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本文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将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只有人工和半自动机型,生产效率低、接种量精度差、污染率高,不能达到食用菌袋栽规模工厂化生产要求。根据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生产技术要求,对食用菌液体接种的自动运输、定位接种、检测等自动化连续作业进行研发设计,分析柔性接种定位难、接种量不均匀、污染率高等问题,提出了规模化生产食用菌袋栽液体接种机研发设计方案,可极大提高接种质量和生产效率,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研发了一种袋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打孔增氧注水一体化装备。整合使用可移动固定架、打孔增氧注水机构、菌棒抓取旋转机构,配套菌棒安置架系统,结合电控系统实现打孔增氧注水一体化进程,能够满足多菌棒智能化作业要求,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为未来食用菌生产领域装备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被誉为“素中之荤”,不仅是美味佳肴,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理想的保健食品。目前,袋栽食用菌生产流程中灭菌及接菌前的翻筐工作主要由人力手工来完成,劳动强度大、费用高、生产效率低。因此,构思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全自动袋栽食用菌翻筐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其产量和产值连年快速增长,产量从1978年的5.8万t,发展到2018年的3 842万t。袋栽食用菌是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的主要栽培方式,已占我国食用菌栽培总量的70%以上。但目前袋栽食用菌关键技术装备相对滞后,以分散的农户种植模式为主,该模式制约了袋栽食用菌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的技术进步。该文通过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及其关键装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借鉴日本食用菌产业发展历程,提出发展袋栽食用菌产业装备技术研发的亟需,及现阶段我国袋栽食用菌以“培养中心”模式为主向规模化和标准化过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山东农机》2012,(1):36-36
2011年12月23日,受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的委托,连云港市农机局组织有关专家对连云港市农机试验推广站牵头承担的省农机三项工程“食用菌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机研发”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疑和讨论,认为该项目验收材料齐全,经费使用合理,组织管理规范,圆满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各项任务,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同时与会专家还为食用菌液体菌种自动接种机研发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接种效率低,单瓶接种误差大、不均匀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精确液体菌种接种装置。阐述了接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喷射流量和组合式喷头参数,并进行了接种装置性能参数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接种精度、瓶间误差和重复差异量为指标,对喷射压力、喷嘴直径、喷射时间3个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喷射压力、喷嘴直径和喷射时间对接种效果影响显著,各参数的最优组合为喷射压力0.17 MPa,喷嘴直径0.4 mm,喷射时间0.52 s。试验验证证明,该机连续工作时,接种精确度>99%,瓶间误差<3%,重复差异量<0.4 g,各项指标满足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一种新型的食用菌液体菌种接种机由江苏省连云港国鑫食用菌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研发成功。该机可实现从自动运输→定位→启盖→压脚→喷射的连续循环作业,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9.
怀化地区自1987年以来,通过农机部门对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推广,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现从事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的专业户已达3000多户,从业人员达1.5万余人,推广各种食用菌机械1284台;袋栽食用菌1200多万袋,产鲜菇929万公斤,新增总产值1857.6万元,新增利润1053.6万元,投人产出比为1:1.3,节约木材6000m’。食用菌机械化生产技术项目由于投资省、见效快、技术成熟。目前己成为全区农村脱贫致富,开发山区经济的新产业。“九五”期间,基地县将扩大到6个,袋栽食用菌1亿袋,买现产值2亿元。为此,计划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建立…  相似文献   

10.
根据食用菌装袋窝口插棒技术的推广面积增加和相关机械设备应用规模扩大这一现状,设计一种适用于菌袋窝口插棒一体机窝口棒上料的振动上料盘。针对现有振动上料盘工作时物料易出现不连续、拥堵和定向排序错误的问题,对核心装置进行创新设计。使其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作业质量好和作业效率高等特点,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气动PLC控制的食用菌锥形种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食用菌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食用菌锥形种木的生产机械。该机械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以气缸作为执行元件,具有自动送料、削尖和下料3种功能,可与枝条生产机械、自动接种机械和装袋机等一起组成食用菌接种生产线。实验表明,该机生产锥形种木的效率为6个/min,是人工生产效率的12倍,且具有质量稳定、能够连续工作的特点。目前,该机已批量生产并将陆续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食用菌废弃菌糠及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等厩肥的综合利用率,以食用菌糠有机肥料混合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工作部件螺旋搅拌机构的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并介绍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可一次性完成对食用菌废弃菌糠的破碎与有机肥料搅拌、混合、翻料,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国内外食用菌生长智能控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研究。介绍了食用菌生长智能控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对食用菌生长进行智能控制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食用菌生长智能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仿生学和烟草花叶病毒的摩擦接种原理,设计了以微创机构为核心的接种设备。应用电机带动800目的砂布条,由砂布条对烟苗进行摩擦微创,为避免对娇嫩的烟苗造成严重损伤,通过试验确定砂布条宽度3 mm,微创滚筒转速70 r/min。为方便烟苗的日常管理,设计了集接种、施肥和喷洒药物功能为一体的烟苗接种喷药施肥机。该接种喷药施肥机由机架、微创机构、控制系统、供药机构和行走系统组成。由基于Eclipse开发的手机APP作为上位机,STM32作为下位机,通过Bluetooth实现控制指令在上、下位机之间的传输,实现一体机喷药、施肥和接种3种功能的转换和一体机前进、转向的控制。试验表明,该苗床接种喷药施肥机达到87.3%的接种率,指标优秀。相比于生产中应用的烟草花叶病毒人工接种方式而言,该一体机实现了一机多用,突破了传统人工接种方式的限制,微创小,适应性更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我国食用菌质量安全,提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下食用菌农药残留含量检测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度下,分析农药残留情况,获取农药残留含量限制指标,并参照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食用菌样品处理,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其他检测方法中选取气相色谱法,对食用菌样品中农药残留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样品中农药残留含量可知,农药的来源对于减少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含量非常必要,所提方法有效提升了食用菌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从生产准备、春季接种工作以及发菌转色出菇管理等3方面阐述辽宁东部山区食用菌生产技术的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辽宁东部山区食用菌生产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生产中,温度、湿度、光照和CO2浓度等是影响其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为了有效控制影响食用菌生产的环境因子,提高食用菌生产自动化程度和产量,在确定食用菌生长环境因子要求的前提下,建立了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环境控制模拟模型,利用计算机管理技术和传感技术来控制食用菌生产环境因子,提高食用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中测控系统不能实时测控和可视化操作的缺陷。该文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在线实时管理为目标,设计并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智能化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操作,对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环境因子进行动态调控,并将其应用于连云港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中。通过应用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智能化测控系统可以控制培菇房内的温度范围在22℃~24℃,湿度范围在60%~70%,CO2浓度范围在2000~3000pp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