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我国蔬菜种植业迅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复种指数提高、尤其是反季节、周年种植保护地、大棚蔬菜栽培已成为广大菜农种菜致富的重要种植业。棚菜设施栽培,适合于各种蔬菜,尤其是高档、名、特、优蔬菜栽培,其投资少,周期短,复种指数高,多次采收,经济效益高。但蔬菜连续实施大棚保护地栽培,也会带来许多弊病;土壤易板结、耕  相似文献   

2.
设施蔬菜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蔬菜是指玻璃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园艺设施栽培种植的蔬菜。设施蔬菜栽培的特点是采用人工措施,改变局部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光能、热能栽种水果、蔬菜。据有关资料统计,至2004年底,福建省设施(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面积6 046·7 hm2,占蔬菜种植面积的0·97%。每年因病害造成损失约30%,有的50%以上,甚至绝收。设施蔬菜病害具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生理性病害与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生重等特点。本文就设施蔬菜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与综合防治进行分析。1设施蔬菜病害发生严重的原因1·1土壤因子1·1·1连作导致的土壤障碍设施农业投资大、成…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村的种植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瓜果、蔬菜、花卉、草坪等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面积迅速扩大,保护地生产、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在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助长了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生长和繁殖,这类病害如果不及时控制,则会导致严重减产或降低产品质量,甚至造成绝收。土壤消毒是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已成为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传播病虫害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近年来,随着蔬菜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保护地生产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土地连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助长了土传病害病原  相似文献   

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德州市保护地大棚蔬菜栽培发展迅速,全市蔬菜大棚已发展到60多万个,栽培面积达3.4万公顷,产量和品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到了90年代末期,一些种植2~3年的保护地土壤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盐渍和盐害,并且随着地势的降低,盐害程度明显增加。发生盐害的天棚土壤含盐量均达到0.3%以上,并且有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蔬菜周年设施栽培土壤灭菌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蔬菜面积不断扩大,而保护地设施蔬菜发展较迅速.由于保护地设施栽培生产周期缩短,复种套种指数提高以及蔬菜生产的特定生态环境,蔬菜病害有加重发生的趋势.抓好设施蔬菜栽培病害的防治,显得非常重要.防治策略上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注意控制温室、大棚的生态条件,采取农业、生物防治,及时使用对路的农药和剂型.其中,土壤灭菌处理是综合防治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根据我市近年应用实践,将其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灰霉病是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蔬菜栽培中的流行性病害,主要为害黄瓜、番茄、甜椒、茄子等,尤其是冬春季节,保护地内光照不足,低温高湿,该病发生尤为严重,给黄瓜、番茄等保护地蔬菜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马鲁军 《农村科技》2005,(10):17-17
随着垦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温室大棚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由于小气候改变,作物病害逐年加重。其中黄瓜、番茄、辣椒、芹菜等作物又是春提早、秋延迟大棚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为了掌握和了解这些作物在保护地中病害的发生特点,筛选出有针对性的药剂防治,近几年我们在189团绿色果蔬基地的6号和8号棚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土壤是病虫害传播的主要媒介,也是病虫害繁殖的主要场所。许多病菌、虫卵和害虫,都在土壤中生存或越冬,而且土壤中还常存有杂草种子。因此。不论是苗床用土、盆花用土、露天苗圃地、农田还是温室大棚等设施土壤,使用前都应彻底消毒。近些年来,随着瓜果、蔬菜、花卉、药用植物等具有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生产面积不断增加.设施农业高密度栽培及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一种作物.这些均有利于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这类病害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严重减产或降低产昂质量,甚至造成绝收。所以土壤消毒是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扩大,这为根结线虫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得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得以积聚繁殖。连作温室的黄瓜和番茄受害更加严重,常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且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蔬菜保护地生产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农村产业结构凋整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后,蔬菜保护地面积更加迅猛发展。今年由过去的十几万亩一越达到54万亩,其中,大棚温室24万亩,冷棚20万亩。土壤使用年限近一半在20年左右,造成了土传病害日愈严重、缺钙明显、土壤酸化加重、有机肥腐熟不彻底造成二次污染。这四个问题导致保护地蔬菜严重减产。这些问题很难解决,换土太费劲,药物消毒效果也不好,农民为此很为难,保护地蔬菜要想获得高产高收益,必须解决土传病害等这些问题。因此,众多农民都在苦苦寻找解决土传病害等新办法。也是推广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日,笔者参加县科技局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很多菜农反映温室内种植的蔬菜都有不同程度的死苗、叶片焦枯、落花落果、早衰等生理性病害,通过观察土壤和蔬菜生长情况分析,确认上述症状是由于大棚内土壤盐分太高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正保护地蔬菜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温室、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环境条件有根本区别,习惯上均称大棚蔬菜。大棚栽培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也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还为露地蔬菜提供了大量的菌源和虫源。由于大棚条件与露地栽培有较大差异,其病害的发生也有较大变化。一、土传病害加重棚栽要建设棚架等保护地设施,一旦建成,难以换地搬迁,又不易轮作,连续多年单一种植,引起病原  相似文献   

14.
大棚温室蔬菜栽培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一种方式,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有些棚室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其效益不高,影响了菜农发展棚室蔬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兴城地区种植蔬菜面积12万亩,其中棚室蔬菜面积为5万亩,主要种植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等蔬菜。棚蔬菜生产由于受环境设施及菜农栽培技术的制约,大棚使用年限逐渐增长,棚室蔬菜土传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积极采取综合配套防治技术措施,加强大棚蔬菜土传病害的预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地蔬菜保护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年限不断加长,连作重茬严重。因而,近年来,各地大棚一些土传病害、线虫(定植)前的间隙,对土壤进行处理,是提前预防各种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温州地区地膜覆盖的蔬菜栽培面积已达30~70%,大棚反季节栽培达400多万亩。在发展保护地栽培蔬菜近20年来,蔬菜病虫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此,作者将提出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室大棚蔬菜栽培在北屯垦区已得到普遍推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大棚种植户为了快速回收成本,多创效益,连茬种植各种作物,使得大棚土地得不到休闲。在大棚种植2~3年后,导致蔬菜不同程度出现盐分浓度危害、蔬菜品质下降。同时,还会造成土壤板结,通气和透气能力降低,栽植的蔬菜秧苗缓苗慢.极易发生烂根和枯萎病等。  相似文献   

19.
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是在人工设施环境下进行,与露地栽培环境有着根本区别。温室大棚既有利于蔬菜周年生产和供应.同时也为病虫害发生流行提供了良好条件。随着棚室栽培的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显著增多,危害程度明显加重。由于多年连作,土壤中病原菌积累和大棚内温度、湿度较高,作物反季节种植后自身抗逆性下降等原因,造成土传性病害种类多,危害重。目前发生最普遍的立枯病、枯萎病、猝倒病、菌核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病害都是土传病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对蔬菜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国设施蔬菜面积发展迅速,各种设施面积已达320万hm2,其中,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主的各类温室面积已超过30万hm2。设施蔬菜生长周期短,茬口转换多,连年种植导致土壤土传病害严重,特别是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极大地影响了蔬菜产量(主要为茄果类的番茄和瓜类蔬菜等受害严重),因此土传病害成为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的突出问题,采取措施根治土传病害已成为实现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国外发达国家蔬菜多在大型温室采用岩棉营养液无土栽培,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对栽培影响小,而我国日光温室多采用土壤栽培,瓜菜种植频繁,老菜区土传病害严重,所以,必须根据国情开发相关的土壤消毒方法,来实现对土传病害的高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