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一、前言东北的冬季是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解放以来,东北林区广大职工,利用冬季的有利季节为国家生产了大量木材。但到目前为止,各局冬季木材生产比重有多少,各不相同,最多达90%,最少才54%。冬季生产比重究竟多大合适,多年来森工企业是有很大争论的。有的局提出一年任务一冬完,有的局坚持常年流水,冬夏比重相差不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做了初步调查研究。做为确定冬夏作业比重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林区九万多名各族林业职工艰苦奋战八十五个昼夜,在3月25日提前六天完成首季国家生产计划,拿下木材一百八十四万四千多立方米,已经完成全年国家木材生产计划41%。在这个期间,昼夜不停地调运出木材七十万零四千多立方米,支援全国各地一千多个生产建设单位继续跃进。今年首季各个林业局乘着冰雪封冻的“黄金季节”,快马加鞭,生产计划都完成得很好。西尼气林业局完成计划更是非常出色,提前九个半月完成全年木材生产计划。各族林业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发挥冲天的革命干劲,为国家夺取木材。今年雪大,林区气候特别寒冷,最低温度曾达到零下五十三度,,进  相似文献   

3.
冬季是北方林区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但冬季低温对木材生产中使用的汽车和拖拉机的工作却十分不利。为搞好冬季木材生产和运输,必须注意北方林区汽车、拖拉机冬季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林区数万职工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信心百倍地投入了1959年更大更好更全面跃进的生产战斗。全局已经超额12%完成首季生产任务。在第二季度首次战役中,又以超额22%的成绩完成了四月份国家计划。这不仅为全面完成各项林业生产计划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也为完成全年的国家各项生产计划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中,全体职工发扬了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开展社会主义红旗竞赛,人人干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林区是我国木材生产主要基地之一,森林面积占全国1/5,蓄积占全国1/4。建国卅年来,我省在完达山及老爷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等林区,已建成四十九个林业局,从开发年限看,生产廿年以上的老局有三十五个,占建成局的71.4%。这些老局已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木材,做出了宝贵贡献。但在完成木材生产任务中,贯彻和执行了一条以原木生产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方向和经济管理体制,使森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森林资源逐渐走向枯竭,原木生产已面临“无米之炊”的困难局面。柴河林业局就是开发较早的一  相似文献   

6.
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光辉照耀下,内蒙古林业战线上的各族职工,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继1958、1959两年连续大跃进,又以“开门红”迎接了六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1960年我区林业生产建设,实现了全面的更大的跃进。在上半年即将结束,党的生日就要到来的时候,生产战线捷报频传,全区各族职工以优異的成绩,向“七一”’献礼。木材生产;提前七天,超额九千多立方米完成了上半年任务。制材:大兴安岭林区提前二十一天,超额1.85%完成了上半年生产任务。更新:大兴安岭林区提前十六天,超额6%完成了上半年更新任务,比去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7.
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的危害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的重点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然而森林火灾却给森林和林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仅据大兴安岭林区1986年到1988年6月10日前的三个春季统计,全区共发生山火137起。其中雷击火53起,占同期发火率的38.7%。1986年春季雷击火20起,占同期发火率的28.1%;1987年春季雷击火22起,占同期发火率的50%;1988年6月10日前雷击火11起,占同期发火率的50%。由此可见,近年来雷击火的数量是处于上升的趋势。雷击火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多发季节是每年的5、6月份。这个季节,大兴安岭林区已是冰雪融  相似文献   

