营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放牧+种植+务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定居牧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2.
伊犁河谷天然草地资源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伊犁河谷草地资源现状、特点及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天然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退牧、休牧、禁牧、合理配置牲畜、发展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牧民定居等措施,加强草地保护,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概述伊犁河谷草地资源现状、特点及畜牧业生产情况,分析天然草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退牧、休牧、禁牧、合理配置牲畜、发展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牧民定居等措施,加强草地保护,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周生斌 《草业科学》2007,24(3):30-30
据介绍,自2001年以来,国家投资4500多万元在全疆22个县实施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目前,全区26个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已建成高产稳产饲草料地7980万hm^2,使1275户牧民实现完全定居,他们饲养的牲畜全部实行圈养,不仅让77200万hm^2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还使项目区牧民人均增加收入1108元。有关资料显示,新疆大部分牧区春夏秋草场降水不足,天然草场产草量只有3001500kg/hm^2。但是,对天然草场进行围栏建设后,产草量普遍提高,特别是实施灌溉的人工饲草料地产草量达到6000-7500kg/hm^2,比天然草场提高了7~15倍。  相似文献   

15.
饲草饲料地是天然草场退牧还草项目中人工草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牧民定居、舍饲圈养、快速育肥的基础,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通过建立饲草饲料地,扩大饲草饲料种植面积,以期获得充足的优良饲草料,从而逐渐缓解草畜矛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我县冬季绵羊养殖已由放牧转入舍饲,由于一些牧民饲草料储备不足,圈舍拥挤,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原因,导致多起绵羊链球菌病发生。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昌吉市阿什里乡、富蕴县杜热乡、特克斯县巴扎尔镇的195户牧民家庭进行了调查,并对牧民定居前后的人均纯收入和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市阿什里乡定居后的人均纯收入为定居前的2.02倍,恩格尔系数下降11个百分点;富蕴县杜热乡定居后的人均纯收入为定居前的1.66倍,恩格尔系数下降14个百分点;特克斯县巴扎尔镇定居后的人均纯收入为定居前的2.30倍,恩格尔系数下降7个百分点。3个典型牧民定居点在牧民定居后不但人均收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而且在定居牧民中,高收入牧民比重也呈增加趋势,牧民定居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畜牧业大区,也是几个以游牧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牧民长期以游牧方式为主,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传统游牧方式也开始向现代定居畜牧开始转变,牧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文通过对和静县定居牧民收入状况和生产方式对比研究,找出不同生产方式对定居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而分析探讨提高定居牧民收入的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便为政策完善及后续跟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饲草饲料地是天然草场退牧还草项目中人工草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牧民定居、牲畜舍饲圈养、快速育肥的基础,也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通过建设和扩大饲草饲料地种植面积,获得充足优良的饲草料,从而为逐渐解决草畜矛盾、进一步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针对温泉县草原牧区牧民定居与草料地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牧民定居建设和草料地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