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新型绿色环保型节水保墒栽培技术,临洮县按照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试验安排,在水浇地马铃薯种植中探索草膜双覆盖垄作沟灌、垄膜沟灌、覆草垄作沟灌、垄作沟灌4种处理模式的节水增产机理。通过试验得知:垄膜沟灌处理产量最高,与其他3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性,投入生产成本与获得的收入正比性高;不同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以草膜双覆盖垄作沟灌处理较高,不同处理下温度以垄膜沟灌处理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通南高沙土地区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该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进行了马铃薯覆膜和盖草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垄作覆膜垄沟盖草的栽培方式,涵盖了覆膜、盖草两种栽培方式的优势,产量高、效益好,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生产中采用马铃薯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技术,既可利用地膜的保墒增温效应,也可使安定区玉米秸秆资源就地利用。结果表明,在安定区采用草膜双覆盖垄作滴灌技术种植马铃薯,适宜播期以5月4日为宜,出苗率高、产量高,产量为46 380 kg/hm2。播种过早出苗后易发生冻害,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适合秦安县马铃薯垄作双行栽培技术模式的最佳覆盖材料和覆盖方式,掌握不同覆盖材料、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含水量、马铃薯产量和纯收益等的影响,进行了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垄作双行黑膜种植+垄沟秸秆覆盖、垄作双行白膜种植+垄沟秸秆覆盖这两种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集雨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马铃薯不同起垄覆膜播种方式综合效益试验比较,寻找出在彭阳等地旱作农业条件下,最佳种植模式,为提高产量及经济效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从试验结果看,秋季或播期覆盖黑色地膜垄作侧播,为最适合当地马铃薯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认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免耕栽培中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方法]通过对冬种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中不同盖草厚度和不同种植方式进行重复对比试验,探索不同盖草厚度和大小畦种植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盖草厚度,马铃薯鲜薯产量增加,其中盖草厚度7cm、小畦种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19290.5kg/hm^2,盖草厚度低于7cm的处理减产明显,当盖草厚度达到10cm时产量减少。[结论]适宜的稻草覆盖厚度可以获得理想的植株群体,从而增加鲜薯产量。在种植方式上,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的马铃薯采用小畦种植有方便排灌、减少积水以及提高出苗率和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作用,因此小畦种植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旱半干旱区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定薯3号为试材,设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和露地播种5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覆盖栽培马铃薯生育期均较露地种植生育期长,说明覆盖栽培可以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覆盖栽培马铃薯0~30 cm耕层含水量均较露地种植高,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10.53%,较露地种植分别高2.49%、2.66%、3.45%)。在马铃薯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结薯数为7.0~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盖处理马铃薯单株薯块重和大中薯率均显著高于露地种植,各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下,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9 444.0 kg/hm2,比对照高6 639.0 kg/hm2,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次之(为38 395.5 kg/hm2,比对照高5 590.5 kg/hm2,增产率为17.0%)。说明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理论结合实践证明,改"满天星"种植方式为高厢垄作,是解决山区长期马铃薯单产低的—好方法。改垄上播种为垄下播种或平播后起垄是解决山区马铃薯烂种现象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实践阐述山区马铃薯高厢垄作种植技术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马铃薯种植技术和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个旧市南部冬马铃薯主产区是一个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干旱缺水是制约该地区冬马铃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个旧市于2012-2013年在贾沙乡围墙村等喀斯特地貌山区旱地,开展了冬马铃薯等高横向聚土垄作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表明,冬马铃薯等高横向聚土垄作马铃薯产量为43 507.5 kg/hm2,常规横向平作种植产量为35 251.5 kg/hm2,顺坡垄作种植产量为32 254.5 kg/hm2。采用等高横向聚土垄作方法种植冬马铃薯,不仅节水、抗旱,而且增产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10.
摘要:本试验用定薯3号原种作为种薯材料,设5个处理,分别为:(1)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2)半膜双垄侧播;(3)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4)全膜双垄侧播;(5)露地播种(CK),通过对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以期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合理应用和推广覆膜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下马铃薯生育期比对照生育期都长,说明地膜覆盖可以保留土壤水分,适当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效。不同栽培模式下种植马铃薯,土壤0 cm~30cm 耕层含水量均比露地种植土壤含水量高。在马铃薯出苗期、现蕾期、薯块膨大期分别测定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以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保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3.01%、11.71% 、10.53%,比对照不覆膜种植(CK)分别高2.49%、2.66%、3.45%;在生长前期,半膜双垄侧播、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半膜双垄侧播和全膜双垄侧播的土壤含水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出苗率、株高、茎粗和主茎个数的影响差异性不显著。不同栽培模式马铃薯单株个数为7.0个-10.7个,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覆膜处理马铃薯单株重和大中薯率普遍高于露地种植,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和对照间差异显著。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种植产量最高,为2629.6 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442.6kg,增产率为20.2%;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种植产量第二,为2559.7kg/667m2,亩产比对照高372.7kg,增产率为17.0%;对照产量最低,为2187.0kg/667m2。马铃薯全膜垄上微沟覆盖侧播和秸秆粉碎覆盖垄作穴播这两种栽培模式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行了马铃薯膜际垄作深播栽培模式下的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单株产量降低,总产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种植密度为49 500株/hm~2时产量最高,达45 760.5 kg/hm~2。  相似文献   

12.
