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灰大袋鼠(Macropus giganteus)属于有袋目袋鼠科大袋鼠属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东部的灌木丛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灰大袋鼠没有固定的繁殖季节,孕期约为1个月,每胎产1仔,偶产两仔,但仅能存活1只。  相似文献   

2.
袋鼠的瞎眼病王辉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口动植物检疫局,570206)1995年2月下旬以来,澳大利亚南部地区暴发袋鼠的瞎眼病。由于该病的暴发涉及到野生动物保护,可能对人和家畜有危险性,及可能对澳大利亚的动物及其产品的对外贸易的影响,所以引起了社会和世界...  相似文献   

3.
灰大袋鼠(Macropus major)为澳洲特产动物。现国内动物园已有饲养,但对其繁殖生态还未见报道,本文就其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繁殖灰大袋鼠自1979年来我园,已成功地繁殖四胎,见表(1): 发情与交配成熟的公袋鼠,随时都表现有性行为,并进行交配。母袋鼠在妊娠期及幼仔离袋前不发情。幼仔离袋后即可见发情。发情时母袋鼠阴部稍有红肿,并舔抓阴部和袋口,表现烦燥,主动接近公袋鼠;公袋鼠舔触母鼠的尾部,母袋鼠抬其后臀部,尾基部稍翘,并接受公袋鼠的爬跨。公袋鼠跨上母袋鼠的背腰部,用前肢紧抱母鼠。交配时间为5~25分  相似文献   

4.
成年袋鼠暴发球虫病的诊治徐春忠陈晓兰夏述忠(上海野生动物园203100)袋鼠球虫病国内报道很少,上海野生动物园从国外进口一批袋鼠,抵园当天即发生严重的球虫病,发病率613%(38/62),病死率为392%(15/38),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份,本动物园袋鼠馆1只灰袋鼠出现不食、喜卧、精神差等症状,经临床检查,触诊腹部有一异物,立即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积有大量干硬粪便,肠管壁部分坏死,切除坏死肠管,行断端吻合术,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精心护理,灰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检查灰袋鼠,母,体重20 kg,无既往肠梗阻及其他病史。饲养员发现该灰袋鼠不食,活动减少,精神差,喜卧。人工保定后触诊腹部有一异物,较硬,按压  相似文献   

6.
《养殖技术顾问》2013,(11):69-69
鳄鱼咸水鳄鱼被称为野生动物王国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鳄鱼的身长可超过20英尺(约6米),体重可达到3000磅(约合1360千克),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鲨鱼在内的动物都成为鳄鱼捕杀的对象。捕猎过程中,咸水鳄鱼以强大的力量取胜,咸水鳄鱼首先利用力量强大的颚咬住猎物,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导致灰袋鼠化脓性肺炎的病原,从1只灰袋鼠的肺脏脓汁、肝脏、脾脏中分离到l株革兰氏阳性球菌,并对其进行生化鉴定、16 SrRNA鉴定、药敏试验、病理学观察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袋鼠肺脏支气管和肺泡充血,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分离到的细菌通过生化鉴定和16 s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具有α溶血,对8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为高水平耐庆大霉素肠球菌(HLGRE),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小白鼠有致病性。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灰袋鼠致病性屎肠球菌。  相似文献   

8.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在袋鼠的动物园养殖过程中,其口腔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和复发率都较高的特点。给动物园养殖的袋鼠带来较大的危害。2003年6月四川成都野生动物园的袋鼠群中流行一种以颌部肿胀,牙齿松动、脱落,牙龈糜烂或溃疡为特征的口腔炎综合征,其发病袋鼠不分性别、品种和年龄,病程往往呈慢性经过,发病率达40%~60%,死亡率达60%~100%。本文对该病进行了病理学观察,以便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手术矫正德国牧羊犬不正形耳廓李宏全(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华修国(上海农学院动物科学系)惠卫英(山西省汾阳县畜牧局动检站)樊腊民(山西省忻州地区畜牧局防检站)德国牧羊犬耳廓不能直立。向耳背侧或耳腹侧偏斜、弯曲的情况较为常见,与标准耳形相比外观不协调...  相似文献   

10.
球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其宿主范围广,对大部分畜禽及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是灾难性的。目前有关鸡、兔、火鸡、孔雀、犬、牛和猪等动物感染球虫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在野生动物特别是袋鼠则报道极少。2006年5月份广州动物园从外地引进一批袋鼠,其中尤氏袋鼠发生以进行性消瘦、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诊断,初步鉴定为袋鼠球虫病继发大肠杆菌引起的肺炎,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从大鼠腹主动脉和后腔静脉采血对其血液生化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不同部位采集的动物血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ea)、钾(K)、钠(Na)、氯(Cl)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大鼠腹主动脉与后腔静脉采集血液生化值比较,在总蛋白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前者血清中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后者。结论建议在长毒试验动物血液生化测定中,采血部位应进行规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袋鼠原产于澳大利亚。在中国,动物园内所饲养的各种袋鼠大多采用高栅栏、窄范围圈养,这种圈养的方式不利于袋鼠生活,也不利于游客观赏。目前,动物散养已成为动物园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对圈养的澳洲袋鼠进行  相似文献   