8.
转型后富余人员增多林区在开发建设的50年来,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然而随着木材的开采,林区的森林资源不断减少。为再造山川秀美的大兴安岭,国家实施了“天保工程”,对木材进行限量采伐,林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林区林场也开始由木材生产向森林资源管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生产是光荣的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指标之一。全面地完成与超额完成1959年生产计划,对贯彻“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和支援全国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意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林业职工,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在1958年林业生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因此,物资供应管理一直围绕木材生产展开,随着“天保工程”建设的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加快了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林区已经建成管护站671个,对894.5万公顷的林业用地实行了有效保护;建立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大兴安岭林区公路常年通车的干、支线路网密度较小,一般按林Ⅰ~Ⅳ级道路修建;而岔线路网密度较大,它包括简易道(或简易岔线)和冻板道。其中,简易道主要用于夏季的木材生产及木材生产后的营造林等活动,因此需要进行养护,并能保证常年通车,以满足木材生产与营林生产的需要;冻板道则是仅从冬季木材生产角度考虑修建的临时性道路,使用在结冰后至融雪前。大兴安岭林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根据这一特点,在岔线密度一定时,从降低木材生产成本的角度适  相似文献   

12.
大兴安岭林区地处祖国北部边陲,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之一。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人工更新造林已成为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大兴安岭林区属于寒温带湿润区,年降水量为350~400毫米,雨量集中在8月,冬季严寒而漫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寒林区,是国家木材生产的主要基地,这些林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平均海拔高度较高,极限温差较大。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其平均海拔高度为673m,极限温差达70~80℃,年平均气温为4.28℃,冬季长达7个月以上,素有“高寒禁区”之称。这种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给采运机械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五”的背景和“十五”木材生产完成情况 “九五”期间,经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年均采伐消耗1351.19万m^3,在实际经营范围内1276.35万m^3,国家核定采伐限额812.1万m^3,年均超限额采伐464.25万m^3。全国人大曾专门组织调查组,由林业部原部长高德占带队来林区进行调查核定,经过反复计算.减掉国家单独批复的产量等因素,大兴安岭林区年均超采伐限额采伐261.92万m^3。  相似文献   

15.
富饶美丽的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林区三十万各族人民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我国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这里每年都要生产出三百多万立方米木材,占全国统配材的十二分之一。它的木材产量仅次于伊春、吉林林区,是我国第三大林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体制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是 196 4年 2月经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近 5 0年来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为我国木材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 ,大兴安岭林区的计划体制出现一些弊端。大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符合我国林业新定位的要求 ,体现规模经济的要求。改革的基本思路 :实现政企分开 ,职责分开 ,职能机构分开 ,企业改组、改造或重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冬季是东北林区木材生产的黄金季节,搞好冬运工作不仅能保证今年木材生产任务的完成,而且能争得明年生产的主动。因此,认真做好冬运机械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冬运机械设备经常地处于良好状态,对促进冬运生产,有着重要作用。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搞好机械管理工作的关键在领导,领导的关键在路线。当前,我们要狠抓批林批孔,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使冬运生产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前进。在冬运前必须作好冬运人员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以及物质准备工作。特别应注意的是:首先要抓好路线教育;其次,调查研究,根据生产方式和生产任务量的大小以及机械生产能力,科学地调配机械和人员,不  相似文献   

18.
被誉为“绿色宝库”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近年来可采伐的成过熟林锐减,出现“两危”的严峻局势。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几十年来一直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木材生产经营上,延续单一木材生产的老格局。长期高强度的超额采伐,必然超越资源的固有承受能力,因而资源越采越少,质量越采越差,林区可采资源全面枯竭将不可避免。高德占部长指出:“改变单一木材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资源,内蒙古自治区提出了“营林为主,采育结合,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林业经营方针。这一方针,从根本上纠正了“重采轻育”和单一木材生产的偏向,为扩大林业生产、繁荣林区经济开辟了广阔前景。在森林资源以及林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20.
夜间照明,是贮木场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东北、内蒙林区、木材生产季节性较强,冬季昼短夜长,照明设备就显得尤其重要。照明设备消耗的电能,在贮木场木材产品生产所消耗的电能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大兴安岭、内蒙林区的贮木场,每万立方米木材产品照明功率为5kw左右,个别贮木场高达10kw。目前,大部分贮木场仍采用白炽灯作为各生产工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