免耕垄作对马铃薯、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耕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省工节本新技术,在国外及我国北方地区被广泛应用.为了促进免耕技术在我国南方的推广,本试验以常耕为对照,将免耕垄作和传统常耕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了四川地区常见的薯玉间套作种植模式中免耕垄作对薯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耕方式相比,免耕垄作方式可使马铃薯增产13.3%,甘薯增产25.5%.免耕垄作处理下马铃薯大薯率达16.6%,比对照提高4.2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免耕垄作处理下甘薯大薯率为19.6%,比对照提高7.2百分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及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西地区主栽的加工型中熟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为指示品种,在张掖市川区试验观察了不同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下马铃薯生育表现及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垄作栽培能明显提高耕作层土壤温度,促进提早出苗,其中白膜覆盖垄作栽培对地温的提升较黑膜覆盖垄作栽培快。栽培方式和种植密度对产量有明显影响,其中白膜覆盖垄作栽培、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折合产量最高,为34 888.9 kg/hm2;黑膜覆盖垄作栽培、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折合产量较高,为34 472.2 kg/hm2。建议张掖市川区种植大西洋时,应采用白膜(或黑膜)覆盖单行垄作栽培,适种密度为90 000株/hm2。  相似文献   

14.
在三种不同的栽培技术中,地膜覆盖平均WUE为1.69kg/mm较平作平均WUE1.26kg/mm提高34.13%水分利用率,垄作平均WUE为1.47kg/mm较平作提高16.67%水分利用率,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60kg/mm,未脱毒马铃薯的平均WUE为1.34kg/mm,水分利用率提高19.35%。平作种植方式马铃薯现蕾至成熟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到90%左右;垄作种植方式76.86% ̄83.3%;地膜覆盖种植方式73.08% ̄77.08%,垄作与地膜覆盖后马铃薯水分的利用趋于合理。进行地膜覆盖和垄作后能使植株健壮,单窝薯重,大中薯商品薯率高,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艾草合理的种植模式,促进南阳地区艾草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起垄种植和平地种植2种模式下2个艾草品种的生长情况和干物质量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与平地种植模式相比,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生长速生期起始时间提早2 d,速生期持续时间缩短1~2 d;起垄种植模式的艾草单株叶片总数、有效叶片数显著高于平地种植模式,枯叶数和干物质量显著低于平地种植模式,而艾叶干物质收获量没有差异。起垄种植模式具有稳产、高效、优质的优势,可在南阳艾草种植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陇西县积极创新农业节水模式,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垄作沟灌等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把节水灌溉与调整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重点在番茄、辣椒、瓜菜等保护地生产作物推广膜下滴灌,在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上推广垄膜沟灌技术和垄作沟灌技术,促进当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在达州常年种植面积约9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占四川省马铃薯总面积的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大面积种植的马铃薯品种退化严重,生产水平较低,致使马铃薯平均亩产仅1500公斤左右。为了提高马铃薯单产,增加粮食总产,我们进行了马铃薯栽培模式研究,以深松土、起垄深施肥和合理密植技术为主的马铃薯垄作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据达州市农科所试验,垄作栽培比常规畦作栽培增产15%以上,比沟栽增产4%以上,商品薯率提高20%以上。主要技术要点:一、选用适宜品种海拔600米以上区域适宜推广种植秦芋30号、LK99、鄂薯3号、川芋56、克星1…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产的影响,进行了旱地马铃薯不同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较全膜垄作侧播栽培产量高、商品性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高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忠发  彭华 《农技服务》2012,29(9):1017+1022
为研究马铃薯各高产配套技术在增产中所占份额,筛选马铃薯获得超高产的配套技术,研究了高海拔地区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种薯、密度和施肥3个关键因素均达到要求外,采用垄作种植+整薯播种+去蕾+叶面喷施种植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536.05 kg/667 m2;其次是垄作种植+叶面喷施,为1 232.00 kg/667 m2;产量最低的是平作种植+切块播种,为872.66 kg/667m2。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引进、筛选和示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密度、肥料等试验研究,并结合区内外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最新技术成果,研究和形成了适宜西藏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