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88年我站400亩威优1126春制,在抽穗扬花期天气反常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151公斤,名列我县杂交早熟组合制种产量的首位。现将主要情况和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一、生态条件制种田安排在碧塘乡茶园村,为新开辟的制种基地。常年无霜期306.6天,年均温17.6℃,年降雨量1417.5毫米。抽穗扬花期的7月上、中旬平均温度分别为28.6℃和28.9℃,相对湿度为75%。制种田为沙壤土和壤土,前茬为冬泡和少部分冬干田。 二、播差期和始穗期 根据我县气候规律和制种安全抽穗扬花期的要求,父本于4月15日播种,母本4月30日播种,父母本播种时差15天,叶差3叶。5月13…  相似文献   

2.
威优647是湖南省安江农校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同选育的一个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1990~1991年在资兴市作中、晚稻种植,平均亩产600kg左右,比本地推广组合温优3号增产10%以上。威优647的制种技术,1989年我们小面积试制取得成功,1990~1992年连续试制,亩产250kg以上。现将其主要制种技术概述如下。l 合理安排播差期 父本647比测64-7花期长1~2天,盛花期多2~3天。647在资兴市4月5日播种,7月11日始穗,播始历期97天,比测64-7长3~4天。主茎15.9叶,比测64-7多0.2~0.3叶。与V20A配组,春制时差37天,叶差7.0叶,能确保父母本花期理想…  相似文献   

3.
李胜元  丁纯青 《杂交水稻》1992,(3):23-23,38
文章对优Ⅰ46制种亩产300公斤的经验,作了全面介绍。父本于4月15日播种,父母本播差期44天,叶差8.41叶,温差309.2℃。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改二、三期父本为一期父本制种,在苗期采取不同密度寄插,利用植株所处外界条件的差异,使个体生长发育产生叶差,蘖差和播始历期差,达到既可简化制种程序,适当拉开花期,确保花期相遇,又能克服多期父本制种花期拉得过长,花粉密度小,花粉利用率低的缺点,是提高制种结实率的一项重大技术改革,将有助于制种产量的大幅度增加。1987年,我市湘潭县推广一期父本制种5678亩,春制有威优49、威优64,秋制有威优35、威优 6号,平均亩产 225.5公斤,比多期父本制种亩产增产43.6公斤,增产24%。现将一期父本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一、作法 父本一次播种,当…  相似文献   

5.
协优64是用协青早A与测64配组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为了加速该组合的开发利用,我县在1985年小面积摸索制种技术的基础上,1986年扩大了制种面积,并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全县制种面积1149.49亩,生产杂交种子552392斤,平均亩产480.5斤。其中,新唐乡郎村制种153.5亩,平均亩产548.1斤。该村章正双户1.92亩,总产1171斤,平均亩产 60 9. 9斤。获得制种高产的原因主要抓了以下三条。 一、根据父母本生育特性,确定合理的播种期和播差期,促使花期全面相遇 父本测64在我县单季制种5月下旬播种,平均播始历期71.5天,母本协青早A平均播始历期59.8天。…  相似文献   

6.
博A与测64-7配组而成的博优64。是广西近年来推广的新组合。贵港市1988年晚造销售博优64种子不足500公斤,1989年晚造销售博优64种子达1.5万公斤,1990年超40万公斤。其种植面积占全市40万亩晚杂面积的75%。在广东等省也正扩大推广。我市农技中心1990年早造在湛江乡云柳村云河片制种531亩。、平均亩产295.3公斤。最高亩产达369.4公斤。现将我们的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合理安排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博优64早制晚用,为赶上晚造播种季节,须在7月上旬能供种,所以我们安排在3月2日播一期父本,用温室育秧达1.5叶时进行假植盖膜,针对测64-7,生…  相似文献   

7.
威优438是用V20A作母本,438作父本配制的杂交早籼高产组合。1988年在我县大面积制种,亩产达230公斤。现将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一、父本的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父本438系湖南安江农校科研室用“ 75P12×测64”的杂交后代连续测交选育而成,在我县 4月10日播种, 5月 4日移栽,6月28日始穗,播始历期79天,全生育期110天,主茎叶片14叶,株高87厘米,叶色淡绿,叶片窄立,分蘖力较强,单株 有效穗20.3穗,成穗率73%。株型松紧适度,花粉量充足,花期10~12天,穗平着粒89粒,结实率90%。 二、制种技术要点 (一)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 据我县多年气象资料,6月底7…  相似文献   

8.
金优402在我县作早稻栽培表现高产、优质、抗病、生育期适中,很受农民欢迎。1998年我公司制种16.5hm2,平均单产4.86t/hm2,创我县早杂组合春制最高单产。现将其高产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选好授粉期,定准播差期根据我地气候特点,一般年份于6月...  相似文献   

9.
威优48-2是近年生产上表现优良的中熟、多抗、高产早稻新组合。为了加速该组合的开发利用,1987年我县制种254亩,平均亩产145公斤。高产丘块亩产达225公斤。现将制种技术小结如下: 一、测48-2的基本特征特性 父本测48-2在我县于4月初播种,7月25~26日成熟,全生育期为1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0.
1987—1988年通过分期播种,对Ⅱ-32A和明恢63的生育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建立了明恢63和Ⅱ-32A播始历期(天)与播期的回归方程,以及播始历期有效积温(CC)与播期的回归方程。记载了亲本主茎叶数和叶龄进程。总结了近年来高产制种技术,正确地运用“三差”(时差、温差、叶差)法调节播差期和确保安全齐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1989年,我们在汕优桂8制种中,推广增产菌拌种,收到满意的效果。方法是:在父母本种子催芽露白时,每5公斤种谷拌100克增产菌(湖南衡阳产A—471液体增产菌),至芽长半粒米、根长1粒米时播种。两期父本分别于3月26日和4月5日播,5月4 日栽,母本于 4月23 日播, 5月 23日栽。7月底收割。 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用菌处理比不用菌处理的,秧田期分蘖优势明显增强;移栽后抗寒性增强;纹枯病的发病率减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试验田拌菌的折合亩产286公斤,比不拌菌的增产42公斤,增17.2%,成本与增产值之比为1:452.5。全州绍水制种点979.3亩制…  相似文献   