13.
犬腹侧壁切口剖腹产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腹侧壁切口剖腹产术杨晓农邓一科刘群汤承杨永鑫(西南民族学院动物科学系,成都610041)剖腹产手术是解决观赏犬各种类型难产的有效措施之一。常用的手术通路为腹正中线切口。笔者在1991~1995年采用腹侧壁手术通路进行了不同品种的观赏犬手术212例,...  相似文献   

14.
2004年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从美国进口10只澳大利亚袋鼠,先后有多只感染口腔疾病,并有4只死亡,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放线菌感染。通过对病死动物剖解和发病动物的治疗现已基本掌握了袋鼠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从2005年2月至今无一例死亡,但袋鼠对放线菌的高敏感性和高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是犬、猫等伴侣动物与人类常发疾病,作为人类及动物常患恶性肿瘤和主要致死肿瘤之一,其疾病负担仍呈逐步加重趋势,乳腺癌的预防及治疗形势愈加严峻。上皮间质转化(EMT)是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的生物学过程。EMT还可促进恶性肿瘤的侵袭、扩散及耐药,因此它在肿瘤的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靶向于EMT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研究方向与热点。文章就EMT发生过程中细胞形态功能及标志物的变化、EMT分类及EMT与乳腺癌的关系分别展开论述,详细解析了EMT相关TGF-β/Smad、NF-κB及Wnt信号通路转导途径;随后对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包括TGF-β/Smad通路抑制剂开发,相关药物、基因及细胞因子治疗前景、NF-κB通路与Wnt通路抑制剂的动物试验研究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对乳腺癌的治疗发展与趋势进行了展望。深入认识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EMT的生物学过程,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寻找关键靶点及开发靶向药物,将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6.
袋鼠属有袋目、袋鼠科动物 ,原产于澳大利亚。袋鼠主要以灌木嫩枝叶、青草和柔软植物为食物。在袋鼠的动物园圈养过程中 ,其口腔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国内外都有过相关报道。由于其发病率及复发率都较高 ,已广泛受到重视。我园在多年的袋鼠饲养过程中发现 ,口腔疾病是袋鼠危害最大最广的疾病 ,往往由于牙周炎继发上颌骨或下颌骨骨髓炎及全身毒血症而死亡。在MurrayE .Fowler主编的《动物园与野生动物医学》一书中将此病定名为“粗颌病” ,本文沿用此名。笔者将本园多年来袋鼠“粗颌病”的发病及诊治资料进行整理 ,并总结成文…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4月,某动物园动物繁育基地1只赤大袋鼠发生肠梗阻,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笔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后袋鼠康复,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与血液检查袋鼠,母,体重22.5 kg,有既往肠梗阻病史。在治疗该袋鼠既往肠梗阻病例时,采取保守治疗,灌油灌肠结合对症治疗处理,能排出梗阻物,动物恢复健康。本次发病,早期亦采取保守治疗,但未能排出梗阻物。其精神状况一般,离群  相似文献   

18.
某动物园一岁幼袋鼠2只,分别于2005年7月5、6日,出现急剧腹泻,排出大量血色稀便后,次日即死亡。7月7日将死亡袋鼠送我处检查,据动物园工作人员讲,动物园的袋鼠自然发情、交配、产仔、育仔,每年的7月正是一岁龄袋鼠刚刚离开母袋鼠育儿袋,开始主要以草料为食的时候,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幼袋鼠都会出现上述相同症状后死亡,死亡率100%。  相似文献   

19.
<正>白袋鼠是动物繁殖专家根据基因变异的袋鼠培育出来的,这种白袋鼠的原型是来自澳洲塔斯马尼亚岛上一个较少见的品种班尼袋鼠,所以称为班尼白袋鼠。它体形比较矮小,雄性高0.8~1.0 m,雌性0.6~0.8 m,毛色雪白,头小,眼睛呈红色,尾长而被毛,基部粗,末端细,后肢比前肢显著强大,雌兽有发达的袋囊,内有两对乳头。1饲养管理1.1饲养环境我园共饲养两只白袋鼠,一雄一雌。兽舍分为内圈和外运动场两部分:内圈面积约  相似文献   

20.
北京动物园2005-2006年死亡4只小熊猫幼仔,2只节尾狐猴和2只袋鼠,这些动物均有呼吸道病变。经对其肺组织作细菌培养,均分离到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