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慧 《新农村》2012,(10):22
1.早腾茬,抢早播晚茬麦冬前早春苗小、苗弱的主要原因是播种迟积温不足,因此,早茬、抢时间是争取有效积温,夺取高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在不影响秋季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尽力做到早腾茬,早整地,早播种,加快播种进度,减少积温的损失,争取小麦带蘖越冬。为使前茬作物早腾茬,对晚收作  相似文献   

2.
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翼城县主要是玉米茬、棉茬等。例如,回茬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在9月23日至10月8日;而上述前茬作物的收获期是在10月中下旬,由于茬口晚,播期迟,从而形成晚播小麦。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晚播小麦。  相似文献   

3.
面对近几年我县水地小麦前茬作物收获晚,小麦播前整地时间仓促,造成晚播小麦播种质量差、弱苗面积大、产量下降的情况,探索我县水地小麦在"底墒水+拔节水+灌浆水"模式下的适宜播期播量。  相似文献   

4.
在三河市,晚播小麦主要是指在10月5-10日左右播种的小麦,该项播种技术适合三河市的气候环境,能够与夏季玉米晚收技术相适应,实现在不影响小麦生长的情况下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晚播小麦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前茬作物收获时间和土壤墒情影响下而不得不推迟小麦播种时间。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我们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1,(21):24
今秋以来,江苏省雨水较多、气温较往年偏低,致使水稻收割期延长,较往年正常日期大概晚半个月左右,造成部分地区受前茬作物收获期推迟和持续降雨的影响,腾茬偏晚,土壤偏湿,整地难以正常开展,小麦播种推迟。为保证小麦的正常播种,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1,(21):24-24
今秋以来,江苏省雨水较多、气温较往年偏低.致使水稻收割期延长.较往年正常日期大概晚半个月左右,造成部分地区受前茬作物收获期推迟和持续降雨的影响。腾茬偏晚.土壤偏湿,整地难以正常开展.小麦播种推迟。为保证小麦的正常播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明迟播条件下烂耕烂种与适墒播种小麦产量差异。[方法]以小麦品种宁麦1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墒情、播种方式、播种量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株性状、基本苗、穗数及总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在水稻迟收、墒情不利造成小麦过迟播情况下,创造条件抢早播种利于小麦稳产。浅旋耕撒播种较板茬小麦能提高小麦产量。过迟播小麦增大播量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结论]该研究为探索小麦抗逆栽培新途径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针对安徽省晚茬小麦低产现状,详细分析了晚茬小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特点,提出了提高晚茬小麦单产的高产技术对策是在选用耐迟播又早熟、春发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的基本上,做到增施肥料,以肥补晚;提高种子质量,适当加大播种量,以种补晚;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加强田间管理,以好补晚。  相似文献   

9.
围绕近2年生产上比较普遍的迟播晚播稻茬小麦开展了调查和试验性研究,分析了迟播晚播小麦减产的主要因子以及不同品种耐迟播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补充和强调了晚播尤其是过迟播种稻茬小麦的创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1.
进行不同水稻收获期对稻谷和后茬小麦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与水稻产量成正相关,收获期越迟,水稻产量越高,10月20日以后收获,水稻增产幅度较小。随着播期延迟,小麦产量降低。10月30日以后播种,小麦减产幅度较大。综合考虑稻麦两熟综合效益,淮安市淮北地区稻麦茬口最佳衔接时间在10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进行不同水稻收获期对稻谷和后茬小麦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与水稻产量成正相关,收获期越迟,水稻产量越高,10月20日以后收获,水稻增产幅度较小。随着播期延迟,小麦产量降低。10月30日以后播种,小麦减产幅度较大。综合考虑稻麦两熟综合效益,淮安市淮北地区稻麦茬口最佳衔接时间在10月20日。  相似文献   

13.
由于近10多年来江苏省水稻的成熟期越来越晚,多数接茬小麦错过了适宜播种期,加上不少地方仍沿用"精量播种"和"半精量播种"栽培技术,出现因基本苗偏少而使穗数不足难以达到高产的问题。合理增加稻茬迟播小麦的基本苗,是争取实现小麦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笔者对稻茬小麦不同播期的适宜基本苗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小麦的产量是由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构成。亩穗数的多少是制约产量的决定因素,亩穗数由基本苗和分蘖多少决定。要确保高产所需的亩穗数,就应在适期晚播、科学界定小麦播量的基础上提高播种质量。小麦播种质量主要受前茬作物秸秆数量、秸秆粉碎质量、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四种因素影响,针对上述原因可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恩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3,(18):37-38,122
为了探索小麦晚播在南阳盆地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产量形成特点,于2010-2013年进行了小麦晚播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播期处理内,半冬性小麦和弱春性小麦各个播期均能正常完成生育期,并获得较好的产量,最晚播期小麦成熟收获不会影响下茬秋作物适期播种。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南阳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由于遭遇灾害天气造成秋作物晚收、晚茬(红薯、棉花等)秋作物收获较晚以及播种期出现干旱、雨涝等不利情况等原因,致使每年南阳市都有一定面积的晚播小麦。为了探索晚播小麦在南阳市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形成特点,研究救灾应对措施,2011~2012、2012~2013年南阳市连续两年安排进行了弱春性品种为主的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晚播试验,从试验结果情况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麦晚播只要技术措施和管理跟得上,在不影响南阳市下茬秋作物在适期内播种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不错产量。因此,2013~2014年在前两年开展小麦品种晚播试验经验的基础上,组装出晚播小麦综合配套技术,继续开展了小麦晚播试验,现将今年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稻茬小麦生产中由于前茬水稻收获期向后推迟,加上播种期间连阴雨天气频发,导致小麦无法及时整地播种,小麦播种季节紧张,播种质量差。推广应用稻茬小麦少免耕生产技术,可以为稻茬麦争抢播种季节,避免烂耕烂种,提高播种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及种植效益。为了有利于广大农户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该项技术,做好稻茬麦少免耕生产管理,从品种选择、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稻茬麦少免耕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的条件下,经小麦栽培学的多年研究而形成的技术。可获得与早茬、中茬小麦相近的单位面积产量。栽培学上把年前主茎叶片仅4片以下,仅有一个或以下分蘖,冬前积温低于420℃的小麦称作晚播或晚茬小麦。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薯、棉花、夏大豆等晚熟作物的茬口播种小麦,是扩大小麦面积,提高小麦总产的一条成熟经验.但由于这部分麦田错过了播种适期,晚播造成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积温不足;加之这些晚茬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较大.致使这部分麦田的小麦前期生长发育不良,成穗率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成为小麦生产中的"低产田".多年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表明,晚茬小麦只要过好种植这一关,仍能达到667米2产500~600千克的产量.总结各地的经验,种好晚茬小麦的关键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晚播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在阴雨天气影响下,稻茬晚播小麦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罗麦10号为研究对象,研究在稻茬小麦晚播情况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小麦在播种期提前19 d情况下,全生育期增加17~19 d,成熟期提前1~2 d,有效穗数增加2.1%~4.6%,穗实粒数增加1.8~7.2粒,千粒重增加1.4~1.9 g,产量增加7.2~27.1 kg/667 m~2,同时对稻茬晚播小麦的茎秆性状也有显著的影响。在水稻迟收又遇到连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选择零共生套播种方式可以使小麦生育期和产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