12.
一、课题提出的依据和目的意义 自从杂交水稻问世以来,我省的杂交水稻制种经历了两个阶段。1980年以前,是制种技术的摸索阶段,产量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亩产在30公斤左右的水平上徘徊了八年;1980年以后,进入制种高产技术的研究阶段,重点研究解决了最佳扬花授粉期、播种差期和高产的苗穗结构等关键技术,以及研究推广了不割叶、不剥苞的制种技术,致使我省制种单产得到大幅度上升。在短短的六年中制种产量连续登上了三个台阶。即继1981年单产突破50公斤以后, 1983年突破100公斤, 1986年突破150公斤,虽说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制种单产连上了三个…  相似文献   

13.
威优46制种产量不高,制约了该组合的迅速推广。1991年,位于湘北地区的临澧县,获得了制种亩产200公斤以上的产量。技术措施为:密阳46于5月下旬播种,父母本播差期为23天,温差为268.7℃。由于密阳46穗型较小,花期短,花粉量不足等特点,母本应早于父本抽穗1~2天。  相似文献   

14.
1990年,我县在龙凤山乡留婆塘村秋制杂交粳稻组合76优312,面积49.29亩,共产种子12100公斤,亩产245.5公斤,其中陶先果的3.08亩,经县农业局验收,亩产高达307.6公斤。现就杂交粳稻秋制高产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准最佳扬花季节,定准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 母本76—27A(台二A)属弱感光类型,生育期较长,但随播种期的推迟而缩短。父本培C312属感温性的迟熟早粳类型,随温度的升高生育期缩短,生育期受播种期影响较小。根据我县的自然条件,杂交粳稻秋制的最佳抽穗扬花期为9月3日左右。该组合父本主茎叶片数14.3叶,母本主茎叶片数16叶,播始历期父本73~…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晚稻威优64、威优35等早中熟杂交组合面积不断扩大,这些组合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秧田播种前空闲时间很长。怎样利用晚稻秧田播种前种植一季作物呢?1984年在我县龙凤山乡进行了豆—秧—稻复种制的试验,面积1.1亩,结果亩产大豆87.6公斤,晚稻亩平477.9公斤。  相似文献   

16.
65396是一个超高产,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近几年,65396以其高产、稳产、高抗、优质等优良特性,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了探讨65396高产制种技术,我们于1999年度对65396的两个亲本E32、培矮64S进行不同播期研究。拟找出在不同播期的情况下,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开始抽穗所经过的时期)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父母本的最佳播差期。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65396制种父本E32、母本培矮64S。12 试验方法两参试材料各设七个播期。E32为4月20日、4月25日、4月30日、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七个播期;培矮64S为4月25日、4月30日、5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三明市农科所培育出明恢78(明恢63/IR26),明恢77明恢)63/测64等新恢复系。为了更好地确定制种方案,夺取制种产高,本公司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设计试验在我县的良种场,北纬2644。海拔188进行。从4月2日至5月27日、每隔7天播1期,每期分30天和40天秧龄播秧,共有九个播种期,十七个插秧期。“双龙出海单本栽插、每期插40株,叶龄观察10株,记载生育期以明恢63为对照。有效积温统计为≥12至27℃各天之和。  相似文献   

18.
聂科 《杂交水稻》2004,19(1):37-38
根据祁阳县1997-2001年连续5 a春制威优46的实践,分析了亲本的主茎叶片数、播始历期及播种叶差的变化规律,指出亲本总叶片数多时,播始历期延长,父母本播种叶差应增大;同时认为4月份平均气温是影响父本密阳46主茎叶片数和播始历期的主要因素,气温高时,播种叶差应偏小,气温低时,播种叶差应增大.  相似文献   

19.
我县杂交水稻制种实践表明,要夺取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须抓好六个环节,即花期相遇、培育壮秧、亲本苗架、后期管理、去杂保纯及病虫防治,以期实现母本有效穗18~20万,父本每亩颖花700~800万,母本每穗实粒38~40粒以上,亩产175~200公斤以上,田间食杂率0.05%以下 一、合理安排父母本的播种期和播差期 这是确保父母本在最佳气候条件下抽穗扬花和花期相遇的主要措施,对夺取制种高产举足轻重。各组合父母本播种期和播差期如下表。 利用此表确定父母本播差期时,要根据不同组合区别对待:差期小的组合应以时差为主,叶差为辅;差期大的组合时差与…  相似文献   

20.
1989年,我们从湖南龙山县引进了优ⅠA不育系,与测64-7配组进行大面积制种,获得出乎意料的高产。 一、主要表现 1.不论东南西北,平原丘陵,都能高产。这年首次在三阳、渥江、金瑞、楠木四个乡镇配制了优Ⅰ64(即优 1A×测64-7)283.65亩,平均亩产169.8公斤。其中地处平原的下门、焦溪基地,亩产接近200公斤;地处丘陵的上石、利田基地,亩产也超150公斤;位于车顶山脚下的槐溪基地,由于严重缺秧,行比由2: 12改为2:7-9,且基本苗不足,喷“九二○”和抽穗扬花期又遇上阴雨天气,但秋制亩产仍达116公斤。 2.不论夏制、秋制都能高产。优Ⅰ 64夏制137亩,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